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艾滋病患者的“心路历程”

  由于目前对艾滋病(AIDS)尚无有效治疗措施,病死率高;且其患病很多与不正当的行为(如性问题和使用毒品)有关,使其在社会上有污名,因此,AIDS的蔓延已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还产生巨大的心理社会影响。

  对AIDS的恐惧不仅在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中,而且在某些非感染者中,都引起了一些心理反应。在一部分普通非感染者中,由于受到对AIDS部全面的宣传的影响,以及对AIDS传染途径和流行情况的错误理解,产生害怕自己可能已受到这种感染的焦虑。他们的焦虑常与害怕通过一般生活接触传染有关,如共用电话、炊具和食具、毛巾和被服、洗澡间和厕所、以及非性接触和接吻等。对这种人一般可通过向他们明确而合理地说明本病的已知传染途径和不会传染的一些活动,就可接触忧虑。为预防引起这种心理反应,在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中,要注意全面而恰如其分。另一部分非HIV感染者由于心理脆弱或性行为方面的罪恶感,加上对AIDS的恐惧,导致出现“假艾滋病”。尽管反复查证他们不可能接触HIV,抗体检查也是阴性,但他们仍不相信自己是健康人,提出许多躯体方面的主诉,如乏力、体重减轻等,并认为这些肯定是HIV感染的证据,他们害怕感染达到了强迫观念的程度。这是一种心理精神综合征,需要进行心理治疗或精神病学治疗。

  HIV感染者当得知自己血液检查结果HIV感染阳性时,会沉浸于极度失望的悲伤之中。这种心理反应在处于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阶段的病人中最为剧烈,因为这些人已有严重症状在折磨他们,但其健康条件还允许烦恼,他们不象已发展到AIDS的那些人那样沉浸与竭尽全力来求得生存。这种心理反应如同癌症病人听到威胁生命的消息时产生的危机反应一样,再加上社会歧视的压力,使反应更为激烈。大多数病人的反应都经过几个期,但不一定每人都经历所有的期。

  休克

  当病人得知HIV检验结果阳性时,可能出现脸发白,十分激动或烦躁不安,或者似乎若无其事。晚上失眠,也可能有现实感丧失或人格解体。躯体症状可能有心动过速、出汗、惊慌或过度换气。

  否认期

  病人或者生活如前,或者采取逃避现实的态度,躺在床上,用床单蒙着头,以图否认世界的存在,但实际上暗中接受了这种现实。

  罪恶感、愤怒和害怕期

  同性恋病人可能又回顾往事,为他的性行为感到苦恼,这可能导致迁怒于其情人、朋友、家庭、医护人员、甚至一般社会。当这种愤怒变为内向化后,引起可怕的噩梦,以及死亡和将死的思想。

  新的生活方式期

  在从否认到逐渐认可的现实化过程中,许多病人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包括安全的性行为(不再搞同性恋),心理上的苦恼减少,饮食更注意营养,减少夜生活。

  利他主义期

  失望可能激励HIV抗体阳性者组成自助组,他们感到病友们联合行动可达到社会地位的提高,甚至相互鼓励也起治疗作用。

  悲伤期

  病到AIDS全盛期的病人可能丧失所有一切,包括健康、工作、社会地位、朋友、爱人、家庭、尊严和独立。病情较轻者可能只保持其中的1~2项。他们可能变为慢性焦虑和抑郁,需要心理治疗,可能还需要精神病学治疗。

  认可和现实回避期

  一旦经过了整个失望过程,病人的心理状态变得更沉静,并能具体考虑歧实际健康状态。在此期,病人很少有侵入性思想,而且恢复了心理上的平静,因此可以讨论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给病人心理卫生指导,向他们解释听到这类坏消息后的自然心理反应过程,可能很起治疗作用。在早期病人无自知力时,心理治疗(认知性,心理动力性等)可能有助于他于最短时间内在创伤最少的情况下通过全过程。要避免让他知道对他寿命的估计。在最初几天最有可能出现自杀冲动或引起悲惨结局的反应,因此尽可能不要让他们单独生活。同时,要告诉病人不要在这时将他们检查的结果或诊断告诉不知道他们来就医的人,因为这些人的反应很难预料,也可能会引起有害的后果。一旦病人冷静下来,在5天内约他再来,或者由配偶、父母或其它家属陪同着来。对有慢性抑郁的病人,给与抗抑郁药,与心理治疗或心理卫生指导联合使用。医生的乐观、乐于帮助、抱有希望的情绪可起重要的治疗作用。松弛疗法可能有助于减轻焦虑的精神和躯体症状。在随访中,可以对安全的性活动、在家庭中和工作、娱乐场所控制传染、增进健康的措施(饮食、睡眠等)、以及应该告诉什麽人和怎样告诉等方面再进行指导。在征得病人同意的情况下,最好和其配偶一起谈,以便取得合作。

  病人的配偶和家属往往比病人有更多更持久的精神负担,需要不断给与帮助,特别是由于发生这样的事而导致夫妻关系破裂,使病人受到更大的打击。

  许多病例只需两三次心理卫生指导的随访,随访次数主要取决于病人的健康情况和对HIV感染的心理学反应的性质,在随访时要注意检查有无心理学或精神病学方面易引起病态的迹象。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9-07-08 07:04:00浏览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发烧、恶心想吐、头晕、浑身疼痛吃什么药好
发烧即发热,出现发热、恶心想吐、头晕、浑身疼痛的症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头孢克肟、奥司他韦等药物,治疗效果通常是比较好的。1.对乙酰氨基酚首先,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扩张外周血管,来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该药对于轻到中度的全身肌肉酸痛和头痛症状,常有较好的缓解作用。用药期间,应注意避免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品,且孕妇及过敏体质者需要慎用此药。2.头孢克肟其次,肺炎链球菌、克雷伯杆菌等细菌感染,也可能会引起头晕发热、恶心想吐、浑身疼痛的症状。头孢克肟属于广谱抗生素,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发挥杀菌作用。但新生儿及结肠炎患者,通常需要慎用此药。3.奥司他韦最后,奥司他韦是一种专门针对流感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如果上述症状是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常可服用奥司他韦来减少体内病毒数量并阻止病毒在体内扩散,以此达到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等效果。该药建议在吃饭时或饭后服用,通常可以适当减轻服药引起的胃部不适。此外,患者恢复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并养成外出佩戴口罩、远离人员密集场所的习惯。同时,建议患者保证每日充足的水分摄入,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怎么办
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通常需要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1.一般治疗首先,建议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此来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对于缓解发热头痛、浑身无力等症状常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建议患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呕吐、头痛等不适症状,也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患者还应保持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发热、呕吐,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出现。2.物理治疗其次,针对头痛的症状,可以通过按摩太阳穴和肩颈部位的方式来适当改善。针对发热的症状,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拭身体、贴退热贴等进行退热治疗。而针对呕吐的症状,常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等物品热敷腹部,或按摩中脘穴、合谷穴等穴位来辅助改善症状。3.药物治疗最后,若上述症状相对较重,或经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的方式处理后,仍无明显改善,此时通常需要患者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呕吐症状常可使用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6等药物进行治疗,头痛、发热的症状则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洛索洛芬钠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除了对症治疗外,患者还应积极明确具体病因,并进行对因治疗。若为细菌感染,通常需要使用头孢氨苄、阿奇霉素等药物抗感染;若为病毒感染,则需要使用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综上所述,出现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的症状,通常需要患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