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故事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患者·故事

案例:如何让失去活动的颈椎再次“复活”?

举报/反馈
2010-07-17 08:02:00

  已经融合9年失去活动的颈椎再次“复活”。患者张女士喜出望外地说:“手术前我双手麻木,双腿无力,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是积水潭医院给了我颈椎第二次生命”。

  今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接诊了一例因颈椎病行颈椎融合术后9年的患者。该患者手术邻近节段再次出现颈椎间盘突出,造成脊髓功能障碍,并且该患者原手术节段的压迫也未完全去除。如果在两个节段再均行内固定手术,将造成患者颈部功能受限更加严重,邻近颈椎节段再次出现病变的几率大大增加。已经行融合手术9年后的节段能否再重新恢复活动?目前国内外均没有相关技术的报道。积水潭医院院长、脊柱外科教授田伟向这个技术难题开始挑战。通过严格的术前设计和对小关节的充分评估,田伟院长果断决定在已经融合了9年的节段重新行关节成形术,置换人工间盘。

  手术中高速磨钻安全切除融合间隙及骨赘,椎管彻底减压,在两个手术节段置入了人工椎间盘,重建了颈椎活动度及稳定性。经过术后2个月的随访,置换节段的活动度良好,患者的颈部症状及脊髓功能都得到了明显的恢复。

  自50年代开展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以来,该手术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经过近5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成为颈椎外科在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创伤、肿瘤等多种疾病中最有效治疗手段和“金标准”,其远期及近期疗效得到了公认。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大量病例的积累和一系列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深入,对于该术式并发症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包括邻近节段退变、颈部活动受限、植骨区并发症等。

  北京积水潭医院自2003年底,田伟院长率先在国内应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手术,改变了颈椎手术的观念。使患者在术后可以更早活动,功能更接近生理状态。因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优势能吸收震荡,降低临近运动节段的异常压力,并可使临近节段活动的生物力学特性接近于术前;颈椎屈伸及旋转功能得到保留,没有颈椎受限的感觉;与前路融合手术相比患者恢复快,颈部支具佩带时间短。

  这次手术不仅给患者已经融合9年失去活动的颈椎再次“复活”,也开创了脊柱外科新的纪元,使脊柱外科的手术技术及理念掀开新的一页。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刘婷)

田伟主任医师脊柱外科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