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白血病临床化疗时间怎安排

  40年代以前,白血病被认为是“不治之症”。诊断后除了输血等支持疗法外,一般无其他特殊治疗。进入70年代,在综合支持疗法的基础上,采取联合化疗、免疫治疗、细胞生长因子与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医治疗等有计划地科学综合疗法,使患者缓解率明显提高,缓解期、生存期,特别是无症状存活期延长,相当一部分病人长期存活,甚至治愈。

  一般而言不同肿瘤的化疗时间及治疗间隔时间各有不同。这些都是经过许多医师几十年反复比较积累的结果,而不是随意设置的。因而在临床上,医师都遵循这些方案,病人更要听从医师的指导,配合医师,定期治疗,以免延误时机。

  那么,白血病的化疗时间如何设定?

  (一)疗程

  疗程由肿瘤细胞增殖周期时间的长短来确定。一般主张连续用药以超过2个以上肿瘤细胞增殖周期或2个以上肿瘤倍增时间为一个疗程。这样在第一个周期内没有被杀灭的肿瘤细胞可在第二个,第三个周期内被杀伤。急性白血病一般7天为一疗程,5天则疗效不如7天。

  (二)疗程间隔时间

  疗程间隔时间的长短,应以药物毒性作用基本消失,机体正常功能基本得到恢复,而被杀伤的肿瘤细胞尚未得到修复,这样一个时间为最佳时间。急性白血病一般间隔3周左右。倘若病情已基本控制而血象尚未完全恢复时,间隔时间可相应延长;而若病情发展,血象已经基本恢复时,间隔时间可相应缩短。

  近年来使用间歇疗法可用较长的药物剂量,从而对肿瘤细胞有较大的选择性杀伤。更重要的是在两个疗程中间的2—3周的间歇,有利于正常细胞的恢复,为下一个疗程做好准备。间歇疗法还有助于用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三)短期间歇疗程

  适于生长比率较大、倍增时间较短的癌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等。一般连续给药7—14天(相当于肿瘤细胞12个增殖周期)为一疗程,间隔23周(14—21天)后进行第二疗程。如在1—2个疗程后无明显疗效,则须更换药物,如有效则反复用药4—6个疗程,常可获得较长时间的缓解,甚至达到治愈。

  这种疗法的药物毒性反应较大,但对生长迅速的肿瘤,在抗肿瘤药物的强烈冲击下,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仍值得临床提倡。但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毒性反应,常需使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和输血等支持疗法,帮助病人渡过骨髓抑制危险期、严重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

  (四)长期间歇疗程

  适于生长比率较小、倍增时间较长和发展缓慢的癌瘤,即大部分实体瘤,如胃癌、肺癌、结肠癌、直肠癌、肾癌、肝癌和乳腺癌等。一般4—10天用药1次,治疗4—9次后如疗效不明显,则更换药物。动物实验证明,在细胞1个增殖周期内(包括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反复应用2—3次化疗,其效应明显增强,若超过1个增殖周期后再用同样的第二次、第三次化疗,其效应并不明显增强。

  因此可以应用这一特点来最大限度杀灭那些增殖周期与正常细胞有明显差别的肿瘤细胞的同时,保护正常细胞(主要是骨髓造血细胞)。某些肿瘤的增殖周期为144小时(6天),每隔48小时化疗1次,则在肿瘤细胞1个增殖周期内给予了3次化疗,其效应明显增强,而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周期为24—36小时,间歇48小时化疗1次正好是各增殖周期后接受的另一次化疗,也就是说3次化疗分别分布在3个周期内,这样的用药间隔对造血系统的毒性并不增强。

(实习编辑:邝丽琼)

2010-08-23 00:01:00浏览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嘉宝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肠道息肉怎么办
肠道息肉怎么处理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可能与饮食不良、便秘、遗传因素等有关。 1、饮食不良 如果长时间饮酒、吃油腻的食物、海鲜,会导致肠道黏膜发生腹泻,而肠黏膜长期受到炎症的刺激,很有可能会形成肠息肉。若肠息肉较小,在平时的生活中,患者应纠正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戒除烟酒,避免高脂肪以及红肉的过多摄入。若患者的息肉体积比较大,可根据医嘱采取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下息肉摘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2、便秘 便秘是一种症状,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如果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当、精神压力比较大等会引起便秘。便秘时,粪便里的残渣、毒素就在肠道里边停留的时间长,对肠上皮黏膜有刺激,引起肠息肉。便秘的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来减少便秘情况的发生,可多食用一些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类,尽量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一定程度上缓解便秘情况。便秘严重者也可使用容积性泻药,如硫酸镁。 3、遗传因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疾病,很多肠息肉患者都有家族遗传史,如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恶变率低的特点。对于有症状的肠息肉或可疑病变的结肠息肉,可进行剖腹手术、内镜下息肉摘除术等进行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也会导致肠息肉,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胃肠外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许鹤洋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肠道息肉和内痔的区别
肠道息肉和内痔的区别主要包括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注意事项不同、预后不同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1、发病原因不同肠道息肉是一种从肠黏膜表面突出至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可能与长期饮酒、长期吸烟、长期便秘等原因有关。内痔是一种位于肛门齿状线以上的病变,可能与长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久坐等原因有关。2、症状不同肠道息肉可能会出现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痛、腹泻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等症状。内痔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痔核脱出、肛门瘙痒、疼痛等症状。3、治疗方式不同如果肠道息肉体积较小,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如果内痔体积较大,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痔切除术治疗。4、注意事项不同肠道息肉切除后患者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运动,以免撕裂伤口,影响愈合。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吃小米粥、山药粥、苹果、葡萄等富有营养的食物,提高身体免疫力。5、预后不同肠道息肉切除后一般可以治愈,预后较好。内痔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贫血、血栓、肛裂、肠梗阻等并发症,影响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不要长时间排便。要注意饮食健康,不要吃辣椒、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现便血、肛门疼痛等症状,可以到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许鹤洋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肠道息肉切除挂什么科
一般肠道息肉切除可以挂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肛肠科、急诊科、肿瘤科等科室。 1、消化内科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发生隆起性的病变,可能与长期吸烟酗酒、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腹痛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选择的是正规医院,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可以在消化内科进行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 2、胃肠外科 当患者的肠道部位受到慢性胃炎刺激,并且在之后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就有可能会引起肠道出现息肉。所以这属于胃肠方面的疾病,患者可以去医院胃肠外科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3、肛肠科 肠道息肉切除一般是在肠镜下操作,所以患者也可以去到肛肠科进行检查治疗,医生可以在肠镜下使用活检钳直接钳除。手术后也需要密切关注腹部疼痛情况及大便出血情况,如有不适及时治疗。 4、急诊科 如果存在肠道息肉的患者,出现了身体发高热、腹部剧烈疼痛、皮肤发白的情况。此时给身体带来的损伤是比较严重的,可以立即去正规医院急诊科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 5、肿瘤科 如果患者是家族遗传导致的结肠腺瘤性息肉或者是直肠、结肠癌变,可以选择到肿瘤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有利于缓解病情。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也可以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科室。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