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服用中药也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尤其是在孕早期(妊娠期前三月),更不能随便服用中药。此外,即使是治疗疾病也应尽量避免长期服用中药。
孕妇需禁用和慎用的中药,概括起来主要为活血化瘀药、凉血解毒药、行气祛风药、苦寒清热药。因此,除了具有这些功效的单味中药外,以下中成药孕妇也不宜使用。
理血类:凡是具有活血化瘀、理血通络、止血等功能的中成药,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脑血栓宁、云南白药、三七片等,孕妇应慎用。
清热类: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等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在怀孕早期服用可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则容易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容易引起孕妇流产。
祛风湿痹痛类: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主要功效的中成药,如虎骨木瓜丸,由于其中的牛膝具有活血作用,川乌药性辛热,因此容易引起胎儿发育障碍。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大小活络丸、天麻丸、虎骨追风酒、华佗再造丸、伤湿去痛膏等。抗栓再造丸中的大黄具有攻下作用,水蛭则能破血,因此孕妇应禁用。
泻下类:有润肠通便等作用的中成药,如十枣丸、舟车丸、麻仁丸、润肠丸等,有损胎气,容易引起孕妇流产。
消导类:有消食导滞、消痞化积作用的中成药,如槟榔四消丸、九制大黄丸、清胃中和丸、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有活血、行气、攻下之效,孕妇应慎用。
理气类:具有疏畅气机、降气行气之功效的中成药,如木香顺气丸、气滞胃痛冲剂、开胸顺气丸、十香止痛丸等,因下气破气、行气解郁力强而成为孕妇应慎用。
开窍类:具有开窍醒脑功效的中成药,如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安宫牛黄丸、行军散等,因含有麝香,孕妇用之易致堕胎。
驱虫类:具有驱虫、消积、止痛功能,能够驱除肠道寄生虫的中成药,如囊虫丸、驱虫片、化虫丸等,孕妇也不宜服用。
祛湿类:凡是治疗水肿、泄泻、痰饮、黄疸、淋浊、湿滞的中成药,如利胆排石片、胆石通、结石通等,因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功效,孕妇都不宜服用。
敛疮类:以解毒消肿、生机敛疮为主要功能的中成药,如祛腐生机散、疮疡膏等,都含有活血通经之品,而百灵膏、消核膏、百降丹中含剧毒药较多,这类中成药容易导致孕妇流产,因此孕妇应禁用。
小儿急性肠炎怎么用药?
小儿急性肠炎的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复方黄连素片、诺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如何用中药治疗小儿慢性鼻炎
治疗小儿慢性鼻炎可以考虑使用中药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脑、鹅不食草等药物。由于儿童用药需谨慎,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加重或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何用药治疗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医生可能会开具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由于蜂窝织炎通常需要由专业医生评估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宝宝皮肤红肿怎么办
宝宝皮肤红肿可以考虑皮肤护理、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膏、抗生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等方法来缓解。1.皮肤护理皮肤护理包括定期清洁、保湿及避免刺激物,如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洗剂。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皮肤红肿伴
如何选择宝宝的止咳妙方
在临床上可以选择宝宝止咳的小妙招,主要包括调整饮食、调整生活环境、口服药物、推拿按摩、雾化吸入等,建议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避免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