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血常规表现包括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红细胞体积减小、白细胞计数增高以及血小板计数正常或轻度减低,这些异常结果可能表明存在营养缺乏或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1.红细胞计数减少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导致DNA合成障碍,影响红系祖细胞增殖和成熟,从而影响红细胞生成。红细胞计数减少意味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范围,这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引发乏力、皮肤苍白等症状。
2.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受损,红细胞生成不足,进而导致血红蛋白数量减少。血红蛋白浓度降低通常会引起贫血,使血液无法有效地携带氧气到身体各处,引起呼吸困难、心悸等不适症状。
3.红细胞体积减小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体积减小是因为DNA合成受阻,影响了核糖体的功能,导致蛋白质合成不足,进而影响红细胞的形态和大小。这种情况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此时红细胞体积缩小,但总数量可能增加,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4.白细胞计数增高
巨幼细胞性贫血时,体内炎症反应可能会刺激白细胞释放,导致其计数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能表明机体处于感染状态,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如应激、外伤等。
5.血小板计数正常或轻度减低
巨幼细胞性贫血状态下,血小板的生成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轻微减少的情况。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评估出血风险。
针对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血常规异常,建议进行血生化检测以评估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治疗措施包括补充相应的大剂量叶酸和维生素B12。患者要保持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同时避免酗酒,因为酒精可能干扰叶酸的吸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