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就医进行血液学检查和铁代谢指标检测。

1.乏力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影响氧气运输和利用。铁参与血红素合成,当铁缺乏时,会导致能量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乏力。乏力感通常出现在身体各个部位,但以四肢最为明显。
2.面色苍白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铁含量降低,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无法满足机体需要,此时会出现皮肤黏膜苍白的现象。贫血导致血液中还原型血红蛋白量减少,使得皮肤和黏膜的颜色变浅,呈现苍白色。
3.头晕
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脑部供氧不足,出现头晕的症状。贫血导致血液循环系统功能减弱,大脑供血不足,所以会引起头晕的情况发生。
4.心悸
贫血状态下心脏代偿性加快心跳次数增加,以弥补血液携氧量低而引起的供氧不足,从而诱发心悸的发生。贫血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为了提高血压和心排出量来保证组织灌注,会反射性地引起心动过速,从而引起心悸的感觉。
5.注意力不集中
贫血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思维迟钝、反应变慢,从而引发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贫血状态下的神经系统处于缺氧状态,可能会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影响信息传递,使人感到疲乏和注意力难以集中。
针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症状,可以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检测等明确诊断。补铁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如口服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颗粒等。建议调整饮食结构,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菠菜等,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