39健康

要孩子命!暑期带娃警惕三大“水灾”

陈祖辉 健康管理中心 副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孩子们最期待的暑假终于到了,夏令营、亲子游、户外行吸引着各地的家长和孩子。然而,每年暑假却也是意外伤害多发之时。近期媒体报道,安徽、四川、福建、河南等地发生多起儿童溺水事件,不仅涉及学龄儿童,连初熟水性的青少年也没幸免。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陈祖辉博士提醒,暑期不仅要看好孩子,做好游泳安全教育,更要警惕容易忽略的“水患”——喷泉水、饮用水,预防不当也会引起中暑、漏电甚至猝死等意外。

儿童 游泳 泳池 潜水

  溺水:大孩子、小孩子均会“中招”

  炎热的夏天,孩子们最喜欢的解暑方式就是游泳。城市的孩子约上几个小伙伴去泳池,农村的孩子一有空就去河边、水库嬉水,这也是暑假的乐趣之一。

  然而,一到夏天,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发生溺水的情况就直线上升。无论不习水性的小孩子,还是略懂水性的大孩子,没做好安全教育,一样是溺水的“高危人物”。特别农村的水库、小湖,不像泳池、海边有缓冲带,水特别深,但孩子又喜欢在那玩耍,十分危险。

  陈祖辉指出,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容易争强好胜,甚至有不懂游泳也贸然下水救人的冲动表现。此外,农村的孩子父母多在外地打工,更是没有约束,悲剧也往往发生在这些孩子身上。

  防水有招】1. 从小就让孩子熟悉水性。游泳,并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个生存技能,家长别抱着“我家孩子不喜欢游泳”、“孩子我能看住”的想法,剥夺了孩子掌握游泳这个重要的技能。

  2. 用真实案例教育孩子切勿私自下水,要想游泳必须大人陪同。即使熟悉水性的孩子,也要尽量到有救生员、符合安全规范的场所游泳。

  3. 告诉孩子如遇意外,应该如何处理,步骤是什么。当孩子真的遭遇危险,才能知道如何正确救人与自救。

  喷泉水也“要命”

  喷泉景观在城市十分常见,孩子们看到五颜六色的喷泉也会忍不住加入喷泉玩水大队。然而,在五彩缤纷的喷泉背后,也隐藏着各种难以发现的危险。

  喷泉由水加压喷出,而压力就来源于电机。陈祖辉指出,通常情况下,喷泉的电线埋入地下,不要从水中过,不会有漏电的危险,但个别小区考虑到检修方便等问题可能不会这样做,所以隐患并不小。

  而且喷泉水均是循环利用,卫生情况难以保障,不少家长们带着孩子在喷泉玩水、泡脚丫,当心引发皮炎等问题。

  此外,个别喷泉并非持续喷水,而是定时喷出。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走近不喷水的喷泉,很容易会被突然喷起的水压冲击,造成伤害。

  【防水有招】“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是防止喷泉意外伤害的原则。陈祖辉建议,喷泉的相关物业管理者要对喷泉做好定期检查、维修并排除安全隐患。小区周边如果有喷泉等设施,家长们平时要留意是否有防护措施,包括周边是否有防滑措施、护栏的高度是否能防止孩子翻过去,如不到位应该督促相关物业采取防护措施。

  饮用水:喝得不对也致命

  天气炎热,孩子们喜欢大口大口地喝冻饮,奶茶、汽水反倒取代开水,成为孩子们补水的重要来源。

  陈祖辉指出,天气越热,反而要多喝温水。中医认为,寒凉之物伤脾胃,冰水、冻饮就属于此类。经常性饮用,容易湿气重、伤脾胃,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就会变弱。

  此外,孩子暑期运动增多,大汗淋漓喜欢冲个冷水澡或直接买瓶冰水浇头。“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陈祖辉提醒,剧烈运动过后,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加上大量出汗,全身的毛细血管扩张,突然浇一头冷水,血管会急剧收缩,血压飙高,容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从而诱发猝死。

  【防水有招】告诉孩子饮料与水的区别,养成孩子饮用白开水的习惯;孩子运动前备些凉白开或温开水,运动后嘱咐孩子先休息一会儿再洗澡。

  孩子健康意识薄弱,要靠家长教育和引导。(通讯员:张灿城)

2016-07-12 05:10:20浏览5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