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艾滋病“队伍”正在壮大!

  近日,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京召开全国专题会议,就提升全国艾滋病防控质进行专项部署。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研究员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从2008年开始,艾滋病死亡已经排在我国传染病死亡的第一位,当前艾滋病疫情流行也在呈现新的特点,全国艾滋病防控需要以更高的水准展开。

  染疫县占87%并有5个县高流行

  全国疫情网络直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5月,我国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29.5万例,其中艾滋病9.15万例,死亡4.34万例。2008年各地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4.5万余例;报告艾滋病1.4万余例,其中3844例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而来,1万余例发现时即已是艾滋病病人;报告死亡9748例。

  吴尊友说,我国艾滋病疫情上升趋势现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最近5年,全国每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数字都超过4万例。而且,对大众威胁更大的性传播途径感染,在全国感染总数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呈现了快速增长势头。1985年~2003年,因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感染艾滋病病毒者,占全国报告感染者总例数的2/3以上。从2006年开始,性传播途径感染比例超过了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成为第一位的感染途径。

  吴尊友说,近年全国艾滋病流行的突出表现是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1998年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疫情报告。截至2008年年底,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超过1万例的省份有6个,全国有87%的县(市、区)报告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报告数字超过1000例的有43个县,超过5000例的有3个县。世界卫生组织将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达到1%划定为高流行地区。目前,我国报告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超过1%的县已经有5个。

  两个男性人群感染率显著增高

  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在全国61个城市,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展开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调查,被调查者共计1.8万人。调查结果显示,该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达4.9%,其中,西南地区的贵阳、重庆、昆明、成都感染率超过10%;华东地区感染率在7%左右;华南沿海和东北地区部分城市感染率在4%~5%左右。

  吴尊友说,全国疫情报告数据显示,最近3年,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报告例数、异性间性传播感染报告例数同时大量增多。而且,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上升速度超过了异性间的性传播。

  据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个案数据库资料,2005年~2008年,全国60岁以上男性感染艾滋病病毒报告例数分别为483例、688例、1201例和1713例,在全国感染者总报告例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2%、2.6%、3.8%和5.4%;报告艾滋病病人数分别为237例、279例、625例和871例,在全国艾滋病病人总报告例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4%、5.8%、8.9%和9%。

  吴尊友还告诉记者,长久以来,艾滋病一直被看做是“年轻人的病”。而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最近进行的疫情分析发现,近年我国60岁以上男性人群报告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例数明显增加,其感染途径也主要为性行为传播。

  据悉,相对年轻人,年长者的免疫能力较低,发病也更快。5岁~14岁的人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通常需要13年以上才发病,而65岁以上者平均只需要4年~6年。

  预防干预覆盖盲区亟待消除

  在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各项艾滋病防治措施都在全力推进中。从疫情监测与实验室检测方面看,我国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已从2003年的48个增加到2008年的244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也从2382个增加到7766个,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县。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已从2005年431个哨点、监测覆盖人口12.9万人,增加到2008年1080个哨点、监测覆盖人口34万人。自愿咨询检测,已从2005年2850个咨询检测点、检测9.6万人,增加到2008年6077个咨询检测点、检测168万人。

  从对高危人群预防干预看,截至2009年4月,全国美沙酮维持治疗累计覆盖吸毒人群20.4万余人;针具交换月均覆盖3.6万名吸毒者;对暗娼预防干预达44.1万人,覆盖率43.3%;对男男性行为人群预防干预达8.89万人,覆盖率14.2%。

  从抗病毒治疗看,截至2008年年底,成人抗病毒治疗已在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1663县开展,累计治疗艾滋病病人6.5万余人,目前在治5.2万余人;儿童抗病毒治疗已在226个县开展,累计治疗艾滋病患儿1431人,在治1295人。

  吴尊友称,目前困扰人的两组矛盾数据是,在全国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性传播途径感染比例已超过40%,但哨点监测显示卖淫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还不到0.5%;2006年~2008年,全国抗病毒治疗人数不断增加,分别为3万余人、4万余人和5.8万余人,但全国报告艾滋病死亡人数也在增加,分别为1809人、5544人和9748人。

  是不是高感染的卖淫人群尚在监测视野之外?艾滋病病人不能及时被发现的现状能否改变?吴尊友表示,该中心将进一步规划艾滋病监测哨点设定,进一步减少高危人群预防干预覆盖盲区,力争最大限度发现传染源并纳入预防干预,力争及时发现艾滋病病人并将其纳入抗病毒治疗。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9-08-15 14:55:00浏览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邬喆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女子怀孕8月查出艾滋病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办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HIV,感染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女子怀孕8个月时发现感染了HIV,可能与不当性行为、输血感染、接受器官移植、共用针具、手术操作不当等因素相关。建议孕妇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分娩方式选择、分娩时机的选择、喂养方式选择以及生活护理。一、感染原因1.不当性行为:如果女性在怀孕前或怀孕期间与HIV感染者发生了性行为,且未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如使用安全套,那么可能通过性接触感染了HIV。2.输血感染:如果女性在输血过程中接受过含有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则可能会感染该病毒。这是因为艾滋病毒可以存在于受污染的血液中,通过输注到其他人的体内而导致感染。3.接受器官移植:通常情况下,如果在接受肾脏等其他人体组织或脏器移植后,其携带的HIV会进入受体体内并大量复制,进而引发艾滋病。4.共用针具:孕妇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也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因为这些器械可能携带艾滋病毒,当多个使用者共享同一根针头时,就会发生交叉感染。5.手术操作不当:孕妇在进行如肾透析、人工授精等医疗操作也可能因医护人员未能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而引发感染。二、应对措施1.抗病毒治疗:如果确诊为艾滋病,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控制病情进展,如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拉米夫定片、奈韦拉平片等,以延长生存时间。2.分娩方式选择:由于女性感染艾滋病后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宫内感染,因此不建议继续妊娠,应尽早终止妊娠。通常可遵医嘱通过剖宫产的方式取出胎儿,并尽量减少新生儿经阴道分娩的可能性。3.分娩时机的选择:如果选择继续妊娠,怀孕8月处于孕晚期,此时应在医生评估下酌情提前生产,同时做好新生儿隔离措施,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4.喂养方式选择:产后无异常情况者,一般可以母乳喂养,但应注意加强营养物质补充,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提高产妇身体素质与婴儿发育需求。但如果存在严重感染者,则需暂停哺乳,以免加重婴儿负担而影响其生长发育。5.生活护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衣裤,还应适当增加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多吃鸡蛋、牛奶、瘦肉等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力。此外,该疾病具有传染性,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所以患病期间应避免孩子与母亲有密切接触,必要时还需要将孩子送到医院住院观察。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一到8月份就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怎么回事,怎么办
一到八月份就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可能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鼻窦炎、过敏性咽炎、过敏性支气管炎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1、过敏性鼻炎如果患者属于易过敏体质,在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可能会诱发过敏性鼻炎,从而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2、过敏性结膜炎八月份的时候,天气比较干燥,如果患者不注意眼睛护理,可能会导致结膜受到刺激,从而诱发过敏性结膜炎,出现上述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3、鼻窦炎可能是细菌感染、过敏反应、异物等原因引起,由于炎症刺激鼻腔黏膜,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打喷嚏、瘙痒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鼻塞、流涕等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4、过敏性咽炎患者在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可能会诱发过敏性咽炎,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依巴斯汀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5、过敏性支气管炎如果患者吸入刺激性气体,可能会导致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出现非感染性炎症,可能会出现流涕、咳嗽、打喷嚏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利巴韦林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勤开窗通风。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林潮双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8月份传染病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8月份可能会出现流行性感冒、急性胃肠炎、急性支气管炎、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通常是由于流感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会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染。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乏力、头痛、咳嗽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药物进行治疗。2、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是指胃肠道黏膜发生的急性炎症,可能与细菌、病毒感染、食物中毒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治疗。3、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于感染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会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染。患者可能会出现腮腺肿大、胀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治疗。4、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通常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可能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口腔溃疡、手足部位长皮疹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药物进行治疗。5、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通常是由于感染乙型脑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能与蚊虫叮咬、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