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后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瘙痒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这些症状以评估输血反应。

1.发热
输血时出现发热可能是由于患者在接受血液制品时身体对异体蛋白质产生免疫应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而引起的。当输血过程中发生发热时,通常会出现体温上升,可能伴有寒战或其他不适感。此时需要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
2.头痛
输血后出现头痛主要是因为输入的血液中含有抗原成分,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释放炎症因子,这些因子作用于神经系统,进而引发头痛的症状。头痛一般集中在头部两侧,有时可呈搏动性痛,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3.恶心
输注含有致敏红细胞的血液可能导致胃肠道平滑肌痉挛,进而引发恶心的感觉。恶心常伴随腹部不适,可能表现为干呕或实际呕吐。这是一种紧急情况,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4.呕吐
输血后出现呕吐是由于血液中存在过敏原物质,导致胃肠黏膜受到刺激,从而引发呕吐反射。呕吐物通常为消化道内容物,严重时可能会引起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5.瘙痒
输血后出现瘙痒可能是由于血液中的某些成分触发了患者的过敏反应,导致组胺等介质的释放,使皮肤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感到瘙痒。瘙痒多发生在四肢末端,如手指、脚趾等处,且难以忍受,可能伴随有皮疹或荨麻疹样改变。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输血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以及交叉配型试验。必要时,还可能需要进行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状况。治疗措施主要包括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可用于缓解发热,而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则可用于减轻恶心和呕吐。在输血前后,应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