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包括寒战、发热、头痛、腰痛和恶心,这些症状通常在输血开始后不久出现,如果观察到这些症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并停止输血。

1.寒战
输血溶血反应中红细胞破坏加速,释放出大量含铁血黄素和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会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寒战。寒战通常起源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但也可能涉及全身各个部位。
2.发热
由于输入的异型血中红细胞凝集、破坏,释放出大量的致热原,这些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产热大于散热。发热一般出现在体温调定点上升后,此时体温调节中枢会通过增加散热来降低体温,如出汗等。
3.头痛
输血溶血反应时,红细胞被破坏会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这些废物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痛的发生。此外,炎症反应也可能会引起血管扩张和颅内压增高,进一步加重头痛的症状。头痛通常位于头部两侧,但也可能是局部化的,疼痛程度可轻可重。
4.腰痛
当患者发生输血溶血反应时,会导致血液内的炎症因子增多,这些炎症因子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腰部,从而引发腰痛的情况发生。腰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有时还伴有放射性疼痛,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日常活动。
5.恶心
输血溶血反应会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这些介质会刺激胃肠道平滑肌,导致恶心呕吐的现象发生。恶心常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且可能有腹部不适感。
针对输血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可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血生化检查以评估溶血的程度。治疗措施包括立即停止不相容的输血并启动补液治疗,重症病例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在输血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输血速度,避免过快,同时监测受血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对于存在溶血风险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血液供应的安全性和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