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多发性骨髓瘤易被误诊的几个原因

   多发性骨髓瘤为发生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浆细胞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年发病率有增高及发病年龄提前趋势。但很多朋友甚至是很多医务人员对其认识远远不够,由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特别容易漏诊和误诊,从而延误治疗。

   腰痛、腿痛、全身骨头痛……这对很多老人来说是常事,然而这种现象的背后有时却可能预示着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多发性骨髓瘤。为了能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39健康网小编整理了多发性骨髓瘤容易误诊的五个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骨痛在大多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是首发和突出的临床表现,因骨髓瘤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激活破骨细胞,造成骨质疏松,溶骨病变。骨痛常见于腰骶、胸背部,早期与骨髓瘤细胞浸润、骨质疏松有关,程度不重,可自发暂时缓解,最易被误诊为椎间盘突出骨科疾病。

   2、多发性骨髓瘤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轻链从肾小球滤过并沉积于肾小管内,引起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加之高血钙、高粘滞血症,淀粉样变以及骨髓瘤细胞浸润肾脏等,肾脏损害和肾功能障碍常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并发症及早期表现。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约半数患者可发生肾功能不全,而被误诊为肾脏疾病。

   3、由于骨髓瘤细胞恶性增生、浸润排挤了正常的造血组织,影响了造血功能以及肾功能损害,大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贫血,早期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纳差头晕等贫血症状首发常被误诊为贫血;

   4、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血小板减少,以及大量免疫球蛋白影响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易引起出血,从而误诊为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多免疫功能低下易误诊为感染性疾病,由于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减少,B、T淋巴发育缺陷导致免疫缺陷,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患者反复感染,特别容易发生老年肺炎及呼吸、泌尿系统疾病而误诊。

   5、多合并高粘滞血症,导致微循环障碍、贫血及瘤细胞的浸润,特别是瘤细胞分泌的大量轻链沉淀于心肌或中枢神经系统中导致的淀粉样变性,常被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当老年人出现以下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不明原因骨痛或病理性骨折,特别是查体有骨压痛,扁骨有肿块者;不明原因的肾功能损害蛋白尿、氮质血症、贫血与肾功能衰竭程度不相平行;原因不明的贫血伴骨痛;反复出现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经抗感染治疗无效,尤其是合并贫血、血沉增快者,就要警惕多发性骨髓瘤,及时到血液科检查。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唐爱凤)

2012-07-18 02:14:00浏览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人为什么会抑郁焦虑
老年人抑郁焦虑,可能与社会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性格因素、躯体疾病、精神疾病等原因有关。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社会功能也在逐渐衰退,如果长期处于不适宜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出现抑郁焦虑的情况。建议老年人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有助于舒缓心情,改善抑郁焦虑的情况。必要时,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治疗。2、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激素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分泌减少,从而出现抑郁焦虑的情况。建议老年人平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等,可以促进大脑多巴胺的分泌,有助于改善抑郁焦虑的情况。3、性格因素如果老年人本身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或者是在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可能会导致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出现抑郁焦虑的情况。建议老年人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如爬山、游泳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治疗。4、躯体疾病如果老年人本身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等躯体疾病,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从而出现抑郁焦虑的情况。建议老年人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格列齐特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慢跑、爬山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5、精神疾病如果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分泌紊乱,从而出现抑郁焦虑的情况。建议老年人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可以适当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蔬菜粥等。建议老年人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熬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免加重病情。如果老年人出现抑郁焦虑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具体原因后进行对症治疗。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抑郁症老了会不会得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通常是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患有抑郁症,老了是否可能不会得阿尔茨海默病,也可能会得阿尔茨海默病,还需要根据相关情况进行综合考虑。1、可能不会得抑郁症属于心理方面疾病,多考虑是不良情绪或受到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引起的,患者一般会出现反应迟钝、认知功能损害、失眠多梦等现象。如果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从而使病情得到了控制,此时可能不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组织,也就不会出现阿尔茨海默病。建议患者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治疗。2、可能会得由于阿尔茨海默病属于神经方面疾病,通常发生在老年人的身上,通常是指中枢神经组织发生了退行性改变。如果患者在患有抑郁症期间,没有及时有效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组织造成严重刺激,因此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概率。如果确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司来吉兰片、盐酸美金刚片等药物治疗,严重时还可以采取脑深部电刺激疗法进行缓解,有助于病情的后期好转。患者在平时生活中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不要给自己施加过大的压力,也需要定期复查。如果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病,建议外出时要有家属陪同,以免出现走丢等现象。
李则挚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老年人中度抑郁症怎么治疗最好
老年人中度抑郁症并没有最好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运动疗法、饮食调理等方式进行改善。 1、药物治疗 老年人中度抑郁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抑郁的作用。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2、物理治疗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改良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等方式进行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3、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心理教育干预、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焦虑抑郁循环治疗等方法,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达到改善病情的作用。 4、运动疗法 老年人中度抑郁症还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可以促进大脑多巴胺的分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抑郁的症状。 5、饮食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避免频繁生气,也要避免过度紧张,以免使抑郁症的症状加重。此外,患者也可以适当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苹果、香蕉、菠菜等,对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若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家属及时带老人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