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讯·广东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讯·广东

广东“拯救心灵”心理支援队飞赴灾区

举报/反馈
2008-05-19 09:42:0039健康网社区

  各地各部门启动灾后心理重建援助行动

  共青团中央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组织动员团员青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动员具备专业技能的青年志愿者开展医疗救助、心理调适、思想安抚、特困人群护理等工作。

  在绵阳市最大的灾民临时安置点九洲体育馆外侧,成都医学院心理研究所设立了一处心理咨询服务点,从15始,他们组织10理学老师各自带一名高年级的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灾民中走访,给灾后患有心理疾患的灾民提供心理治疗。

  领队王凤鸣告诉记者,从这两天的情况看,已经有不少灾民暴露出明显的心理问题,尤其是一些孤儿。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救灾工作一项重要的任务。

  18日广东省一支由56成的“拯救心灵”心理支援团队,从广州飞赴四川,帮助灾难中受到心理创伤的同胞心理康复。

  “大灾过后,人们心理创伤严重。除了捐钱捐物以外,我们还应帮助他们恢复生活的信心。”广州市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胡慎之发起了这次心理危机干预活动,当天就有300人报名。

  18日,黑龙江省抗震救灾心理援助队组建完毕并召开了动员大会。这支援助队由29名专家组成,全部来自省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临床医院。他们将根据需要,分期、分批赶赴四川地震灾区,执行心理援助任务。

  “四川抗震救灾心理援助公益联盟”17日行了《重大灾害后的心理重建》首场志愿者培训会,第一批抗震救灾现场心理援助工作小组有望于19日往德阳。

  灾区儿童和青少年成为心理援助重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张侃说,灾区儿童、青少年是救助重点之一。他们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受到的刺激更大,如果处置不力,负面的心理症结会成为他们今后成长的障碍。

陕西心理学会理事长王淑兰说,灾后8周以内如果能对灾区儿童进行及时心理辅导,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恢复,如果心理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出现抑郁等严重心理问题。

  5月17日,在汶川地震后的第5天,来自北京海淀区明圆学校的二十多名川籍孩子,在中科院接受了该院心理所专业人士的团体心理干预。这是中科院心理所在汶川地震后针对灾区后方有关人群所做的一项心理援助活动,也是引导社会关注灾后心理援助和心灵家园重建的一个举动。

  汶川大地震后,一些孩子失去双亲,成为孤儿,正承受着巨大的悲痛。为抚慰他们的心灵创伤,减轻他们心理痛苦,经共青团中央批准,共青团重庆市委组织实施了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工作,面向全市招募60名心理辅导志愿者四川开展志愿服务。他们在5月17日至6月2日,以6天为一周期,分三批到四川绵竹市地震灾区开展针对灾区孤儿的心理抚慰、心理疏导及生活照顾等服务。

  专家认为,应对灾区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及时进行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如学龄前及小学阶段的儿童,应提供给他们多种玩具,或者开展可进行身体接触的游戏,还可以组织多人参加的集体绘画等活动。由于一些孩子会出现失眠、惧怕黑暗的现象,可以让孩子开着灯睡觉,并在睡前安排讲故事等活动。对于中学生,则可以安排团体讨论让他们充分抒发感情,教师或志愿者应及时进行认同和鼓励。此外,还可以组织年龄较大的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参与救助他人,或围绕重建家园进行资料收集和方案设计,把对灾难的经验转化为创造力方向,将利于青少年灾后的快速心理恢复。

  专家:五级人群需要做好心理危机干预

  山东省卫生监督所的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本次地震灾难的心理受灾人群大致分为五级人群:

  第一级人群为直接卷入地震灾难的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

  第二级人群是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需要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另外,还有现场救护人员以及地震灾难幸存者。专家认为,这一人群为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

  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三级人群是从事救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帮助进行地震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

  第四级人群是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的灾区以外的社区成员,以及对灾难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

  第五级人群是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这类人群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

  专家建议,目前的重点干预目标应从第一级人群开始,一般性干预宣传广泛覆盖五级人群。采取评估、干预、教育、宣传相结合的办法,提供灾难心理救援服务;尽量进行灾难社会心理监测和预报,为救援组织者提供处理紧急群体心理事件的预警及解决方法;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干预支持网络。

(责任编辑:秦淑)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