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2016南方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于7月8-10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以中心隆重召开。在关于消化道早癌的分论坛中,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李初俊教授,对ESD及其相关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制订ESD治疗方案以及评估疾病预后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李初俊教授
ESD:解决完整大块黏膜切除的方法
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是在EMR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EMR是对早癌、巨大扁平息肉等病灶先进行黏膜下注射,使病变黏膜隆起,最后将病灶切除。它适用于胃肠道表浅肿瘤诊断与治疗。
可是,李初俊教授指出,对于一些比较大的病变,EMR不能一次切除者,而ESD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ESD可完整、大块地切除病变,同时“扫净”部分黏膜下病变,实现治疗肿瘤的效果。它的基本过程是进行足量的黏膜下注射后,将病灶完全抬举,再把黏膜层切开,最后在病变基底部分逐步将黏膜下层与固有肌层剥离分开,直至整块病变被完整剥离。ESD具有创伤小、切除率高、复发率低的优势。临床上,主要运用于黏膜层病变、黏膜下肿瘤、肌切开术、狭窄切开术以及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等。
ESD的手术配合
根据临床经验,李初俊教授总结了应用ESD所需要的手术配合,先是要把握ESD的适应症,主要根据病变大小、病变位置、病变性质以及浸润深度进行判断。在制定ESD治疗方案前,首先是要确定手术设备,配合带附送水装置的内镜、CO₂注气装置以及透明帽等。其次是对手术配件、时间以及费用的配合。而在对ESD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病变的范围和深度,进行充分的黏膜下注射,合理选择切开刀对黏膜进行充分而不过深的切开。对病变部分进行剥离后,要谨防ESD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发病率约6%~18%。当创面出血时,通过止血钳、金属夹、OTSC、荷包缝合等方法及时止血。
总的来说,ESD的开展条件是优良的外围设备、齐全的治疗配件、熟练的内镜技术以及有效的处理相关并发症的能力,是一项高技术、高要求的手术项目。
ESD技术内涵的扩展
随着ESD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及该技术的不断成熟,李初俊教授等医者创造性地利用ESD技术切除消化道SMT,主要包括黏膜下层SMT,如异位胰腺、脂肪瘤,固有肌层SMT,如平滑肌瘤、间质瘤,以及胃固有肌层SMT等。 此项手术的优势在于确保胃肠道壁的完整性不被完全破坏以及能够处理一些内镜无法达到的SMT,充分体现了内镜“微创切除”治疗的优越性。
主任中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龙岩市第一医院 全科医学科
主任医师
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全科
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蛇口全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