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性病仅仅通过性传播吗?

  性病,是一组通过性接触而传播的疾病,“经典”性病包括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4种。

  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凡经由各种性接触而传染的全部疾病都称为性传播疾病。因此,除了上述4种经典的性病外,近年来迅速蔓延的艾滋病、生殖器单纯疱疹(Ⅱ型疱疹)、滴虫性尿道炎、乙型肝炎、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阴虱、疥疮、阴道及外阴部念珠菌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志贺氏菌引起的胃肠道感染,也被包括在性传播疾病内。目前,在国外列入性传播疾病的病种已多达20余种。据报道,在美国目前流行的性病已达25种之多。

  那么,这些性病是通过哪些方式传播的呢?性病就一定通过性接触传播吗?

  传统的看法认为性病以性交为唯一的传播方式,而其实它只是性病传播途径中的一种。

  性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途径 性行为包括各种可能形式的粘膜与皮肤的接触,包括口对口、口对生殖器、口对肛门、生殖器对生殖器、生殖器对肛门、口对皮肤、生殖器对皮肤。据报道,男性淋病患者与正常女性性交1次,女性被传染的可能性达60%~90%;反之,正常男性与女性淋病患者性交1次,被传染的可能性为30%~50%。在艾滋病患者、同性恋者和多性伴之间的性接触中,受传染的危险性加大。有报道单次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较低(1%~1‰),但同时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特别是伴有生殖器溃疡的性传播疾病(如梅毒、软下疳等),可使单次性接触的感染危险性增加10倍~20倍。

  其次是母婴垂直感染 母亲患病可通过妊娠、分娩、哺乳等环节使婴儿受感染,多见于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等。患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将梅毒传染给胎儿,使新生儿患有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淋菌性眼结膜炎,多由母亲产道分泌物感染所致。

  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致病 被病原菌污染的衣裤、被褥、毛巾、浴盆、便器等可成为传播性病的媒介,多见于梅毒、淋病、疥疮、滴虫病等。有的丈夫(或妻子)得了性病,其妻子(或丈夫)会指责对方行为不检点。其实,经常出差住旅店 、洗桑拿浴等都有可能接触被性病患者污染的衣物,传染上性病。有人问小孩也会得性病吗?回答是肯定的。孩子虽然没有性接触,但可通过被患性病的父母亲污染的物品(毛巾、尿布、浴盆、马桶圈、玩具、肛表等)而传染上性病。公用牙刷、剃须刀和理发工具也有可能成为传播艾滋病的媒介,特别是理发店的理发工具不消毒,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更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资料证明艾滋病病毒可以由食物、饮水、空气、蚊虫叮咬和一般接触(如握手等)传播而导致感染。

  通过血液及血液制品的传播 如艾滋病的传播,接受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血液者,约有90%可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血友病患者接受浓缩抗血友病球蛋白治疗后,传染上艾滋病是很常见的,因为浓缩抗血友病球蛋白是用大人群血液提取的浓缩物,其中很难避免没有病毒混入,所以从艾滋病高发地区引进的抗血友病球蛋白决不可使用。据报道,儿童血友病患者接受抗血友病球蛋白治疗,艾滋病抗体阳性率达71%。我国目前已禁止抗血友病球蛋白的进口,世界上也在禁止使用。至于人血制备的免疫球蛋白注射剂,到目前为止还不被认为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因素,因为免疫球蛋白是用乙醇分馏法制备的,乙醇浓度高达20%,一般可以灭活病毒,所以血液制品不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对献血人员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机构尚未建全,因此经输血途径传播病毒的危险性很大。尽可能避免输血治疗、对供血者严格检查是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药物成瘾者或吸毒者使用污染的针头、注射器也可导致艾滋病的传播。在美国药瘾者中艾滋病抗体阳性率达87%;在我国,静脉吸毒者公用注射器和针头导致了局部地区艾滋病病毒的蔓延和流行。

  据报道,艾滋病患者的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尿液、阴道分泌物中均含有艾滋病病毒,其中以精液中病毒含量最高。因此,针对经常接触患者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的医务人员,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卫生工作者及有关专业人员的注意事项》,要求临床及实验室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习惯,目前还没有肯定的证据证明艾滋病有职业性伤害。

 性病仅仅通过性传播吗?更多性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性病科门户

(责任编辑:潘东波)

2009-04-09 10:32:00浏览4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23价肺炎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23价肺炎疫苗是否有必要接种,主要根据患者的自身状态而决定。23价肺炎疫苗是针对肺炎球菌的23种分型,即对23种肺炎球菌荚膜型都有预防效果,并不是对23种肺炎的预防,所以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选择。23价肺炎疫苗属于二类疫苗,并非全民接种的免费疫苗,所以如果患者身体抵抗力较弱,相对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条件允许时可以考虑接种23价疫苗。尤其2岁左右患者相对易感,这时进行接种,一般可以有5年左右的保护期。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接种23价肺炎疫苗后就不会再患肺炎。因为除肺炎球菌外,还有多种感染原,如支原体、衣原体、葡萄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都可能会引起肺炎。同时,23价肺炎疫苗对这些并没有防护作用。 23价肺炎疫苗属于多糖疫苗。2岁以下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单纯的多糖疫苗无法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所以23价肺炎疫苗适用于2岁以上高危人群,如镰状细胞病、HIV感染、无脾症或慢性疾病患者等,以及50岁以上老年人,成年人接种多糖疫苗产生的免疫原性较强。通常只需要接种一剂,但存在感染肺炎链球菌高危因素者,如果首次接种后已超过5年,建议再次接种以加强免疫。此外,对于疫苗的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23价肺炎疫苗。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注射23价肺炎疫苗时要谨慎,可能会发生相当严重的全身性反应。任何发热性的呼吸系统疾患及一些活动性感染都应推迟使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