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避免输血风险的最佳途径:自体血液回收

王心田 麻醉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近日,卫生部再次强调“输血终究是有风险的”,呼吁人们“能不输血就不输血”。然而,众所周知的是,输血在某些时刻是挽救生命的有效方式。“输”与“不输”或许本就不能选择,但是输血的内容——自体血液还是异体血液,这是可以选择的!

  据悉,早在1997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率先在手术中运用“自体输血”技术。王心田副主任医师本人更作为广州血液保护学会第一人,在业界开拓性地进行“自体输血”技术的宣传与培训工作。

  从1997年至今,十余年的临床工作经验让王心田对“自体输血”技术有着一套独特的见解:“自体血液回收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从安全的角度而言,它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异体血的需求,有助于避免因输异体血而带来的感染疾病风险;从成本的角度而言,由于目前‘高价血’的应用远多于‘低价血’,所以在手术出血量大于500ml时应用该技术更为实惠;从节约的角度而言,在血源紧缺的情况下,大力推广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血液短缺的局面。”

避免输血风险的最佳途径:自体血液回收

  类型:三大自体输血类型,自体血液回收应用价值更高

  “预存性自体输血”指的是符合指征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预测术中所需血液量,然后以每周一次,每次200ml的频率提前抽血贮藏,约需贮藏600—800ml血液,在手术时再将血液输注给患者。

  点评:“这个是较为安全的一种方式,但是国内至今几乎没有开展。其中有几个方面阻碍了它的发展,例如患者在‘抽血’阶段是住院还是门诊,‘抽血’间隔期出现身体健康问题由谁负责……而更为重要的是国家相关部门至今没有明文规定这种‘预存性自体输血’的血液管理细则,医疗机构也不可能承担患者‘抽血’期间可能的风险。”

  “自体血液稀释”指的是患者在手术开刀前麻醉后,根据患者的体重进行估算,将部分血液事先抽出来,然后在手术中一边输液一边输血。主要是通过血液稀释使得手术过程中丢失血液里面的红细胞和血细胞就相应减少了。

  点评:“这个在国内部分的医院有应用,但是效果并没有那么好。虽然因为血液稀释血液而减少了术中血液红细胞和血细胞的丢失量,但是并没有从总体上减少失血量,而且也有可能存在血液污染的情况,甚至可能在稀释过程中因为某些隐藏性的疾病而令患者遭受意外风险。”

  “自体血液回收”指的是患者在手术切皮时启动血液回收机,将手术过程中丢失的血液进行回收处理,回收的部分是红细胞,然后在手术过程中输注回患者体内。由于每个患者的出血量不一样,大约可以估算使用血液回收机可以节约10%—20%的血液。

  点评:“这种方式由于破坏的红细胞不多,可以将出血量中的近80%红细胞进行回收。这是目前‘自体输血’技术最为提倡的一种技术,也是效果最佳、风险最小的一种技术。”

  根据广州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血液回收情况的统计显示,该院全年使用自体血液回收的手术累计200余例,共回收血液280000余毫升;同期该院手术量累计9000余例,输用库血450000余毫升。

  从血液节约的总数而已,此组对比数据有力地说明:在手术中进行自体血液回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其回收的血液数量也是可观的,在节约血液资源的同时有可能缓解血液资源短缺的局面。

  现状:效价比并不影响推广,民间团体难以推动技术应用

  然而,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推广,“自体输血”技术,尤其是“自体血液回收”的运用情况依然不理想,只有少数的医院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曾有人质疑否因为“自体血液回收”的效价比影响了推广与运用,认为使用血液回收机的费用比单纯使用库血的费用还高,从而影响了医生和患者对“自体血液回收”的认可与选择。

  实际上是不是存在这个效价比的因素呢?早在2007年的时候,王心田对此做过系列统计研究,从其发表的《广州地区手术中运用血液回收机成本效益分析》论文中可以找到相应答案。

  该研究表明“使用进口血液回收机与输异体‘高价血’的费用相等时需要收集自体血477ml,与输异体‘低价血’的费用相等时需收集自体血1150ml”。但该研究强调“由于目前对血液回收机的成本-效益尚无客观同一的标准,而且在具体计算中有些指标很难量化,在决定是否使用血液回收机时不能单纯以成本-效益为指标,而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及患者的需要而定”。

  “实际上,即使因为‘自体血液回收’的收费比库血使用的费用贵几百元,如果考虑异体输血的风险在内的话,相信大部分的患者还是愿意多花几百元买一个安心和保险的。这个在临床实践中,只要医生跟患者详细说明输血的风险时,患者都会愿意选择‘自体血液回收’的。”

  “自体血液回收”的效价比并不是制约其推广的主要因素。王心田坦言:“这项技术的推广活动之所以不理想,更多是因为推广的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单纯依靠专家同行的交流进行推广,而这种‘分享’式的推广往往是无力的,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因此,他呼吁:“在推广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过程中,单靠学术团体、民间组织的力量而没有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这是难以成效的。倘若有规定每家三甲医院每年自体血液回收的数量必须达到医院用血量的5%—10%,这必将有利于该技术的普及应用,所降低的异体输血量也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贴士:何时使用“自体血液回收”?

  适应人群:无感染者、无宫腹脏器破裂者、非肿瘤病患。

  手术的类型:心血管手术、整形外科(脊柱、髋关节手术)、产科(宫外孕破裂大出血)和神经外科手术(脑动脉瘤)等。

  预计出血量:应用“高价血”患者,预计手术出血量>=500ml时;应用“低价血”患者,预计手术出血量》=1000ml时。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蔡明花  通讯员:杨铭昊)

2010-04-30 07:42:00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二次CT检查间隔多久做安全
一般建议二次CT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在一个月以上,较为安全的范围是3至6个月。具体时间间隔还受年龄、疾病、辐射检查次数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患者在接受CT检查后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检查史和症状情况。CT检查利用X射线进行成像,这些射线对人体有一定的辐射作用。虽然现代CT设备的辐射剂量已经得到了严格控制,但在短时间内频繁进行CT检查仍然可能使人体接受到过多的辐射。因此,在首次CT检查后,人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代谢这些辐射,这个时间通常在一个月左右。所以,二次CT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应在一个月以上。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更加稳妥,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在3至6个月后再进行第二次CT检查。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和青少年由于细胞分裂活跃,对辐射的耐受性较差,因此二次CT检查的间隔时间应适当延长。对于某些特定疾病或紧急情况,如颅内出血或严重创伤,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需要缩短二次CT检查的时间间隔。此外,如果患者之前已经接受过多次辐射检查,那么再次进行CT检查时,间隔时间也应相应延长,以避免辐射累积带来的危害。因此,患者在进行CT检查前应充分了解检查的必要性和风险,与医生充分沟通,确保检查的合理性。其次,在首次CT检查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复查时间,避免在短时间内频繁进行CT检查。同时,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方法来加速人体代谢,减少辐射的影响。
张延清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二次矫正牙齿的危害性
二次矫正牙齿带来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牙齿松动风险、牙根吸收问题、牙周组织损伤等方面。了解这些潜在危害,对于考虑进行二次矫正的人群而言,能更全面地评估利弊,做出谨慎选择。1、牙齿松动风险:二次矫正过程中,牙齿需再次经历移动和重新定位。由于牙齿在首次矫正后已适应了新的位置和牙槽骨结构,再次施加矫治力会使牙齿在牙槽骨内重新移动,这可能导致牙齿周围的牙周膜和牙槽骨受到更大程度的刺激和破坏。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牙齿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增加牙齿松动的风险,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牙齿过早脱落。2、牙根吸收问题:二次矫正可能引发牙根吸收现象。当牙齿受到矫治力作用时,牙根表面的破骨细胞活性增加,会导致牙根逐渐被吸收。在首次矫正时,牙根可能已经经历过一定程度的吸收过程,二次矫正会使牙根再次面临吸收风险。牙根吸收过度可能导致牙根变短,影响牙齿的支持和固位功能,降低牙齿的使用寿命。3、牙周组织损伤:再次进行牙齿矫正,对牙周组织的损伤几率会提高。矫治器的佩戴以及牙齿移动过程中,容易造成食物残渣和软垢的堆积,增加口腔清洁难度。若清洁不彻底,细菌滋生繁殖,可能引发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导致牙龈红肿、出血、退缩,牙槽骨吸收等问题,进一步破坏牙周组织的健康。若考虑进行二次矫正牙齿,不要盲目决定。应先与专业正畸医生充分沟通,详细告知首次矫正的情况,包括矫正方法、使用的矫治器、矫正时间、是否出现过并发症等。再通过口腔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全面评估口腔状况,判断是否适合二次矫正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若确定进行二次矫正,务必严格遵循医嘱,认真做好口腔清洁,定期复诊。
张延清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二次矫正牙齿要多少钱
二次矫正牙齿的价格一般在5000元到30000元之间,价格差异主要受矫正方式、牙齿复杂程度、医院类型等因素影响。二次矫正牙齿前,建议先明确第一次矫正失败的原因,以便选择更合适的矫正方案。一、矫正方式:传统金属托槽矫正:价格通常在5000元到15000元。这种矫正方式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托槽和弓丝等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且医生操作相对熟练,人力成本也较为稳定。陶瓷托槽矫正:价格一般在8000元到20000元。陶瓷托槽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其材料成本比金属托槽略高,制作工艺也更为复杂。二、牙齿复杂程度:简单病例:如果二次矫正只是对牙齿进行轻微的调整,如个别牙齿的轻度移位或咬合关系的小范围调整,价格可能在5000元到10000元。这类病例所需的矫正时间相对较短,医生的操作难度较小,使用的矫正材料也相对较少,因此费用较低。复杂病例:当牙齿存在严重的拥挤、扭转、深覆合、深覆盖等问题,二次矫正的难度较大,价格可能在15000元到30000元。复杂病例需要更复杂的矫正方案,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矫正装置或进行多步矫正,矫正时间也会更长,医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可能需要使用一些高端的辅助材料,所以价格较高。三、医院类型:公立医院:收费相对规范,价格一般在8000元到20000元。公立医院的医生资质和技术水平有保障,医疗设备先进,且药品和材料的采购渠道正规。这些因素使得公立医院的收费相对稳定,处于市场中等水平。私立口腔医院:价格波动范围较大。一些大型的私立口腔专科医院,注重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会聘请知名专家,引进先进的矫正技术和设备,同时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和个性化服务,价格可能偏高,一般在10000元到30000元。在选择二次矫正牙齿的医疗机构时,建议患者综合考虑医生的专业水平、医院的口碑和资质,以及自身的经济状况。同时,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矫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确保矫正效果。
罗洪波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膀胱癌晚期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膀胱癌晚期症状表现有血尿、尿路刺激症状、排尿困难、疼痛、转移症状等。若出现相关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一般可进行膀胱镜检查、尿液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1、血尿:这是膀胱癌晚期较为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血尿,尿液颜色可呈洗肉水样或鲜红色,可间歇性出现,也可能持续存在。血尿是由于肿瘤侵犯膀胱黏膜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2、尿路刺激症状:由于肿瘤侵犯膀胱三角区或合并感染,刺激膀胱黏膜,引起膀胱痉挛,从而导致频繁的尿意,每次尿量却不多,且排尿时伴有疼痛感。3、排尿困难: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可能会阻塞膀胱出口,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出现排尿困难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尿潴留。患者会感觉排尿费力,尿线变细、中断,需要增加腹压才能排尿。4、疼痛:晚期膀胱癌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痛。如果肿瘤侵犯到周围组织器官,如输尿管、盆腔神经等,疼痛可能会向会阴部、腰部等部位放射。5、转移症状:肿瘤如果发生肺转移,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肝转移时,可能出现黄疸、肝区疼痛、腹胀、食欲不振等表现;骨转移可导致局部骨质破坏,引起骨折、骨痛等。建议膀胱癌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避免焦虑和抑郁情绪。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若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病情变化,配合医生进行后续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