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龄儿童过度哭闹容易导致紫癜

  紫癜为红细胞渗出于血管外引起的皮肤黏膜改变,根据其发病机制可分为血小板减少性或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前者为血小板疾病,后者包括血管性紫癜、凝血障碍性疾病及其他一些临床综合征。由哭 闹憋气、剧烈呕吐咳嗽等用力后出现的紫癜,称为张力性紫癜,又称血管内压增高性紫癜,属于血管性或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张力性紫癜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静脉瘀血和重力作用造成。大都在儿童哭闹憋气、剧烈呕吐、咳嗽之后,由于过度用力,使上腔静脉压暂时性增高,血液回流受阻,静脉血瘀积,皮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甚至破裂,血液外渗。这种紫癜多发生于面、颈等组织疏松部位,形成针尖至小米粒大小的紫色瘀点,不高出皮肤,无炎症反应,压之不褪色。

  预防张力性紫癜,一方面要及时治疗原发病,另一方面要防止小儿哭闹憋气、剧烈呕吐、咳嗽及过度用力等。在治疗上可使用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一般治疗一周左右瘀点即可消退。

(实习编辑:邝丽琼)

2010-09-24 00:00:00浏览10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