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正确降压和定期监测 可避免脑血管事件发生

邓铁涛 心血管病专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据媒体报道,张女士在厕所里大便后,站起来时突然晕倒。张女士的丈夫赶紧送其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经过医生诊断为脑干出血。医生指出,脑干出血在脑出血里边算是很严重的,随时都会危及生命。而张女士之前就有高血压,由于便秘上厕所时太过用力,诱发了脑出血。

  很多高血压患者由于颈椎病发作、情绪激动、争吵、运动等激烈因素,血压骤时飙升至很高的峰值,在急诊科经常可以看到血压高达200-220/110-120mmHg的患者,这类患者爆血管引发脑中风、脑出血的几率大吗?39健康网请广东省中医院心内科王云飞主任医师为网友们解答。  

王云飞

  专家简介:王云飞,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师从国家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中医学院首席教授、原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长裴正学教授。2004年调入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任主任医师至今,又得到多位中医名师指导,并深受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学术思想影响,临床中善将老师学术观点融会贯通,做到“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关注人体阳气,善于补益脾肾,以调补气血见长。近5年来在国家级和省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6部。

  擅长:1、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衰、早搏(偷停脉)、心动过缓、房颤、心肌炎后遗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2、胸痹心痛、眩晕、心悸、失眠、头痛、耳鸣、咳喘、胃痛、便秘、中风恢复期等疑难杂症及亚健康状态的中药调理。

  出诊时间:周三晚上(大德路总院),周四上午(二沙岛分院),周五上午(大德路总院)

  若降压不当 也易诱发脑中风

  “实际上不必如此担心,急诊科这类患者相当之多,但统计由此引发脑出血性脑中风的患者比例却不多。急诊患者高血压相关脑血管疾病中,脑梗塞的发生率比脑出血要多。”王云飞主任医师表示,高血压引发脑出血(出血性脑中风)大致需要具备三大条件:一是血压足够高,收缩压达到180-220mmHg;二是血压在很高水平上再次骤然升高,诱因可为摔跤、生气、吵架、排便、咳嗽等;三是脑血管本身结构的缺陷,像动脉粥样硬化就可使局部血管壁变薄弱,在高压的影响下向外突出去从而形成血管瘤,这就形成了脑血管壁的薄弱点,脑出血往往也就在这个部位。”

  如今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惧怕高血压引起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医生也会用很多降压药将患者血压降下来,但是患者血压降下来以后,血流也变得越来越缓慢,这并非是件好事。王云飞主任医师解释说:“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往往合并高脂血症或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糖都会使血液变粘稠,有痰有湿,在高压流动下是正常的,不容易形成血栓。一旦扩血管、利尿等治疗后,血流可变慢,又很粘稠,就容易形成血栓,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患者当血压降压不当很多患者第二天上厕所后就突发半身不遂,出现了脑血栓形成所引起的脑梗死,及缺血性脑中风。”他建议,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数值不要太低,老年人安静状态时应维持在130/80mmHg,降压同时还要积极控制血糖和血脂,中老年人还应加服阿司匹林肠溶片,以预防发生缺血性脑中风。

  正确使用药物降压 避免脑血管事件发生

  很多人不知道,在我们6岁的时候就开始发生动脉硬化,随着年龄增长,血管会自我老化,只是个体损害的程度和部位有所不同,危险因素多发生的损害就越多。医生口中常讲的危险因素指的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胆固醇、高尿酸、肥胖、抽烟、工作紧张、焦虑、遗传因素等。

  王云飞主任医师建议,高危患者应选用血小板抑制剂、抗凝血药及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治疗,使血粘稠度、血脂、血糖、红细胞降低,正确使用药物降压,脑中风发病率会大大降低。长期服用降压药如果发生耐药则要调药,或两种药、多种药合用,待血压平稳后再减量,最后予以维持,减少化学药对人体的副作用。

  高血压患者也可尝试中医沐足疗法

  久闻广东省中医院心内科有一项颇具特色的降压疗法,即邓铁涛教授的沐足法,高血压患者不妨一试。王云飞主任医师介绍说,沐足法采用的是辩证的方法,因高血压病人多半是肝阳上亢,肝肾亏虚,阳不能潜阴,阳虚越上,头得不到濡养,会产生眩晕、头痛、头胀的感觉,中医就是用这种补肝肾重镇潜阳安神的方法来治疗高血压。邓老沐足方主要采用天麻钩藤饮、补肝肾重镇潜阳的方法来使血压恢复,中药煎好后放到沐足盆浸泡足部,主要发挥以下4个作用:

  1.经过辩证的药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

  2.脚部有很丰富的穴位经络,药水浸泡时经络开始疏通,经过经络进一步调节;

  3.物理作用,水温40度比皮温稍高,血管会相应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从而促使血压缓缓下降;

  4.心理影响,沐足法很舒适,很放松,患者心情愉悦血压自然会回落。

  王云飞主任医师指出,目前门诊病人可自带药方自己回家煎药沐足,而住院患者则可享受院方煎药后送到床旁沐足的待遇。另外一种带药方式是把中药造成超微粉,使药粉浸泡在水里,有效成分更容易被溶解出来,作用效果相对更为明显。(通讯员:吴远团)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63
2014-04-18 01:13:42浏览18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