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出血性疾病病人的饮食

  当人体的止血机能发生障碍时,可引起皮肤、粘膜和内脏的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即出血不止,凡是具有这种出血倾向的疾病均可称之为出血性疾病。

  根据引起出血的不同机制,出血性疾病可以分为三类:

  (1)血管因素异常:包括血管本身异常和血管外因素异常引起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维生素(维生素食品)C缺乏症、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即为血管本身异常所致。老年(老年食品)性紫癜、高胱氨酸尿症等即为血管外异常所致。

  (2)血小板异常:血小板数量改变和粘附、聚集、释放反应等功能障碍均可引起出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及血小板增多症等,均为血小板数量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无力症、巨型血小板病等为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3)凝血因子异常:包括先天性凝血因子和后天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两方面。如血友病甲(缺少Ⅷ因子)和血友病乙(缺少Ⅸ因子)均为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所致的出血大多为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

  出血性疾病病人的饮食

  (1)过敏性紫癜勿食致敏性食物

  如果是食物过敏引起的紫癜,则需要终生严格禁用这种食物。常见的过敏物质,动物性食物有鱼、虾、蟹、蛋、牛奶等,植物性食物有蚕豆、菠萝、植物花蕾等。要注意不可使用与过敏物质接触的炊具和餐具。

  (2)多食富含维生素C、K的食物

  维生素C是保护血管和降低血管通透性的必需物质,维生素K可增加凝血因子的水平,有利于凝血和止血,故应给于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维生素食品)C的食物有:新鲜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特别是西红柿、桔子、苹果(苹果食品)、鲜枣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有:菠菜、猪肝等。维生素C、维生素K均不耐高温, 故烹调时不宜高温和时间过长。必要时可将维生素C溶剂或片剂加入食物中食用。

  (3)充足的高蛋白饮食

  由于失血致使大量的蛋白质丧失,故需补充高蛋白质(蛋白质食品)的食物,如猪肝、鸡蛋、瘦肉、牛奶等。如果是出血多或严重贫血的病人,尚需补充富含造血原料食物和"补铁(铁食品)饮食"。

  (4)忌食辛辣食品,戒烟酒。

  (5)要注意避免进食粗糙、坚硬和对胃肠道有机械性刺激的食物,如带刺的鱼、带壳的蟹、带骨头的鸡、肉等,以免刺伤口腔粘膜和牙龈,引起或加重出血。

  血小板减少宜常吃藕

  藕是水莲科多年生草本(草本食品)植物莲的地下根茎,味甘平,无毒。藕节常作为凉血止血药物应用,吃藕的效用更为理想,可作为诸般血症的食物疗法。

  临床遇出血症病人出血过多者,除用止血药物以外,常取鲜藕500—1000克,洗净、捣烂、用纱布包,绞取藕汁1-2碗,代茶饮之,可加强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

  藕的食用方,多种多样.或作菜肴,或作蒸饼,可随各地的生活习惯而制作。还有藕粉,四季皆宜,可用作甜羹食用尤为方便。

(实习编辑:陈衍)

2010-11-12 02:02:00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