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预防老年“中风”要做好这几点

  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对于老人来说是一种高发病、高致残、高死亡、高复发的疾病。该如何帮助父母做好预防呢?

  第一点:请帮助父母做个风险评估

  珠江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谢惠芳教授介绍,原则上,只要年龄超过40岁,就应该做脑卒中的风险评估。

预防老年“中风”要做好这几点

  风险评估项目包括:

  ·血压大于等于140/90毫米汞柱

  ·血脂异常(血脂四项中任何一项异常)

  ·糖尿病

  ·心房颤

  ·吸烟

  ·体育活动少

  ·超重或肥胖

  ·脑卒中家族史

  评估的危险因素超过3项,即是高危人群;发生过脑卒中或者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也属高危人群。

  如果评估结果为高危,最好到医院再做进一步的检查。

  特别提醒:

  如老人患有心房颤动(房颤),要特别注意预防中风,因为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比无房颤者增加了近5倍。

  第二点:牢记如何防控脑卒中

  脑卒中虽可怕但又是可防可控的,每年定期进行颈动脉血管超声就能为提前干预提供重要信息。

  同时,预防脑卒中还应多管齐下,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预防。以下10个脑卒中防治建议,可以帮助老年人预防脑卒中。

  ① 控制血压。

  ② 预防和治疗其他相关疾病如冠心病、风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③ 杜绝不良习惯,尤其要戒除烟酒嗜好。

  ④ 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高蛋白、低脂、低盐及富含纤维素、钙质和维生素饮食。

  ⑤ 注意生活规律,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劳累及用力,保证睡眠时间。

  ⑥ 善于调剂和充实精神生活,保持心境平静,避免紧张、激动及各种不良情绪。

  ⑦ 适应自然环境变化,保持一定户外活动,注意夏季饮水和冬季保暖。

  ⑧ 保持适当运动锻炼,尤其要注意颈椎的运动。

  ⑨ 定期检查身体或随诊,遵从医生指导和按医嘱用药。

  ⑩ 发生可疑中风先兆时应及时就医。

  第三点:熟记“FAST”字诀可知发病征兆

  防治脑卒中重点在卒中症状早期快速识别,以及如何快速有效地寻求急救。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辨别中风呢?中山三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教授强调,一定要谨记“FAST”字诀。

  F(即Face):症状为突然面部或面部一边麻木,面部不对称。家人可以让患者试试微笑,如果一侧脸部低垂,不听使唤,很有可能是中风。

  A(即Arm):症状手臂无力。让患者向两侧伸直手臂,中风病人一侧稍有下垂。

  S(即Speech):症状为出现言语障碍,说不出话或听不懂别人说话。可以让患者重复一句简短的话,看有否重复、言语奇怪、含糊不清等情况。

  T(即Time):意为争取时间,尽快就诊。当出现上述任何一个卒中征象时,尽快呼叫120,请神经科专科会诊治疗。

  陆正齐提醒,除了上述这些症状,出现突然单眼或双眼看不到东西、突然走路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都有可能是脑卒中的症状,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溶栓和救治。

  TIPS:突发脑卒中该如何急救?

  一旦发现患者有上述异常状况,家属应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务必争取救治时间,同时记录一下患者的发作时间。

  最好将患者送到有卒中中心的医院进行卒中急救。在等待120急救到来时,应注意不要搬动患者,尤其要避免头部发生剧烈摇晃和震动,尽量让患者侧卧位,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有假牙者应将假牙取出。

  还要提醒的是,若患者能够识别自己是出现了中风症状,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一时间打120,否则可能会错过抢救的黄金时间。

  第四点:如何防止脑卒中再发

  很多卒中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就开始放松警惕,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专家提醒,脑卒中患者为了防止再发,更需要加强控制发病危险因素,接受适当治疗,调整生活方式。

  ①抗高血压治疗。

  脑卒中患者需要密切监控血压,急性期过后,如果能够耐受,最好将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必要时需要接受抗高血压治疗,可帮助患者降低血压、减少心力衰竭、心跳骤停和脑卒中发展的危险因素。治疗过程中,需密切注意血压波动,必要时请医生帮助调整降压药的使用。

  ②抗血小板治疗。

  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大多数患者将采用抗血小板治疗,防止再次发病。该治疗能保护血细胞,防止粘连成团,形成血栓。

  ③抗凝治疗。

  患有心脏病或曾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抗凝治疗,该治疗可帮助患者减少因血栓栓塞引发的脑卒中。同时,需要针对心脏病的病因处理原发疾病。

  ④控制血糖。

  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后,均应接受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无明确糖尿病病史者,急性期后应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

  另外,还要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或TIA的发生。调节血脂。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外,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他汀类药物,辅助降低血脂水平。

2015-10-29 15:37:00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手肘处干性湿疹擦什么药膏
手肘处干性湿疹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E乳膏、氧化锌软膏、红霉素软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需要根据病情遵医嘱用药。1、维生素E乳膏维生素E乳膏是一种维生素类药物,具有抗氧化、润肤、止痒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皮肤干燥、皮肤瘙痒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E乳膏进行治疗,可以改善皮肤干燥的情况。2、氧化锌软膏氧化锌软膏具有收敛、保护皮肤的作用,也具有止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急性皮炎、痱子、湿疹等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存在干性湿疹,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氧化锌软膏进行治疗,从而改善病情。3、红霉素软膏红霉素软膏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炎、抗感染的功效,也具有止痒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干性湿疹,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脱屑等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进行治疗,从而改善不适症状。4、糠酸莫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等功效,属于一种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可以用于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等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红肿、脱屑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存在干性湿疹,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治疗,从而改善病情。5、夫西地酸乳膏夫西地酸乳膏是一种皮肤外用抗生素,具有抗炎、抗感染的作用,如果干性湿疹的患者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可以遵医嘱涂抹夫西地酸乳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和护理,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护理用品,同时还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患者使用上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医怎么治疗干性湿疹
干性湿疹在中医上可以通过内服中药、外用中药、针灸、饮食治疗、生活调理等方法来治疗。 1、内服中药 干性湿疹的发生与湿热邪气侵袭皮肤有关,患者通常会出现皮肤干燥、粗糙、瘙痒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防风通圣丸、四物汤等药物来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具有祛风、清热、利湿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2、外用中药 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外用中药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白鲜皮、苦参、地肤子、当归、黄柏等,将这些药物熬成汤剂后,用于局部皮肤涂抹,可以发挥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等功效。 3、针灸 针灸治疗干性湿疹也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针灸治疗主要是利用针具对穴位刺入,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症状。 4、饮食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饮食,要以清淡和易消化食物为主,可以适当喝一些小米粥或者山药粥,或者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香蕉、橘子、菠菜、油麦菜等。避免食用过多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等,以免加重病情。 5、生活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同时也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避免过度清洁皮肤,避免热水烫洗等,还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病情。 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吴剑波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干性湿疹可以用红霉素软膏吗
干性湿疹患者一般是可以使用红霉素软膏的,需注意遵医嘱用药。干性湿疹是一种皮肤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与皮肤水分过度蒸发、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干燥、瘙痒等。而红霉素软膏是一种抗生素药膏,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则不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患处,以免加重病情。然而,若早期干性湿疹且伴有一定的炎性渗出时,红霉素软膏的抗炎效果有助于减少局部渗出,促进皮肤恢复。同时,若干性湿疹患者因过度搔抓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继发细菌感染,也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炎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止痒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干性湿疹的症状比较严重,不建议单纯使用红霉素软膏进行治疗。此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使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并缓解瘙痒。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皮肤护理,使用保湿霜来预防和避免肌肤过于干燥。同时,如果干性湿疹是由过敏等原因引起的,还需找出过敏原并远离,以避免病情反复发作。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干性湿疹和湿疹有什么区别
干性湿疹和湿疹的区别在于发病原因、好发人群、症状不同、治疗方式、预后不同等。1、发病原因干性湿疹可能是皮肤表面过度失水、油脂减少或者是过于干燥等原因导致的。湿疹可能是由于长期处于日光暴晒、紫外线过度照射、寒冷刺激等环境中,或者是接触到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导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所引起的。2、好发人群干性湿疹多发于老年人,而湿疹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会发生。3、症状不同干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通常没有渗出或者是渗出较少。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可伴有渗出、瘙痒、疼痛等症状。4、治疗方法干性湿疹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维生素E乳、尿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而湿疹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涂抹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炎、止痒的作用。5、预后不同干性湿疹的预后通常比较好,而湿疹的预后与患者的病情、治疗等有关,若患者病情较轻,且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较好,但容易反复。无论是干性湿疹还是湿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