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打造县域医院优势专科,“蓝色县域”2023助推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

2023年4月15日,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公共卫生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相关卫生政策研究与县域内分泌学科发展助力工程试点项目”(即“蓝色县域”项目)2023 年全国交流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京成功举办。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公共卫生专业委员会、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公益支持方诺和诺德的领导及代表,与专家学者、项目参与医院领导及医务工作者共同参会,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帮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打造县域医院优势专科,助力县域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我国成年糖尿病患病人数达1.41亿人,而县域农村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及控制情况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县域医院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控中担任重要角色。基于此背景,近年来,国家颁布多项政策促进县域发展。

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时点,是分级诊疗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及千县工程助力县域医院能力提升并加速的全新时代。十四五时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加强临床专科建设, 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 (2021ー2025)》提出县医院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做好县域居民健康“守门人”,以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为导向,提升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做好县医院临床专科发展规划;近日新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再次强调突出县级医院县域龙头地位,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下同)临床专科和管理能力建设。

“奋楫新程,县在升级”助力仪式

打造县域医院优势专科,“蓝色县域”2023助推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参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庆年,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公共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晓兵,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黄二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副院长李涛,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院长沈洁,健康县域传媒总编辑汪言安一起为2023“蓝色县域”项目助力。

临床管理两手抓,“蓝色县域”持续推动县域医院专科能力升级

打造县域医院优势专科,“蓝色县域”2023助推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参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致辞

国务院参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作为大会主席,在致辞中介绍,“蓝色县域”项目自2017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委托开办,项目自开展以来受到广大县域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及踊跃参与。6年来,该项目已累计覆盖全国1400余个县区、2300多家医院,且今年计划继续覆盖1000家县级医院,通过管理和临床诊疗能力双赋能,持续助力内分泌专科能力建设升级,促进县域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打造县域医院优势专科,“蓝色县域”2023助推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庆年致辞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部门领导表示,站在“十四五”规划的关键发展阶段,从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到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重点突出县级医院县域龙头地位,加强县级医院临床专科和管理能力建设。在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蓝色县域”项目为进一步助力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容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现场,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庆年在致辞中表示,县级医院是分级诊疗的枢纽,“蓝色县域”项目对切实帮助县级医院稳步迈上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并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而言,意义重大,也在实践中持续推动县域医院提升管理及临床治疗能力。

打造县域医院优势专科,“蓝色县域”2023助推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

项目公益支持方,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女士致辞

作为项目的公益支持方,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女士表示:“2023年,蓝色县域项目迈进第七个年头,恰逢诺和诺德公司成立100周年。百年初心不变,百年使命在肩!诺和诺德非常荣幸作为项目的公益支持方一直参与其中,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创新优势,以糖尿病诊疗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县级医院创新药物可及性,支持县级医院内分泌科室建设及人才培养,助力县域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

践行县域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专科建设至关重要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县级医院的发展建设,县级医院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据龙头地位,增强自身综合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部门领导就“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分享了主题报告,他表示公立医院改革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应发挥县级医院在县域医共体中的龙头作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导向引领,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水平,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县域医疗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黄二丹围绕“‘千县工程’强化协同,实现慢病管理体系高质量发展”主题,将自己的思考和经验与大家进行分享。专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与县级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国家卫健委为全面提升我国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满足县域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印发了《“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等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县医院要加强多项基础专科建设,形成覆盖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等专科服务体系,提升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由此县级医院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打造重点专科,做到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满足县域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院长沈洁在专题报告“打造县域优势专科,践行高质量医疗服务”中指出,立足于县域发展政策,县级公立医院迎来高质量发展时代,专科建设是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从县域常见病、多发病出发打造专科服务体系。《“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强调2025年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要达到65%以上。通过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统筹县域各级医疗机构完善县域糖尿病规范管理,应用糖尿病领域不断更新和完善的新理念、新药物、新技术和新模式,为糖尿病高质量管理注入新活力。

打造县域医院优势专科,“蓝色县域”2023助推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

会议第二篇章“行稳致远,县在升级”主题论坛

汇聚实践经验,引领发展方向,做好县域人民健康“守门人”

在“聚焦临床专科建设,解码县医院持续发展”主题论坛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院长吴英锋、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书记龚月江围绕“加强专科建设,助力县医院可持续发展,提升县域内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展开热烈讨论;开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吴妙琼和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周晶以内分泌科为例分享了聚焦于“健康中国战略”和县域内群众就医需求,遴选、打造优势专科;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姜宏伟、院长马慧妍、简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忠军分享了以精细化管理、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实现县医院的提质增效;盱眙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新亮、滦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晓峰分享了从人才培养、创新药物配备、临床路径优化等方面支持打造高质量临床服务能力的举措。

蓝色县域交流基地的内分泌科室主任就“引领专科能力升级,实现高质量医疗服务”主题展开讨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赵冬、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迟志波、简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郭强、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屠伟平、开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劳伟强、盱眙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吴红艳、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钟绍及滦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殷士良从科室管理到疾病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以及创新驱动县域糖尿病诊疗和管理提质升级等不同角度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并给出了未来内分泌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方向。

刘远立院长对此次大会进行总结致辞,立足新时代,适应新要求,应用新技术,未来“蓝色县域”项目将着眼全局、突出重点,在促进医院及专业科室建设管理、持续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奋楫新程,县在升级,紧跟政策风向标,纵向整合医疗资源,推动优势资源扩容下沉,助力县域内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病管理高质量发展,让更多患者获益。

2023-04-17 09:18:08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诊疗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什么是乙肝病毒DNA
乙肝病毒DNA是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其承载着乙肝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在乙肝的发病机制、病情监测和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了解乙肝病毒DNA,对乙肝患者的诊疗和康复至关重要。乙肝病毒DNA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结构独特。其包含多个基因区域,如S基因区、C基因区、P基因区和X基因区等,每个区域都编码着不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对于病毒的生存、复制和感染能力至关重要。乙肝病毒感染人体肝细胞后,其DNA会进入细胞核,并在一种特殊的酶作用下,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cccDNA十分稳定,能持续转录出病毒的信使RNA(mRNA),进而翻译出病毒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实现病毒的大量复制,这也是乙肝难以彻底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具有重要意义。其能直观反映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当乙肝病毒DNA定量数值较高时,表明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传染性较强,此时患者病情可能处于活动期,肝脏受到损伤的风险也相应增加。相反,若定量数值较低,说明病毒复制相对受到抑制,传染性较弱。此外,通过动态监测乙肝病毒DNA定量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如果在治疗过程中,DNA定量持续下降,说明治疗方案有效;反之,若数值不降反升,则可能需要调整治疗策略。对于乙肝患者,若乙肝病毒DNA定量高且伴有肝功能异常,通常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务必严格按医嘱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治疗期间定期复查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指标。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人吗,怎么传染
乙肝携带者通常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具有传染人的可能。这类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但没有出现明显的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或在不正规的场所进行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都有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此外,母婴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患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性接触也会传染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更容易感染。不过,一般日常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通常不会传染。为了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染,可采取以下措施。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要定期进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治疗。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发展为肝硬化等严重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同时,要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面对生活,定期检查,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预防措施。非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暴露,及时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侵害。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是什么
乙肝病毒即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DNA病毒,其主要感染肝脏细胞,进而引发乙型肝炎,会对人体构成重大威胁。了解乙肝病毒的特性、传播方式及防治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乙肝的传播意义深远。乙肝病毒结构独特,由包膜和核衣壳组成。包膜上含有乙肝表面抗原,这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物,也是乙型肝炎疫苗的主要成分。核衣壳内包裹着病毒的DNA和DNA聚合酶。这种病毒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在体外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对一些消毒剂有一定耐受性。其复制过程较为复杂,病毒DNA进入肝细胞后,会在细胞核内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这是乙肝病毒持续感染和难以彻底清除的关键原因,cccDNA可长期稳定存在于细胞核内,不断转录出新的病毒基因组,导致病毒持续复制。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灸针等,都可能造成血液传播。而母婴传播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母亲体内的病毒可通过胎盘、产道或产后哺乳等途径传播给婴儿。性传播则是在无保护的性行为中,病毒通过破损的黏膜进入对方体内。一旦乙肝病毒进入人体,会侵入肝细胞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免疫系统识别到病毒后会发起攻击,这个过程中会造成肝细胞损伤,引发炎症反应。若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清除病毒,就会转为慢性感染,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患者应及时就医,定期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指标。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需严格按疗程服用,不能擅自停药。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指血液中检测到针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通常提示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可能通过自然感染后恢复或接种乙肝疫苗获得。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存在是评估乙肝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的意义因具体情况而异。对于接种乙肝疫苗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表明疫苗接种成功,机体已产生保护性抗体,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于自然感染乙肝病毒后恢复者,则提示病毒已被清除;此外,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也可能见于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后,但此种情况抗体水平通常较低且持续时间较短。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以抗体滴度表示,滴度≥10mIU/mL通常认为具有保护性。对于接种疫苗者,建议在完成全程接种后1-2个月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水平,以评估免疫效果。对于自然感染恢复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通常伴随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可与疫苗接种者区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所有感染风险。在少数情况下,即使抗体阳性,仍可能发生乙肝病毒的再感染,尤其是当抗体滴度较低或病毒发生变异时。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一个积极的检测结果,表明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检测,以确保健康状态。对于抗体滴度较低者,可考虑接种加强针,以维持足够的保护力。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