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八大表现包括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脓毒症休克,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症状,如皮肤瘀点、瘀斑等,这些症状可能表明严重的感染,需紧急就医。

1.发热
当机体遭受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产生炎症反应。炎症细胞和组织损伤会产生内源性致热因子,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进而引发发热。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起始于下丘脑,然后通过神经通路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身体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
2.寒战
由于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其产生的毒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会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出现寒战的现象。此症状常伴随发热出现,感觉冷可能是身体为升高体温所做的生理反应。
3.头痛
当颅内压增高时,会引起脑膜充血和水肿,刺激三叉神经,从而引起疼痛。此外,颅内高压还可能导致脑血管扩张,进一步加重头痛。头痛可能位于前额、枕部或整个头部,有时可呈搏动性痛。
4.恶心呕吐
当败血症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引发恶心呕吐的症状。这些不适感可能源于胃肠道痉挛或化学感受器触发了呕吐反射。
5.脓毒症休克
脓毒症休克是严重全身感染的并发症,由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过度激活导致毛细血管渗漏、心肌抑制等多器官损害。脓毒症休克通常发生在重症感染的基础上,表现为血压下降、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可以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降钙素原测定等检查以评估感染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如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药物控制感染。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需注意避免诱发新的感染或加重原有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