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疫情期间白血病发热可能是由于感染、药物刺激、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若患者在疫情期间没有做好自身防护措施,且抵抗力较低时,则可能会出现病毒感染的情况,从而引起发热的现象发生。此时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特殊处理,一般通过适当休息可逐渐缓解。
二、病理因素
1.感染:当病毒或细菌侵入机体后,会导致体内产生炎症反应,而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力通常比较低,所以更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影响,从而诱发感染情况。一旦发病就会造成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影响,致使体温调节点上升引发发热症状发生。如果发热温度不高,精神状态良好,可以先观察不予处理,注意加强护理,清淡饮食,适量饮水。但如果发热时间较长或者温度较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退热药进行降温。
2.药物刺激:若白血病患者本身病情较严重,需要长期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病情进展,如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等。但由于抗生素药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会对胃肠道黏膜造成损伤,甚至还会使致热原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引起发热现象。此时可通过温水擦拭以及贴退热贴等方式改善,若效果不佳则需停药并及时告知医生。
3.免疫系统异常:因为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会抑制正常的细胞生成,从而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当身体接触到病毒或细菌时,则容易受到感染。当病毒或细菌侵袭人体后,会引起内源性热源增加,从而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紊乱,表现为发热的症状。若发热持续不退,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热镇痛药来帮助降低体温。
此外,也不排除与肿瘤因子有关,因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和积累,会使正常的骨髓造血受抑制,从而导致机体缺乏营养物质供应,进而引起乏力、消瘦等症状。若期间并发了其他并发症,则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而导致发热。若确诊为此原因所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化疗药物,比如盐酸伊立替康片等。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粤北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 淋巴瘤血液内科(儿童肿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