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上海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快讯·上海

全国首例血管内精确定位 架起生命之桥

举报/反馈
2016-04-06 15:37:0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58岁的李女士患有乙肝二十余年, 2015年5月及2016年1月分别出现两次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经中山门脉高压诊疗工作组(包括消化内科、介入科、外科、肝外科、超声、放射诊断科等多科)会诊后,最终决定为李女士实施介入性门体分流手术的治疗方案。

  “介入性门体分流术”是个怎样的术式? 介入性门体分流术是在肝静脉和门静脉之间“架桥”,通过分流部分门脉血流,达到降低门脉压力、减少门静脉高压并发症(顽固性腹水、反复消化道出血等)的发生为目的。这一手术的关键步骤在于“架桥”——精准的从肝静脉穿刺进入门静脉,通常这一过程是在X线透视下、反复多次尝试才能完成。鉴于李女士患乙肝病史长、肝硬化严重、肝脏体积小、有肝裂宽的病情特点,为确保“架桥”的精准性及安全性,中山医院介入科颜志平主任为患者制定了“血管内超声辅助介入性门体分流”的治疗方式,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血管内超声是啥?

  血管内超声(IVUS)是无创的超声技术和微创的介入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颖的影像检查手段:通过将携带超声探头的特殊导管送入指定的血管内,直接观察血管腔内以及血管周围的情况,目前多用于心脏冠状动脉及胸、腹主动脉疾病的治疗。

  特殊导管携带超声探头IVUS辅助介入性门体分流的优势在哪?

  精准定位病人不再受反复穿刺之苦将IVUS放置于肝段下腔静脉内可清晰地显示肝静脉、门静脉及穿刺针的位置,并规划出最佳的穿刺路径、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严重并发症。

  实时监控蛛丝马迹逃不出医生的法眼IVUS可观察到穿刺针经肝静脉进入门静脉的全过程,避免误穿肝内其他管道及周围脏器;同时,完成“架桥”后,血管内超声可以直观地显示分流道构建的情况,包括支架置放的位置、扩张程度、是否存在分流道管壁不连续等情况。

  损伤小极微创,减少患者与术者受的辐射血管内超声工作时是通过静脉通路导入目标血管内,完成治疗后即可撤出,患者皮肤表面仅有极细微的穿刺点;同时由于增加了术中穿刺的精准性,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患者及术者所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完美体现了微创、安全的介入治疗理念。

  这样一个要求精妙技术的全国首例手术,我们能做好吗?

  2016 3月17日下午,在颜志平主任的指导下,中山医院介入科的刘清欣及马婧嵚医生将IVUS导管从股静脉准确送至肝段下腔静脉内。根据IVUS采集的图像及拟定的穿刺路径,罗剑钧医生“一针”完成了经肝静脉穿刺进入门静脉的操作。

  “架桥”后,李女士的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达到了术前计划的目标。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第二天,李女士便办理了出院手续。01全国首例作为国内介入治疗领域的先行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展了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介入诊疗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

  此次全国首例“血管内超声辅助介入性门体分流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中山介入团队向门脉高压治疗的国际领先水平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罗剑钧副主任医师介入放射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