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度治疗问题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液科的一种常见病。以血小板明显减少、皮肤粘膜甚至脏器出血为主要表现,目前治疗多以免疫抑制治疗为主。但是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能碰到这种患者,一定要追求血小板提高到正常人的水平,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一线治疗:糖皮质激素;

  二线治疗:脾脏切除;

  紧急治疗:输注血小板,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

  其他治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硫唑嘌呤,达那唑,环孢素A,霉酚酸脂(骁悉),大剂量维生素C,美罗华(CD20单克隆抗体),血浆置换等。

  临床经常发现,许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虽经多种方法治疗,血小板数值仍达不到正常,患者也认为血小板数必须在100×109(10万)以上,尤其一些用激素有效的,大剂量用激素,血小板就可正常,激素一减量,血小板就降至正常以下,患者就很着急。

  大剂量用激素,副作用较大,有些患者甚至不能耐受,而自行停药或快速减量,造成血小板忽上忽下,很不稳定,反而更易耐药,疗效更差。其实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危害是出血,轻则皮肤粘膜出血,重则内脏出血。而我们的治疗目的能使血小板维持在安全水平,即不出血就可以,而不必单纯追求血小板数值达正常。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ITP主要问题也是出血。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只要患者不出血不就行了么?不过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就可以了么,为什么一定要将血小板提高到正常能?可能有患者会问,如果能提高到正常水平,为什么不呢?

  这里面就有一个医生和患者之间认识不一致的问题。哪种认识正确呢?无疑,医生是正确的,如果某个医生一定要将你的血小板提高到正常水平,而不断地加大剂量或者长期大剂量应用强的松、美卓乐等药物,也是不对的。

  患者要求将血小板提高到正常水平,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对某些患者,这可能需要增加强的松的剂量,或者长期较大剂量来维持,由此带来的副作用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如因患者抵抗力降低而导致的感染、长期应用皮质激素而导致的水肿,出现满月脸和水牛腰、面部痤疮、甚至骨质疏松和股骨头坏死,而所有这些副作用的危害远远大于血小板降低。这是典型的过度医疗带来的危害。

  那么治疗ITP其疗效的标准是什么呢?

  应该有3个层面,第一,血小板正常,这是最好的;第二血小板达不到正常要求,但也能保持5万左右,不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这也可以接受;第三,血小板明显偏低,在1万左右,可能部分限制患者的生活,比如不能从事剧烈的运动等等。最后这一点是患者常常耿耿于怀的。

  问题是这类患者一般都在持续服用2-4片的强的松,增大剂量也许会提高血小板,但是他们没想到,由此带来的副作用危害更大,这时,医生有责任向患者说明情况,帮助促使他们理解治疗的目的,而不是迁就患者,无限制提高激素剂量达到提升血小板的目的。

  美国血液学会、英国血液学会标准化委员会以及中国关于ITP治疗专家共识中都明确提到,ITP最低治疗目标是不出血,而不是长期大剂量应用激素。这一点希望患者能够充分认识和理解,要认清过度医疗的危害。

(实习编辑:陈衍)

2010-11-29 00:45:00浏览30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于荣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来月经腿脚酸软无力怎么回事
月经期腿脚酸软无力可能是由经前期综合征、痛经、失血过多导致。 1、经前期综合征 经前期综合征是育龄妇女在月经前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如出现疲劳乏力、急躁、乳房胀痛、四肢肿胀、腹胀不适等,症状最晚在月经来潮后4天会消失。患者需要调整生活作息,加强体育锻炼,改善饮食营养。此外还需对症治疗,如通过补充适当的钙、镁,以缓解下肢水肿、四肢无力的症状。 2、痛经 月经期间由于盆腔充血,会造成下肢静脉淤血,小腿的血液回流慢,会导致腿脚酸软无力、腰部胀痛等痛经症状出现。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慢走、热敷腿部来缓解腿脚酸软无力的症状。疼痛严重的,可以服用非甾体类的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来缓解。此种情况常在月经来潮前几天出现,月经结束后缓解。患者可口服中药调理或预防性口服止痛药。 3、失血过多 如果患者月经期阴道出血过多,可造成下肢的血液供应减少,导致月经期腿脚酸软无力的症状发生。此时,需要积极休息,补充营养丰富的汤如红枣枸杞汤、猪肝汤等。此外,出血过多造成贫血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补铁药物如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硫酸亚铁分散片等。 在月经期可以减少盐、糖、酒精的摄入,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比如瘦肉、鸡汤、鱼类、新鲜的瓜果、蔬菜等。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女人冬天腿脚冰凉有什么治愈办法
女人冬天腿脚冰凉的治愈办法一般包括食物调理、药物调理、生活方式调整来改善。1、食物调理女人在冬天出现腿脚发凉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身体阳虚、气血亏虚导致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食用羊肉、桂圆、大枣、核桃、龙眼等温热性的食物,可以补充身体阳气,有助于改善腿脚发凉的症状。2、药物调理如果食物调理的效果不明显,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其中附子理中丸主要是由附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组成,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对于治疗脾胃虚寒有较好的效果。金匮肾气丸主要是由地黄、山药、桂枝、牛膝、车前子、牡丹皮、泽泻、附子、桂枝组成,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右归丸主要是由熟地黄、炮附片、肉桂、山药、酒茱萸、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的功效。3、生活方式调整女人在冬天要注意腿脚的保暖,在饮食上还需注意不要吃过于生冷的食物,可以适当地吃一些羊肉、牛肉、韭菜、生姜、桂圆等食物,有助于改善腿脚发凉的症状。除以上治疗外,女人冬天腿脚发凉还可以通过泡脚、艾灸、足底按摩等方式进行调理。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许鸿智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甲
适合膝盖不好人群的十种运动是什么
临床上不存在适合膝盖不好人群的十种运动的说法,一般建议膝盖不好的患者可以进行打太极拳、游泳、散步、椭圆机运动、平板支撑等运动。 1、打太极拳 打太极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增强膝盖的灵活性,从而改善膝盖不好的情况。但患者要注意在打太极拳时要注意动作轻缓,避免用力过猛,以免导致膝盖出现再次损伤。 2、游泳 游泳是一种全身肌肉协调运动,能够锻炼关节的灵活性,而且对膝盖的影响比较小,一般不会导致膝盖损伤。但是在游泳之前需要先热身,以免导致膝盖出现疼痛的情况。 3、散步 散步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够加快身体的血液循环,同时也能够提高膝盖的肌肉力量,因而不会对膝盖造成损伤。但是患者需要注意时间,不建议长时间进行散步。 4、椭圆机运动 椭圆机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而且膝盖的活动范围也比较小,适合膝盖不好的患者。建议患者每天可以进行40分钟左右的椭圆机运动。 5、平板支撑 平板支撑也是一种常见的健身运动,在锻炼过程中能够增强大腿前侧和后侧的肌肉力量,同时也可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对于膝盖不好的人群是比较适合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保持正确的姿势,以免引起不适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苹果、牛奶、鸡蛋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利于膝盖功能恢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施慧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胃不好饭后多久可以运动
胃不好的患者饭后多久可以运动,需要根据运动的类型进行判断,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瑜伽等。1、散步如果患者是进行散步等比较轻缓的运动,一般在饭后1小时左右可以进行。因为散步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2、慢跑如果患者是进行慢跑等运动,一般在饭后2小时左右可以进行。因为慢跑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3、打太极拳如果患者是进行打太极拳等比较舒缓的运动,一般在饭后1小时左右可以进行。因为打太极拳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4、瑜伽如果患者是进行瑜伽等比较舒缓的运动,一般在饭后2小时左右可以进行。因为瑜伽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5、其他运动除上述运动外,患者还可以进行游泳、骑自行车、跳绳、打羽毛球等运动。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进行运动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适当运动可以促进患者胃肠的蠕动,也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善胃不好的情况,但患者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如果胃不好的患者在运动后出现不适症状,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凌钦杰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胸椎不好做什么运动可以改善
胸椎不好的患者可以做扩胸运动、游泳、平板支撑、慢跑和步行、仰卧起坐等运动来改善。 1、扩胸运动 扩胸运动能够使胸椎的稳定性增加,还可以增强胸部肌肉的力量,对于改善胸椎不好有一定的帮助。患者可以将双手向前伸展,与肩平齐,然后用力向后伸展,直到极限为止,再向前屈曲,重复该动作,可缓解胸背部肌肉紧张。 2、游泳 游泳是一种全身肌肉协调的运动,能够使全身肌肉得到锻炼,也可以使胸椎部位的肌肉得到锻炼,从而改善胸椎不好的情况。 3、平板支撑 平板支撑是一种类似于俯卧撑的肌肉训练方法,能够使胸部、背部、腰部等部位的肌肉得到锻炼,还可以增强腹部、腿部等部位的肌肉,有助于改善胸椎不好引起的不适症状。 4、慢跑和步行 慢跑和步行是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健康。这些运动还可以帮助加强腿部力量、训练核心肌群,并减轻对胸椎的压力。患者可以选择适当的距离和速度进行这些运动。 5、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是一种常见的锻炼方法,能够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还可以锻炼腹部肌肉,有助于缓解胸椎不好引起的疼痛、酸胀等症状。但患者在做仰卧起坐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引起腰部疼痛症状。 运动时要注意适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另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
许鸿智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甲
颈椎不好做什么运动好
颈椎不好可以采取小燕飞、头颈屈伸、头颈旋转、打羽毛球、左右耸肩等运动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小燕飞 患者首先需要平躺于床上,然后将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双腿并拢弯曲,头部、双肘部及双脚同时用力向上抬起,使身体呈一条直线,保持数秒钟后缓慢放下。此动作能够锻炼颈部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因长时间低头造成的颈椎不适。对于轻度至中度的颈椎病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2.头颈屈伸 患者站立或坐位,头部尽量前倾,再向后仰,反复多次进行。此动作可增强颈部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颈椎压力,从而缓解颈椎疼痛等症状。 3.头颈旋转 患者头部先顺时针方向转动,再逆时针方向转动,每次转动幅度逐渐增加,重复多次。此动作可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提高颈椎稳定性,减少颈椎受到的压力,对预防和改善颈椎病有一定帮助。 4.打羽毛球 在打羽毛球时经常进行仰头以及左右旋转的活动,能使颈椎的活动力加强,能够加强颈部肌肉的力量,提升颈椎的稳定性。从而缓解颈型颈椎病症状。 5.左右耸肩 患者站直或坐下,放松肩膀,然后慢慢耸起双肩,持续几秒钟后再放松,重复多次。此动作可增强肩颈部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因长期不良姿势引起的颈椎不适。 建议定期进行上述运动,但应避免过度用力或突然扭转头部,以免加重颈椎负担。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高头昂首,以减少颈椎压力。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