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围”不仅用来对照裤子的尺码,还能反映男性的健康水平。据北京市卫计委公布的居民肥胖情况显示,该市成年男性腰围增长明显,三年增长近1cm,达到88.7cm,相当于2尺6寸6,距离“北京人健康指引”公布的男性腰围上限2尺7寸,仅有不到1寸的差距。这也意味着首都成年男性腰围”集体超标“了。
根据《2013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可以看出造成腰围集体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缺乏运动,18岁至79岁常住居民平均每日静态行为时间竟长达5.7小时,累计超过4个小时的静态行为是慢性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国人劳动方式的改变,写字楼工作大量增加,长期坐在办公室导致男性腰围濒临超标。
另外,饮食方式也是腰围超标的重要原因。北京市居民人均每日摄入盐9.7g,植物油36.2g,明显高于平衡膳食推荐量的要求。而大豆类及坚果16.9g,深色蔬菜89.5g,与平衡膳食推荐量大豆及坚果(30~50g)、深色蔬菜(150-250g)的要求相比,差距显而易见。
腰围超标,身体肥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等病症。还会引起胰岛素敏感度下降,引发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判断肥胖的标准是腰臀比(WHR),即腰围和臀围的比值。对男性来说,腰臀比大于0.9即代表肥胖了。
预防腰围超标,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长期坚持运动。在日常工作中,无论多忙也要注意定时起身走动。腰围已经“爆表”的人群,运动的时候可以选择慢跑加上仰卧起坐,效果会好些,当然运动的同时,还得控制油脂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