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什么是紫癜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是肾炎中的一种,是因为紫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引起肾脏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紫癜性肾炎从细胞学上看: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紫癜没有控制好,自身免疫力下降,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和系膜区,从而损害了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正常功能,促进系膜细胞增生,加速肾小球硬化的速度,减少肾小球的滤过面积,导致阻挡蛋白、红细胞漏出的功能下降,在临床上会出现pro或是bld的出现。在临床上,紫癜性肾炎分为下面6种:

  1、轻型紫癜性肾炎

  轻型紫癜性肾炎一般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肉眼或镜下血尿,轻重不等,持续或反复发作,同时伴有程度不等的蛋白尿。一般无水肿以及高血压,肾功能正常,病理多为轻微病变或局灶节段性系膜增生病变,一般来说经过积极治疗此型紫癜性肾炎预后较好。

什么是紫癜性肾炎?

  2、急性肾炎综合型(紫癜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急性肾炎综合型,此型起病时似急性肾炎,但血c3不降低,iga不升高,病理多为局灶节段性或弥漫系膜增生病变。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以及尿异常,程度较轻,少尿不明显,血尿迁延较一般急性肾炎久。一般来说此型相对于轻型过敏性紫癜肾炎预后较差,但是此型也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预后差别也较大。

  3、肾病综合征型的紫癜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患者具有肾病综合征的四大特点,即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尿,以及肾功能下降,病理表现为弥漫增生性肾炎伴不同程度的新月体形成,预后不良。

  4、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型:

  起病急,早期即有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明显。病理改变多呈新月体肾炎,预后差,多死于肾功能不全。但此型较少见。

  5、慢性肾炎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

  起病缓慢,紫癜消退后肾损害持久存在,同时也常伴有肾功能消退,病理呈系膜弥漫增生型改变,可伴肾小球硬化或新月体形成,慢性肾炎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预后较差。

  6、慢性肾功能不全型紫癜性肾炎

  慢性肾功能不全多由病情迁延所致,为紫癜性肾炎中预后最差的类型。

  影响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预后的主要因素有:

  ①紫癜肾炎患者年龄:儿童患者预后较好,成年起病的患者预后较差;

  ②紫癜性肾炎损害临床表现: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及伴有高血压者预后较差;

  ③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改变:肾脏病理改变越重,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可能性越大。

  紫癜性肾炎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可做透析及肾移植治疗,但偶有报告移植肾本病复发,甚至复发率可达到40%。特别当皮肤及胃肠道呈活动性病变者容易出现移植后肾炎复发。

  如果紫癜性肾炎患者的蛋白丢失过多,亦可出现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如果血尿、蛋白尿长期持续存在,亦可伴有肾功能减退,最后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过敏性紫癜肾炎预后

  过敏性紫癜肾炎为一自限性疾病,有自然恢复的趋势,但因病情轻重不一,预后各家报道不一。本病预后与年龄、临床表现型别及肾组织学改变有关。小儿较年长儿童易完全恢复,对于成人患者预后的看法不一,一般认为成人预后较差,尤其是老年、起病为肾炎综合征者、或持续性肾病综合征者预后较差。肾脏病理改变程度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

  现认为肾小球新月体发生的比率是一个最重要的预后指标,Balow总结近200名患者病理资料后指出,肾小球新月体数目少于50%的患者,随访3年中肾功能无改变,而50%~75%新月体组约30%、多于75%新月体组约70%患者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病理Ⅰ、Ⅱ、Ⅲa预后较Ⅲb、Ⅳ、Ⅴ好。

  预防

  首先应避免接触诱发本病的各种“不正之气”,避免鱼、虾、蟹、花粉、牛乳等可能诱发过敏的饮食。其次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注意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患病后要卧床休息,避免烦劳过度,忌食烟酒。饮食宜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对于尿血患者,应忌食辛辣、香燥刺激物及海鲜和发物如公鸡、海鱼、牛肉、羊肉、鹅等,以免助热化火加重病情。尿蛋白多者,应注意不过多食用高蛋白饮食,以防虚不受补。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陈衍)

2011-01-03 02:32:00浏览10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