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冬病夏治”助力慢性肾脏病康复

王琳 肾内科 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三级甲等

  “冬病”是指在冬季容易复发或是加重的疾病。冬季对慢性肾病(CKD)的患者来说是一道大关。如对于慢性肾衰的患者来说,冬季寒冷,容易感冒;外周毛细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皮肤毛孔闭合,毒素不易排出,这些都可能造成肾衰指标持续加重,很多病人在冬季血清肌酐会大幅度上升,有些病人甚至就是在冬季一步跨进了尿毒症阶段。又如慢性尿感、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型肾病等患者,都容易在气候寒冷、潮湿的季节,出现病情的反复、变化及进展。龙华医院浦东分院肾病科主任王琳主任医师向大家介绍如何通过“冬病夏治”助力慢性肾病康复。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本,起着温煦的作用。阳气就是人体的能量和动力,肾病患者大多肾气亏虚,阳气不足从而导致气血推动无力,阳虚寒凝、浊瘀内阻。

  夏季阳气旺盛,天人相应,此时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体内寒凝之气最易祛解的时候。这时若能采用里应外合,借自然之“温”、“热”,内服平和协调阴阳之中药,外用敷贴、艾灸、透药等法,方能达到“益火之源”之功效,就好像给病人里里外外都加了把温暖的推动力,使得人体气血运行畅旺、阳旺寒化、瘀通浊消。

  慢性肾病患者适合哪些”冬病夏治“疗法

  1、穴位敷贴

  应用自制中草药药丸贴敷于特定穴位上,通过腧穴对药物的直接吸收及穴位刺激激发经气的间接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2、烫熨贴

  烫熨是一种热能疗法,通过持久稳定的局部热疗,起到疏通经络、破瘀散结、驱风散寒、消炎镇痛、加速组织修复的作用。常以烫熨贴敷于肾腧穴,直接辐射双肾,温助肾阳、激发肾气,能很好改善肾虚患者腰间冷痛、腰膝酸软、小腹坠胀、小便不利、夜尿清长等症状。

  3、降压贴

  穴位降压贴是采用中草药制作,再运用中医的经络疗法,从穴位经人体微动脉和全身神经导入药物成份,来降压、稳压。

  4、耳穴压丸

  中医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肾开窍于耳”。现代医学也认同五脏六腑、四肢躯干均在耳廓上有特定的反射区域。选用耳穴贴通过磁力共振刺激耳部穴位,改善肾病病人失眠、心悸、夜尿频多、高血压、胃肠道反应、尿潴留等症状。

  5、中药定向透药

  通过中医定向透药技术,将治病或镇痛的药物直接从皮肤定向送达组织病灶部位的疗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药物靶向作用于病灶,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增强机体免疫。

  6、艾灸

  指通过点燃艾绒等药物,作用于特定的经络腧穴,起到疏通血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通利三焦水道和扶正祛邪等疗效。慢性肾病多以脾肾两虚为本,故常选“五脏背腧穴”之肾腧、脾腧、大肠腧、膀胱腧为主穴以补益脾肾。

  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治疗时间和疗程

  “冬病夏治”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故在夏季气温高时,特别是三伏天,治疗效果最佳。

  每次贴药时间为2至6小时,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以皮肤微红为最佳。

  一般以6次为一疗程,建议当年完成3个疗程。以个体差异及个人反应可适当调整。

  2、注意事项

  ● 治疗前应洗澡,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出汗;治疗期间如有不适需及时请教医生,敷贴、艾灸或者其他中医外治疗法过程中如感到局部灼热痛痒难忍,可以随时揭去药膏。如出现痒、热、微痛等感觉或皮肤有色素沉着,此为正常反应,不必过多担心。

  ● 饮食要清淡,避免烟酒、海味、少食辛辣刺激食品、冰冻食品、豆类及豆制品、粘滞性食物及温热易发食物(如羊肉、狗肉、鸡肉、鱼、黄鳝、螃蟹、虾等)。

  ● 治疗当天避免贪凉,不要过度吹电风扇和在过冷的空调房中停留,更要避免空调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以利于药物吸收。否则,体内阴寒发不出去,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 糖尿病患者可以进行敷贴,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控制好血糖;二、敷贴时间相对短一点,以免破溃难以愈合;三、对敷贴药物过敏者不宜敷贴;四、特殊情况及时就医。

  3、以下情况不建议进行外治法

  1、孕妇;

  2、对药物过敏者不宜贴敷;对橡皮膏过敏者应提前告诉医生,换用其他方式固定;

  3、严重皮肤病,如皮肤长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或有皮疹者;

  4、疾病发作期的患者,如急性咽喉炎、发烧、黄疸、咯血、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慢性咳喘病的急性发作期等。

分享: 王琳 硕士生导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肾病科

2016-06-30 11:20:38浏览1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归脾丸治心动过缓吗
归脾丸对某些类型的心动过缓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不能单纯依靠其来治愈心动过缓。对于心动过缓患者,建议要明确病因,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首先,归脾丸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食少、体倦乏力等症状。从中医角度来看,气血不足可能导致心脏鼓动无力,从而引起心动过缓。而归脾丸通过补充气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脏的气血供应,增强心脏的功能,使心率有所提升。其次,心动过缓的病因较为复杂。西医认为,可能由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等多种原因引起。对于因气血不足引起的心动过缓,归脾丸可以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但如果是由其他器质性病变,如严重的窦房结病变、房室传导系统疾病等引起的心动过缓,归脾丸的作用就较为有限,可能需要采取西医的治疗方法,如安装心脏起搏器等。如果心动过缓较为严重,出现头晕、黑矇、晕厥等症状,或者是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及时采取有效的西医治疗措施,不要盲目依赖中药治疗。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查心电图等检查,观察心率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进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脾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脾大是指脾脏体积增大,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体征,而非独立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某些肿瘤性疾病等;治疗则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及必要时的脾切除手术。一、病因:1、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可导致脾大,如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繁殖,激活免疫系统,导致脾脏充血和肿大。2、血液系统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其特征为骨髓中粒细胞系过度增殖,导致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大量异常细胞在脾脏内积聚,引起脾脏肿大。3、肝硬化:肝硬化时,肝脏结构发生改变,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脾静脉回流受阻,脾脏淤血,进而出现脾大。4、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导致脾脏内淋巴组织增生和充血,从而出现脾大。5、肿瘤性疾病:某些肿瘤可导致脾大,如脾脏淋巴瘤。淋巴瘤细胞在脾脏内浸润和增殖,导致脾脏体积增大。二、治疗:1、病因治疗:对于疟疾引起的脾大,需使用抗疟药物进行治疗,如氯喹等,以清除疟原虫,缓解脾大症状。2、对症治疗:对于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细胞减少,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等,以减轻脾脏的免疫功能,改善血细胞减少的症状。3、脾切除手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脾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脾切除手术。例如,某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法控制脾大时,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脾脏。建议患者首先明确病因,根据具体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此外,定期随访和监测脾脏大小及功能变化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也至关重要。
曹普生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原发性脾脏淋巴瘤能治好吗
对于原发性脾脏淋巴瘤,早期发现且肿瘤局限、对治疗敏感的患者,存在治愈可能,而晚期出现广泛扩散、多器官受累或对常规治疗耐药的患者通常难以治愈。当原发性脾脏淋巴瘤处于早期阶段,肿瘤局限在脾脏内,尚未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时,治愈可能性较高。此时通过手术切除脾脏,结合术后系统的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能够有效清除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若患者的病理类型为惰性淋巴瘤,如边缘区淋巴瘤,这类肿瘤生长相对缓慢,对治疗的反应较好,经规范治疗后病情可得到长期控制,部分患者甚至可实现临床治愈。此外,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能够耐受高强度的综合治疗方案,也可为提高治愈率创造有利条件。原发性脾脏淋巴瘤发展至晚期,治愈难度会显著增加。晚期肿瘤常突破脾脏包膜,侵犯邻近器官如肝脏、胰腺,或通过淋巴、血液循环转移至全身淋巴结、骨髓等部位,导致多器官功能受损。此时,手术难以彻底清除病灶,且术后复发风险极高。部分患者的肿瘤细胞对常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产生耐药性,会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此外,若患者年龄较大、合并基础疾病或身体机能较差,无法耐受足量、足疗程的治疗,也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病情难以控制,极大降低治愈的可能性。 确诊原发性脾脏淋巴瘤后,需尽快完善全身检查明确分期与病理类型。早期患者可选择手术(如脾切除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晚期患者以全身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方案为主。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孩子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是怎么回事
小孩子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可能由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非疾病因素引起;以及自闭症、多动症、铅中毒等疾病因素引起。一、非疾病因素:小孩子可能因为饥饿、口渴、疲劳、困倦等生理需求没有及时得到满足而发脾气。例如,孩子饿了却没有及时吃到食物,就可能通过发脾气来表达不满。或者孩子想要某个玩具、想做某件事情但被家长拒绝,也会引发情绪爆发。此外,小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尚在发展中,当其遇到复杂的情绪或问题时,可能无法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只能通过发脾气、哭闹等方式来宣泄情绪。二、疾病因素:1、自闭症:自闭症儿童通常存在社交障碍、语言发育迟缓以及重复刻板行为等问题,可能难以理解和处理周围的信息,对环境中的微小变化也非常敏感,这些都会导致孩子容易出现情绪问题,表现为脾气暴躁、频繁发脾气。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行为干预、语言治疗、社交技能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以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语言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2、多动症:多动症儿童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发脾气,而且情绪波动较大。治疗通常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如哌甲酯等)结合心理行为治疗,如行为矫正、认知行为治疗等,帮助孩子改善注意力、控制冲动行为和情绪。3、铅中毒:铅中毒会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孩子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症状,脾气暴躁也是常见表现之一。一旦确诊铅中毒,需要根据中毒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遵医嘱使用驱铅药物(如依地酸钙钠等)。如果孩子脾气暴躁的情况较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和学习,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以确定是否存在疾病因素。如果是疾病原因,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果是非疾病因素,家长则要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引导,帮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培养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