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急性血小板减少有哪些症状

  急性血小板减少有哪些症状呢?这是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急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这一点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那么急性血小板减少有哪些症状呢?下面我们来听听专家的介绍吧。

  1、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颅内出血少见,脾脏常不肿大。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

  2、常见于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

  3、一般说来,急性血小板减少症起病急促,可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紫癜症状,甚至大片瘀斑和血肿,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可有血泡。

  4、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

  急性血小板减少有哪些症状,以上专家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了。专家提醒,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的到医院就医,以免耽误了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最佳时机。

(责任编辑:严毓芳)

2011-10-11 01:31:00浏览6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双国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全身酸痛、关节痛、头痛如何缓解
全身酸痛、关节痛、头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一般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热敷冷敷、药物治疗等方式来缓解不适。1.卧床休息首先,出现全身酸痛、关节痛、头痛的症状时,卧床休息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缓解方式,该方式不仅可以让身体的肌肉和关节得到充分的放松。同时,也有助于减轻过度劳累或精神压力等原因引发的头痛症状。2.热敷冷敷其次,对于关节痛的症状,热敷通常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和关节周围的组织,缓解因炎症或劳损引起的疼痛。而对于头痛,尤其是因血管扩张引起的头痛,冷敷可能会有所帮助。将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额头或颈部,可以通过收缩血管来缓解头痛。但需要注意的是,热敷和冷敷的时间不宜过长,且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局部皮肤烫伤或冻伤。3.药物治疗最后,若患者疼痛症状较重,或经过上述处理方式后症状无缓解,此时则应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包括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钠等,该类药物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降低痛觉感受器的敏感度,以此来达到镇痛的效果。常用的肌肉松弛剂有乙哌立松、氯唑沙宗等,此类药物则是作用于脊髓部位,通过抑制神经元活性来减少疼痛的放射,对于过度疲劳或外伤等原因引起的肌肉酸痛、关节痛等症状,常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此外,患者平时还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并注意均衡饮食、劳逸结合。同时,建议患者积极明确引发上述不适症状具体原因,以排除可能潜在的其他问题。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喉咙疼、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吃什么药
喉咙疼、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通常需要明确具体致病原因后,再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药物、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等进行治疗。1.抗生素药物首先,喉咙疼、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有关。此时,患者应遵医嘱使用头孢唑林、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头孢唑林和阿莫西林都属于广谱抗生素,也都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来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通常需要慎用上述药物。2.抗病毒药物其次,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也可能会导致上述不适症状。此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主要用于治疗流感病毒感染,通过抑制病毒在体内扩散,来起到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的作用,但不建议1岁以下儿童使用。而利巴韦林属于广谱抗病毒药物,常通过阻断病毒复制,来起到改善咽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的作用,但孕妇禁用此药。3.解热镇痛药此外,患者除了需要对因治疗外,也可针对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的症状,遵医嘱进行对症治疗。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两种药物都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释放,来达到解热镇痛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双氯芬酸钠禁用于12月龄以内的婴儿,塞来昔布也不适用于孕妇及18岁以下的儿童。此外,建议患者卧床休息、规律作息,并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身体受凉加重不适症状。同时,患者还应积极完善血常规、痰培养等检查,明确具体致病原种类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张双国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30岁总感觉身体没劲、乏力是怎么回事
30岁总感觉身体没劲、乏力,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1.睡眠不足首先,睡眠不足是导致身体乏力的常见原因之一。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以保证精力和体力的正常恢复。如果长期睡眠不足,身体会处于疲劳状态,导致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全身乏力等问题出现。建议日常生活中注意规律作息,可通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来帮助入眠,并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设备。2.营养不良其次,营养不良也是导致身体乏力的因素之一,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缺乏铁元素引发的贫血,常会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而B族维生素缺乏,则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最终导致患者出现疲惫无力的症状。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3.缺乏运动最后,缺乏运动会使身体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下降,导致身体出现易疲劳的问题。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从而让身体更有活力。如果长期久坐不动,身体的能量消耗减少,肌肉可能会逐渐萎缩,导致全身无力的问题出现。建议结合自身情况,适当进行快走、慢跑、游泳等户外运动,以此来辅助增强体质。此外,患者平时还应注意积极调整心态,避免自身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同时,建议患者定期进行体检,以发现其他可能潜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问题遵医嘱进行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