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哪些因素可以诱发便秘?

  本文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痔科 副主任医师 朱赟  

  便秘可以是功能性异常,也可以是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表现。老年人以慢性功能性便秘多见,也有因其他内、外科疾病所致,如肛门疾患引起的疼痛,结肠内外肿瘤、炎症、结核等引起的梗阻,糖尿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低血钾性肠麻痹等,均可导致便秘。

  (一)原发性因素

  1.饮食因素   一些人饮食过少,食品过精过细,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份不足,对肠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肠蠕动缓慢,不能及时将食物残渣推向直肠,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份过多吸收而使粪便干燥。进入直肠后的粪便残渣因为量少,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去刺激神经感受细胞产生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

  2.排便动力不足   排便时不仅需要肛门括约肌的舒张、提肛肌向上向外牵拉,而且还需要膈肌下降、腹肌收缩、屏气用力来推动粪便排出。年老体弱、久病卧床、产后等,可因膈肌、腹肌、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减弱,腹压降低而使排便动力不足,使粪便排不干净,粪块残留,发生便秘。所以老年人多出现便秘。

  3.拖延大便时间   一些人把大便当作无关紧要,可早可迟的事,忽视定时排便的习惯;或因工作过忙、情绪紧张、旅行生活等,拖延了大便时间,使已到了直肠的粪便返回到结肠;或因患有肛裂痔疮等肛门疾病、恐惧疼痛、害怕出血、不敢大便而拖长大便间隔时间。这都可能使直肠壁上的神经细胞对粪便进入直肠后产生的压力感受反应变迟钝,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延长而不引起排便感觉,形成习惯性便秘。

  4.水份损失过多   大量出汗、呕吐、腹泻、失血及发热等均可使水份损失,代偿性引起粪便干结。

  (二)继发性因素

  1.器质性受阻   肠管内发生狭窄或肠管外受到压迫时,如肠管良性和恶性肿瘤、慢性炎症所引起的肠腔狭窄变小、巨结肠症引起的直肠痉挛狭窄、手术后并发的肠粘连、部分性肠梗阻等,或腹腔内巨大肿瘤,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以及妊娠、腹水压迫大肠等,可控粪便通过受到障碍,在肠管内停留时间过长,形成便秘。近年来通过排便造影、肛肠测压、结肠传输时间测定、盆底肌电图等技术检查手段,发现了新的便秘类型,称出口处梗阻型便秘(或盆底肌功能不良)。特点是排便时盆底出口处出现梗阻因素,其中有些可经外科手术消除或缓解。出口处梗阻型便秘此处不作介绍。

  2.大肠病变    如过敏性结肠炎、大肠憩室炎、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可引起大肠痉挛、运动失常,使粪便通过不畅而发生便秘。直肠炎,肛门裂以及肿瘤,瘢痕性狭窄性均可便秘。

  3.此外,药物性便秘也十分常见。   药物影响服用碳酸钙、氢氧化铝、阿托品、普鲁本辛、吗啡、苯乙哌定、碳酸铋等,及铅、砷、汞、磷等金属中毒都可引起便秘。除有些药物有致便秘的副作用外,还应该警惕治疗便秘的药物本身就可以引起医源性便秘,如酚酞、液体石蜡、甘油、琼酯、硫酸镁等,长期应用后可降低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使肠蠕动和排便反射麻痹,即使肠内有足量粪便,也不能产生正常蠕动及排便反射,因而导致顽固性便秘。即形成顽固的“泻剂成瘾性”便秘。中药如番泻叶等,“服之即下,停之又秘”,同样可致“成瘾”。

  4.神经精神因素  脑与脊髓的病变可抑制副交感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对肠壁的作用过强而产生便秘。有意识障碍的老年人对便意容易忽略,昏迷病人可丧失排便反射,这些情况均可引起便秘。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惊恐、情绪紧张、忧愁焦虑或注意力高度集中某一工作等会使便意消失,形成便秘。

  此外,神经系统障碍、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等亦可引起便秘。

2015-08-06 11:44:56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减压后充血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减压后充血一般是由于环境因素、血压偏低、减压不彻底、减压药物的副作用、过敏反应等原因所致,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1、环境因素如果患者在高压环境中待的时间过长,会导致眼部、鼻部、耳部等部位出现充血、发红等症状。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可以通过适当休息、多喝水等方式进行缓解。2、血压偏低如果患者减压时所处的环境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下降,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患者需要及时添加衣物,或者转移到温暖的环境中,同时还可以多喝温开水,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压偏低的情况。3、减压不彻底如果患者减压时没有彻底将减压药物停用,可能会导致血压反弹升高,出现头晕、头痛、心慌等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是更换其他降压药物进行治疗。4、减压药物的副作用如果患者减压时所服用的降压药物为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副作用,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通常还会伴有口渴、乏力、多尿等症状。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是更换其他降压药物进行治疗。5、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在减压后出现充血的症状,同时还伴有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症状,可能是对减压药物过敏所引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除上述之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神经减压手术是什么
糖尿病神经减压手术是一种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微创手术,旨在减轻神经周围的卡压,以改善由于神经压迫导致的肢体疼痛和感觉异常等症状。该手术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设计。首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疼痛部位、疼痛程度、感觉异常的范围等,设计个性化的手术方案。然后,通过精准的显微手术技术,医生会在患者脚部或手部等部位进行微创切口,以在不影响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减轻神经周围的压力。糖尿病神经减压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若能在症状发生的早期进行手术,术后大多数的患者可以得到明显的缓解,足部的感觉恢复后走路也能更好地保持平衡,避免跌倒,有效预防感染、溃疡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神经减压手术并不是根治糖尿病的方法,而是针对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进行的治疗手段。患者在手术后仍需积极控制血糖,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神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饮食,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同时患者还需要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