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梅毒的简便自测方法

汪治国 皮肤性病科 副主任医师
咸宁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都是毒品惹的祸?

  本该是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子;本该快乐健康的在社会上打拼;本该有一个充满希望和憧憬的人生,却因为吸毒和罹患性病,为她的生活划了休止符……以后的岁月她只能在悔恨中度过。

  案例:

  朱某:25岁,湖南省衡南县人。2006年,初到广州打工,不久她就在溜冰场认识了看起来潇洒有钱的军,以为从此遇到自己一生的良人,殊不知军却是个瘾君子。初出茅庐的朱某在男友军的引诱下,于2007的开始吸毒。此后为应付两人日常的吸毒花费,朱某在广州某桑拿中心当上了小姐。

  2010年5月朱某到广州市某医院检查时发现得了性病梅毒,并住院治疗了一个多月。出院后,朱某继续操起皮肉生意。2011年7月12日,朱某在本市海某出租屋与嫖客李某进行性交易时,被民警当场抓获。

  明知自己患了性病(梅毒)仍然继续卖淫,朱某这一案件的出现,恐怕引起了很多的恐慌。性病专家介绍,梅毒是一种全身性慢性传染病,梅毒、结核、麻风并列为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是性传播疾病

  梅毒的病原体是一种螺旋体,它可存在于梅毒患者皮肤粘膜硬下疳、皮疹、体液中。当与健康人性交时,螺旋体就随分泌物进入健康人体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即使是很细微的肉眼看不见的损伤),而使接触者受到感染。极少数可通过输血或接触污染了梅毒螺旋体的物品被传染。母亲患梅毒可传给胎。梅毒螺旋体是厌菌,在体内可长期生存繁殖,只要条件适宜,便以横断裂方式一分为二的进行繁殖。在体不易生存,煮沸、干燥、肥皂水和一般的消毒剂(如升汞、石碳酸、酒精等)很容易将它杀死。

  梅毒的简便自测方法

  专家提示,像本案相关人士可以注意一下如何自测梅毒。首先,梅毒感染后,平均的潜伏期为三周,然后病情进展为一期及二期(约一至两年),若未获治疗或治疗不充分则可转入第三期(即晚期),这样可延续多年,甚至导致死亡。

  其次,梅毒发病经过缓慢,自觉症状轻微,早期的临床病徵常可自然消退,致使患者会疏忽及早医治。梅毒的患者又可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成为梅毒的传播者。患梅毒的孕可经胎盘传给下一代,危害极大。

  关于梅毒自测,性病专家解释,被传染上梅毒以后,四年之内称为早期梅毒,传染性很强。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内,约有3-4周的潜伏期,大多数会在生殖器上长出一个“硬下疳”,起初只有蚕豆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刚起时是一个个疙瘩,周围发红,中间渐渐溃烂,呈扁平状,暗红色,表面有一层薄而硬的灰黑痂皮,周围边沿隆起且硬,溃疡底平,如果无化脓菌感染则不会化脓。疮的颜色和形像似杨梅,溃烂面的分泌物含有大量的梅毒原旋体。

  了解性病传播途径积极预防性病

  性病主要是由性接触而传播的,因此,一切性乱行为都可促使性病的传染蔓延,包括婚外性行为、强奸、乱伦、性虐待、卖淫、嫖宿、同性恋和淫乱等行为,都可增加性病传播的机会,尤其是卖淫、嫖宿、同性恋和淫乱的危害更大。如果你的性伙伴使用保险套,那么性传染病是可以避免的。

  下面是几种性病的简单介绍。根据有关调查资料证明,性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有性病的人,她(他)们之间通过皮肤粘膜、口腔、生殖器、肛门等部位的接触,由于接触而产生的温度最适于性病原体的活动,因而给对方造成感染。

  所以专家提示,为避免因此而造成的性传播疾病间接传播,在公共厕所用厕时,最好取蹲式,不要取坐式,或推广应用一次性使用的坐垫。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唐爱凤)

2011-09-06 00:11:00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腋下长雀斑痣是神经性纤维瘤吗
雀斑痣通常是指雀斑样痣、神经性纤维瘤即神经纤维瘤病,腋下长雀斑样痣不一定是神经纤维瘤病。1.雀斑样痣定义首先,雀斑样痣通常为皮肤黏膜部位出现的,颜色均一的黑褐色斑疹,边界清晰且表面光滑。该类病变通常会散发于全身皮肤,但日晒后不会出现颜色加深,且皮疹颜色通常也不会随季节改变而发生变化。2.神经纤维瘤病定义其次,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常因基因突变而导致机体多系统出现损伤,如神经、肌肉、骨骼、皮肤、内脏等全身各个系统。该病患者常有皮肤牛奶咖啡斑、腋窝雀斑、腹股沟雀斑等症状,而当病变压迫局部神经后,患者也可能出现智力减退、记忆障碍、癫痫发作等问题。此外,病情较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骨损害、心胸损害、胃肠道损害等伴随症状。3.两者区别与联系最后,关于腋下雀斑样痣和神经纤维瘤病的关系,只能说腋下出现的雀斑样痣是神经纤维瘤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但并不表示只要出现腋下雀斑样痣,就提示是罹患了神经纤维瘤病。综上所述,腋下出现雀斑样痣并不一定是神经纤维瘤病。同时,雀斑样痣在不影响皮肤美观和患者心理健康的情况下,通常不需要进行治疗。但神经纤维瘤病,则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通过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遗传性雀斑会复发吗
遗传性雀斑确实存在复发的可能性,但若患者遵医嘱进行合理治疗,并结合适宜的日常护理,通常是可以降低复发可能性的。1.复发原因首先,遗传性雀斑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因此即使患者通过激光治疗等手段去除现有的雀斑,但只要遗传基因依然存在,则雀斑就有可能会复发。同时,紫外线照射也可能导致雀斑再次出现或颜色加深。2.治疗方式其次,遗传性雀斑通常不需要进行治疗。但若患者本身认为雀斑影响到皮肤美观或个人心理健康时,则可遵医嘱通过激光治疗、冷冻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激光治疗主要通过爆破色素细胞来进行治疗,而冷冻治疗则主要用于治疗单发且颜色较深的雀斑。此外,药物治疗多适用于颜色较浅的雀斑,常用药物主要有氢醌霜、维甲酸乳膏、维生素E乳等外用药物。3.日常护理最后,患者除了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专业治疗外,通常还需要做好日常护理。建议患者外出时使用防晒霜、遮阳帽、防晒衣等,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刺激。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也可辅助增强皮肤的抗氧化能力。此外,患者平时还应注意规律作息、戒烟戒酒,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来促进皮肤修复。综上所述,遗传性雀斑确实存在一定的复发可能,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和良好的日常护理,通常可以有效改善雀斑症状,并适当降低复发的可能性。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