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血液疾病 > 白血病

血癌的治疗应该注意的事项

举报/反馈
2011-06-04 02:27:00凤凰中医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被完全认识,治疗效果(尤其是远期疗效)尚不够满意,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多年来,血液病医务工作者做了大量努力,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骨髓移植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一定效果。但在有关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复发以延长生存期及防治耐药等一系列问题上,仍是临床治疗上的难点。

  

  (一)积极预防急性白血病的发生

  由于急性白血病发病机理复杂,目前认为其发病与物理、化学、遗传和生物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近来对是否由于病毒致病成为研究热点。医疗界正在消除病因,预防白血病发生上下功夫。

  目前已证实从鸡、小鼠、猫、牛和长臂猿等动物中的自发性白血病组织里,可分离出白血病逆转录病毒,1978年日本分离出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加强锻炼身体,增加抗病能力,预防病毒非常重要。中医在抗病毒方面有优势,一旦发生病毒感染,即予中医中药治疗为主。

  某些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的可能,尤其是苯及其衍生物,对造血组织有损伤,可引发白血病;有些药物如用氯霉素、乙双吗啉、双酮嗪等可致白血病发生;细胞毒药物如烷化剂等可引起继发性白血病。针对上述诱发因素,要积极加以预防,减少使用有毒化学物质的染发剂及化妆品,尤其是过敏体质及有皮损者尤应避免应用;加强劳动保护,改变污染环境,如在制鞋业中,防护措施很重要,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接触,以免诱发本病。

  对接触放射性物质及苯等化学物品者,应加强劳动保护,定期检查血象。

  现已证实,某些药物可引起白血病,如磺胺类药、保泰松、氯霉素等,甚至某些抗肿瘤药物本身也可引起白血病,在服用此类药时,均应慎重,急性白血病病情凶险,进展较快,变化多端,合并症多,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如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感染、出血等对于急性白血病的预关系密切。

  中医预防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外宜防御毒邪侵害,尽量避免热毒、温毒、秽浊不洁之水源、污染腐败之食物、电离辐射、药毒损伤。注意环境卫生,适应环境变化。内在精神情志因素对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房事不节,疲劳过度都可损耗精气,正气受损则邪气易于侵凌。因此,劳逸适度,节制房事,起居有常,才能有效地防止白血病的发生。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忌食辛辣肥甘之品,少进生冷之物,食疗是白血病的重要支持疗法之一。白血病患者宜多休息,少操劳,舒畅情志,减轻心理负担及克服悲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本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二)防治白血病耐药问题

  急性白血病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是导致治疗失败主要原因,是当前最难解的问题之一。

  如何防治逆转多药耐药是提高疗效关键所在,西医学在临床上常采用离子拮抗剂(如异搏定)、环胞素A等单用或联合应用有一定逆转效果,静脉给药效佳但毒副作用大,限制了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是临床较为实用、有效的办法,中西药物联合应用,多药交替序贯治疗,大剂量冲击治疗等方法可施用于临床,有望克服耐药,进一步提高疗效。

  (三)减少白血病缓解后的复发

  急性白血病患者缓解后,部分病人难以避免发生临床复发,这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大问题,如何防治复发,延长生存期是治疗上的一大难点。

  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防治。首先是树立患者的信心,克服心理障碍,从精神上战胜疾病;鼓励坚持

  治疗,这是争取持续缓解,防治复发,延长生存期的基础。但因患者的经济条件有限,对本病的认识上存在缺陷,临床上易受到轻视。

  即便是坚持了正规治疗,一部分患者亦难免复发,此与患者的生物学特性、体内残存的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有密切相关,前者的改变有待基因治疗的研制成功,广泛应用于临床,可望从根本上消除疾病,防止复发;从消灭微小残留病着手,以克服复发,针对缓解后的患者常伴有气阴两虚的证候,予以益气养阴的药物,有扶正祛邪、杀灭残留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有一定防治复发作用;予以间断服用一些中药解毒药物以进一步清其余毒,杀灭残留邪气,在一定程度上对有些类型白血病可望达到攻克。

  (四)预防慢性白血病急性变的发生

  慢粒白血病国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部分病人难以避免复发、急变而造成多脏器衰竭、感染、出血死亡。然而在如何延长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及预防慢性白血病的急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点。

  在目前慢粒病人难以治愈的情况下,慢性期的长短关系到患者的生存期。慢性期越长,其生存期就越长。慢性白血病约经过3—5年不等的时间,相当一部分患者难以避免的要发生急性变,一旦急变,治疗难度加大,其生存期明显缩短,预后不良。如何预防其急变、延长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是临床上棘手之处。我们认为采取以下措施对延长生存期防止急变有一定的效果。

  1.强调早期发现、及时确诊,尽快得到治疗是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基础。通过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凡疑有迹象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周围血象检查作为一般常规检查应广泛开展,使血常规检查成为早期发现的基本手段。

  2.在慢性期阶段,不宜采取过于激进的治疗方法,如联合化疗等,易促使发生急性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而加以避免;在慢性期要随时注意病情之变化,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治;西医予以诱导分化的维甲酸等药物治疗有可能延缓急变的发生。在慢性期以中医扶正祛邪兼施之法为主治疗,解毒活血以祛邪,益气养阴以扶正。在疾病缓解后亦应维持治疗,进一步扶正以清其余毒,防止反复,有利于稳定病情;必要时结合干扰素的治疗,可从遗传学角度获得缓解,对延长生存期的确有益;有条件者在慢性期骨髓移植,有希望得以长期病生存乃至有治愈可能,但毒副作用及骨髓来源的困难、昂贵的经济负担等方面因素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有其局限性。

  3。发生急变后,宜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施治,中医从毒蕴血瘀角度辨治,因毒蕴日久,血瘀不化,郁而炽盛,泛发而致,宜解其毒、化其瘀,可达祛邪治病之效,西医学宜重病轻取,予以适量的化疗,积极配合支持疗法治疗,以期带病生存为宜。

  慢性白血病的中医治疗仍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为基本原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白血病确能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走中西医结合道路是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充分发挥辨证论治的特长,立足于整体,重视局部,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既注意到标本缓急,又要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根据白血病不同阶段,不同症候,不同表现进行灵活的辨证论治。

  (五)生活饮食要注意调理

  首先要注意生活起居调整,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注意气候的影响,特别是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剧烈,应及时增添衣被,防病毒侵袭机体而诱发本病。

  避免接触某些毒物,含苯染发剂及其它含苯制剂,某些药物要慎用如保泰松、氯霉素喹、苯妥英钠、优痛、卡巴胂等。

  在白血病治疗期间,应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向上,使机体处于良好状态,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对接触放射物质及苯等化学品者,应加强劳动保护,定期检查血象。应用可能导致白血病的药物如细胞毒药物,氯霉素等要慎重。慢粒和慢淋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预后较差,因此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旦发病,要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要做到调情志,慎起居,避风寒,积极参加锻炼。

  其次要注意饮食调理:

  在化疗中,忌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临床缓解后,药膳疗法常以补益肾为主,包含可食用鸡蛋、排骨、鲤鱼汤、猪肚等,以增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可以作为饮食治疗的药物与食物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芡实、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紫河车、黄精、麦门冬、莲子肉、乳鸽乌鸡甲鱼。针对白血病的各种临床表现,选用有助于抗贫血、抗出血、退热、消除淋巴结肿大的食品。抗贫血可用猪肝、香蕈、芝麻、蜂乳、黄鱼、生、海参、鲍鱼鱼翅等;抗出血可用鲛鱼、木、香菇、金针菜、蘑菇、葡萄、藕、荠菜等;发热可用豆豉、白、干冬、白果、李子、绿豆、大蒜、龟、紫菜等;淋巴结肿大可用芋艿、荔枝、羊肚、牡蛎、文蛤、百合、荸荠海蜇等。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来慧丽 实习编辑:凌丽屏)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