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应对湿疹宝宝多事之秋

  “这几天的天气突然变得干燥,作为妈妈的我又开始担忧了。想起去年宝宝出湿疹的悲惨遭遇,破皮,流脓,长疙瘩……心有余悸啊!真担心今年又逃不过这一劫,这可怎么办好啊?”这位年轻妈妈并非过于紧张,只因孩子已经连续几次湿疹复发,每次都是来势汹汹,可爱的小脸蛋上星星点点,夜里也因疼痒而无法安静睡觉,每次湿疹总得掉几斤肉。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如何让可爱的宝宝今年秋冬可以避免遭受湿疹“袭击”呢?

  年幼的宝宝皮肤娇嫩,对于界环境的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湿疹”更多是宝宝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产物。对于有湿疹反复发作经历的宝宝,家长们需要对宝宝的日常护理工作更仔细更用心,因为“防”比“治”更管用!

  如何预防宝宝湿疹呢?除了规避已经明确的过敏原之外,家长们还可以给宝宝涂一些滋润保湿型护肤霜。

  广州市儿童医院中医科医生建议:“出现湿疹的原因很多,常常是外因和因共同的结果,而其中外因在诱发湿疹方面更为关键,例如天气变化,突然间的寒冷干燥都可能引起宝宝湿疹复发。从临床上来看,患出现湿疹的位置常常是其身体暴露在外的部分,比如头、脸、四肢和肛门等处。如果适时适量给宝宝涂抹滋润保湿的护肤霜,则可以起到预防湿疹的作用。”

  那么,护肤品是不是真“管用”呢?对此,医生提醒家长:“由于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如果宝宝之前曾出现过湿疹,那么可以在平时护肤中使用的儿童霜,主要是涂抹易出现湿疹的部位,为的是保湿和滋润,在一定程度上对宝宝湿疹复发有预防作用。”

  对于反复出现湿疹的宝宝,家长们应该都有同样的体会:为什么每次用药治疗可能只是缓解了症状,但是停药之后极其容易复发?医生解释说:“用药治疗只是控制和缓解症状而已,并不能根治此病,湿疹宝宝多具有特应性体质,一旦遇到过敏物质刺激,又会复发。”基于这样的特点,“查找过敏原——控制过敏原——治疗湿疹”成为治疗湿疹最理想的一种治疗方式。

  如何查找宝宝的过敏原呢?医生介绍说:“查找过敏原的方法常用的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皮试针刺法,把稀释很低的过敏原注射到皮下,观察皮肤的反应,这种方法需要将每一种怀疑的过敏原都做一个皮试,被测者比较痛苦;第二类是抽血检查法,可以对常见食物和物品进行测试,目前广州儿童医院所做的过敏原反应测试包括常见的35项物质,费用850元;第三类是日常筛查,细心的家长可以将宝宝每天的饮食种类进行登记,特别对出现湿疹症状前24小时的饮食情况做好记录,便于筛查出过敏原。”

(责任编辑:唐爱凤)

2011-11-15 01:46:00浏览1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是什么
乙肝病毒即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DNA病毒,其主要感染肝脏细胞,进而引发乙型肝炎,会对人体构成重大威胁。了解乙肝病毒的特性、传播方式及防治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乙肝的传播意义深远。乙肝病毒结构独特,由包膜和核衣壳组成。包膜上含有乙肝表面抗原,这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物,也是乙型肝炎疫苗的主要成分。核衣壳内包裹着病毒的DNA和DNA聚合酶。这种病毒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在体外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对一些消毒剂有一定耐受性。其复制过程较为复杂,病毒DNA进入肝细胞后,会在细胞核内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这是乙肝病毒持续感染和难以彻底清除的关键原因,cccDNA可长期稳定存在于细胞核内,不断转录出新的病毒基因组,导致病毒持续复制。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灸针等,都可能造成血液传播。而母婴传播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母亲体内的病毒可通过胎盘、产道或产后哺乳等途径传播给婴儿。性传播则是在无保护的性行为中,病毒通过破损的黏膜进入对方体内。一旦乙肝病毒进入人体,会侵入肝细胞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免疫系统识别到病毒后会发起攻击,这个过程中会造成肝细胞损伤,引发炎症反应。若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清除病毒,就会转为慢性感染,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患者应及时就医,定期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指标。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需严格按疗程服用,不能擅自停药。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什么肝病传染人
传染人的肝病主要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华支睾吸虫病等。肝病传染性是指病原体通过血液、体液、消化道等途径传播并引发肝脏损害的特性。1、甲型肝炎:该疾病由甲型肝炎病毒导致,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通常是经污染水源或食物感染。急性起病表现为黄疸、乏力、食欲减退,少数患者出现肝区疼痛。病程具有自限性,多数患者4-8周内自愈,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儿童感染多呈隐性,成人感染显性症状较常见。2、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慢性感染可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该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携带到严重肝衰竭不等。需长期遵医嘱规范用干扰素、恩替卡韦等药物治疗。3、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针具等。大部分感染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若患有该疾病,可遵医嘱通过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方案,疗程12-24周。4、华支睾吸虫病:该疾病主要由进食未煮熟淡水鱼感染,虫卵在胆管内发育成虫引发慢性炎症导致。长期感染可导致胆管癌,吡喹酮为首选治疗药物,需要遵医嘱服用。建议重点人群接种甲肝、乙肝疫苗。日常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另外乙肝、丙肝感染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性伴侣需进行抗体检测。若出现黄疸、肝区不适等症状及时就医,确诊后遵循个体化治疗方案。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肝病有什么症状和表现
肝病的症状和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消化道不适、全身乏力、黄疸以及出血倾向等。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各种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等。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代谢、解毒、储存能量、合成蛋白质等多种功能。当肝脏受损时,其功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和表现。1、消化道不适:肝脏受损后,其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减弱,胆汁分泌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这会导致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和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肝脏疾病。2、全身乏力:肝病患者常感到乏力、容易疲劳,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能量代谢障碍,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减轻、发热等症状。3、黄疸:当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时,胆红素会在体内积聚,导致皮肤和眼睛的黄染,尿液颜色变深,大便颜色发白。这是黄疸的典型表现。黄疸的出现,提示肝脏疾病已经严重影响到肝脏的代谢功能。4、出血倾向: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之一。当肝脏受损时,凝血因子的合成会减少,导致患者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这些症状的出现,表明肝脏疾病已经对患者的血液系统产生了影响。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检查和相关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肝脏疾病。肝病患者应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方面,如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等。同时,应避免饮酒和食用对肝脏有害的食物和药物。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皮肤长红痣是肝病的标志么
我们的皮肤上总是会有大小不一的斑点,有时还能看到红色的痣,而且年纪越大,痣的数量往往越多。红色的痣多属于血管瘤的一种,因为带有“瘤”字,总让人担心会不会恶化。这类血管瘤通常体积很小,类似樱桃,因此也被称作樱桃状血管瘤,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实际上,樱桃状血管瘤恶化的概率很低,但当血管瘤集中出现在特定部位时,仍可能是肝脏异常的前兆,不可掉以轻心!下面就来揭开什么是樱桃状血管瘤,以及出现血管瘤时是否需要治疗的相关问题。【红色的痣会随着年纪增长而变多?】樱桃状血管瘤由真皮层内的微血管增生形成,大部分体积很小,直径大约在1到5毫米。瘤内有许多增生的血管,表皮较薄,呈现出樱桃般鲜红的突起,有点类似丘疹。樱桃状血管瘤通常出现在老年人身上,有研究表明,75%樱桃状血管瘤见于75岁以上的老年人,因此它也被叫做老年性血管瘤。这些红色的痣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属于正常现象,而且红色小痣不痛不痒,通常也不会变大。所以,看到家中长辈身上有红色小点时,不用过于担心。不过,如果发现血管瘤不明原因出血,或者呈发散状分布,一定要尽早就诊治疗。【为什么会有樱桃状血管瘤?好发于哪些部位?】樱桃状血管瘤的成因目前尚不明确,医学界推测可能与遗传、衰老有关。部分女性在怀孕期间,也会长出这些红色小点。樱桃状血管瘤大多长在手臂、大腿、躯干等部位,不过也有少数人会在手掌、脚掌、黏膜组织上出现。【血管瘤破掉怎么办?】樱桃状血管瘤一般不会危害健康,但如果不小心弄破了该怎么办呢?由于樱桃状血管瘤由众多微血管组成,破裂时流出的血量比一般伤口要多。首先要进行止血处理,之后涂抹抗生素药膏。如果出现血流不止或伤口反复流血的情况,一定要立即就医。【怎么治疗樱桃状血管瘤?】一般来说,樱桃状血管瘤对身体没有危害,无需特别治疗。如果觉得影响美观,可以考虑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二氧化碳激光属于气体激光,利用人体细胞中的水分吸收激光能量,使细胞崩裂,从而破坏皮肤表层的病变组织。治疗后,要保持伤口干燥,并按照医生的嘱咐涂抹消炎药膏,观察7-14天。【皮肤长出红色小点?注意肝异常】长出樱桃状血管瘤不用过于担心,不过,如果这些红色的痣都集中在胸前,且形状类似小蜘蛛,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这种红色痣叫做蜘蛛痣,它也是肝病的信号,很多时候发现蜘蛛痣时患者已经处于肝癌晚期。虽然蜘蛛痣是肝硬化的征兆,但身体健康的人也可能长出蜘蛛痣,部分服用避孕药的人群或怀孕女性身上,也会出现蜘蛛痣,且过一段时间后蜘蛛痣可能会逐渐消失。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