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心碎”比喻极度悲伤,殊不知“心碎”也是一种病。 一位失去亲哥的小伙子,一位恋人离去的姑娘因过度悲伤,先后患上“心碎综合征”险丢性命。
8月6日下午,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位120急救车送来的小伙子,症状酷似急性心梗。24岁的汪洋(化名)是一名在汉读书的研究生。一个多月的辛勤照顾,哥哥还是不幸于8月4日去世。汪洋悲痛欲绝,加上连夜操办丧事劳累过度,8月6日上午开始胸口持续疼痛、有明显压迫感和喘气症状。心电图检查结果酷似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还出现了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心血管内科迅速植入了临时起搏器。然而急诊冠脉造影并没有看到明显的血管狭窄。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后,诊断为应激性心肌病,立即进行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等对症治疗。第二天,汪洋的胸痛症状完全消失,目前各项生命体征稳定。
半个多月前的一天晚上,32岁的吴女士也因胸闷、胸痛的症状被送到该院,同样被诊断为应激性心肌病。通过及时对症的治疗,患者很快脱离危险。家属说,好不容易找的对象提出分手,吴女士不吃不喝的在家里躺了3天,当天晚上心口剧烈疼痛。
“两位年轻人突发的应激性心肌病也叫心碎综合征”, 该院心血管内科陈曼华主任称,“心碎”患者绝大多数遭受过严重的精神或躯体刺激,有过剧烈的情绪波动,导致心脏的收缩能力突然减弱,血管痉挛,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该病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像汪先生这么年轻的男性患者还是很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