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诱发阴虱病的罪魁祸首

  阴虱为人体体外寄生虫,不寄生于动物身上,常寄生于男女外阴 部的阴毛和毛囊孔。阴虱患者是阴虱的直接传染源。

  阴虱以刺吸人血液为食,每天要吸血数次,多在晚上或人静息时进,还有一边吸血一边排粪的习性。阴虱叮咬人体皮肤吸血时,同时将含有毒性分泌物的唾液注入人体血液,其唾液内含有一种抗凝素和溶血素的物质,能使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变色,从而使被叮咬处皮肤出血,出血处皮肤可见蚕豆或手指头大淡青色斑,用手指压之不褪色。这种淡青色斑好发于下腹部和大腿根部内侧。另外,阴虱口器叮咬皮肤时的机械性刺激会引起皮肤瘙痒,在被阴虱叮咬处皮肤还可出现小米粒样红色小疹子。

  阴虱繁殖能力很强,在人群中极易传播,可与有阴虱的患者发生性交时直接接触而传染;或者间接传染,阴虱、虱卵随着阴毛的落而污染内裤、毛巾、床单、马桶等,其他人接触阴虱污染的这些物品而受到传染。阴虱患者,可在外阴部的阴毛中部和根部,看到锈色沙粒样阴虱卵附着在阴毛上。还可看到灰黄色沙粒样阴虱附着在阴毛根部,这是阴虱用爪紧握着阴毛所致。另外,还可在患者外阴部的毛囊口上看到灰黄色小粒,这是阴虱头部钻入毛囊孔,阴虱尾部暴在外所致。

  阴虱患者常在阴毛部位及其附近发生瘙痒,因用手抓搔而引起外阴部皮肤破损,产生抓痕、血痂,常常会继发细菌感染而有脓疱、脓痂,这些皮肤损害与一般过敏性皮肤病很相似,因而掩盖了阴虱感染皮肤的特征,以至误诊为湿疹、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或者误诊为毛囊炎脓疱疮等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如外用类固醇皮质激素霜,口服抗组织胺药物抗生素等治疗一般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不仅瘙痒止不住,皮肤损害退不了,而且使阴虱繁殖越来越多,更容易发生传染。

  据此,对发生在外阴部皮肤瘙痒的男女患者,首先要仔细在患者的阴毛中间、阴毛根部和外阴部皮肤毛囊口上寻找阴虱和阴虱卵,以排除由阴虱感染引起的外阴部皮肤瘙痒。

  阴虱的治疗主要使用外用药。首先要剃去阴毛,并将剃下的阴毛用明火烧掉,以防阴虱播,然后用热水和肥皂洗净外阴部,再用5%硫黄霜,或者克罗米通霜(商品名优力肤)涂抹外阴部皮肤,每天涂抹1~2次,直到外阴部不见阴虱和阴虱卵为止。 

诱发阴虱病的罪魁祸首

(责任编辑:成振彬  实习编辑:张曼)

2011-08-23 01:17:00浏览8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额头痤疮吃什么药效果好?外用药物有哪些
22岁女性患者因额头密集出现红肿型痤疮就诊,病程8个月,伴随月经前加重、便秘(3-4天/次)、舌苔黄厚等症状。皮肤科诊断为中度炎性痤疮,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升高、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以及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而中医辨证属"肺胃热盛证"。采用中药调理配合外用药治疗,6周后额头痤疮减少70%,排便规律恢复至每日1次。根据《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高达80%-90%。而额头是痤疮的好发部位之一,这可能与额头皮脂腺分泌旺盛,且日常容易接触到灰尘、汗水等因素有关。【当额头出现痤疮时,究竟吃什么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呢?】1、抗生素类药物①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能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对于炎症较为明显、丘疹和脓疱较多的额头痤疮,四环素类药物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且应避免与牛奶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服,以免影响药效。②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样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它们作用于细菌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适用于对四环素类药物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不过,长期使用也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所以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2、维甲酸类药物①异维A酸:异维A酸是治疗严重痤疮的有效药物,对于额头痤疮伴有结节、囊肿等严重症状的患者有较好疗效。它可以抑制皮脂腺分泌,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从多个环节改善痤疮症状。然而,异维A酸具有致畸性,女性在使用期间及停药后一段时间内要严格避孕,同时还可能出现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血脂升高等不良反应,必须在医生密切监测下使用。②维胺酯:维胺酯的作用与异维A酸类似,能调节和控制上皮细胞的分化与生长,抑制角化,减少皮脂分泌,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适用于中、重度痤疮患者。与异维A酸相比,其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但也可能引起皮肤干燥、脱屑等症状。3、调节内分泌的药物①避孕药(适用于女性患者):对于因雄激素水平相对较高导致痤疮的女性,口服短效避孕药可以调节体内激素水平。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能够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减少雄激素的产生,降低皮脂腺的活性,减轻痤疮症状。但避孕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可能影响月经周期、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②螺内酯(适用于女性患者):螺内酯原本是一种利尿剂,但它也具有抗雄激素的作用。它可以竞争性地抑制雄激素与受体结合,减少雄激素对皮脂腺的刺激,从而改善痤疮症状。适用于女性雄激素性痤疮患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需密切观察。4、中成药中成药一般需要辨证使用,不可盲目用药。以盘龙云海排毒养颜胶囊为例,主要用于气虚血瘀、热毒内盛所致便秘、痤疮、颜面色斑等病症。譬如开头案例中的患者,既有痤疮表现,又伴有便秘症状,此时较为符合排毒养颜胶囊的适应证。该产品主要成分为大黄、白术、西洋参、芒硝、枳实、青阳参、小红参、肉苁蓉、荷叶等。这些成分相互配伍,共同起到益气活血、通便排毒的作用,从内部调节身体机能,辅助治疗额头痤疮。成分中的大黄与芒硝,前者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后者助泻下,二者协同,促进体内毒素排出,缓解因毒素堆积引发的额头痤疮,改善便秘;而白术健脾益气,西洋参补气养阴,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这三种药材共同调节身体机能,改善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肾阳亏虚等引起的内分泌失调;青阳参、小红参,具有活血通络、调节气血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辅助痤疮治疗;荷叶清热解暑、升发清阳,能清除体内湿热,改善皮肤状态。需特别留意,孕妇以及对产品成分过敏者,严禁服用盘龙云海排毒养颜胶囊。服药期间,切勿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及其制剂,并且不宜喝茶、吃萝卜,更要忌口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干扰药效。倘若用药后,额头痤疮症状未见减轻,甚至愈发严重,应即刻前往医院就诊。【除了口服药物,外用药物也是治疗痤疮的重要一环】1、维甲酸类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等维甲酸类药物,可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还有抗炎作用,能减少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维甲酸类药物一般需持续使用一段时间才可见明显效果,使用初期可能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等刺激症状,需逐渐建立耐受。此外,此类药物建议夜间使用,以免药物成分被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分解,影响药效。2、过氧苯甲酰具有杀菌、抗炎作用,能有效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减轻炎症反应。过氧苯甲酰有不同浓度制剂,可根据痤疮严重程度选择使用。部分人使用后可能出现皮肤发红、刺痛等不良反应。同时由于过氧苯甲酰为氧化剂,可能会漂白毛发,因此不建议用于毛发区域。3、抗生素类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类药物,适用于炎症性痤疮,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生长,减轻炎症。但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耐药,一般不建议单独长期使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联合应用。【痤疮治疗期间的皮肤护理建议】?1、清洁皮肤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每天早晚洗脸,去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多余油脂和老化角质,但不要过度清洁,以免破坏皮肤屏障。注意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以32℃-35℃为宜。?2、保湿补水清洁皮肤后,及时使用保湿产品,保持皮肤水分平衡。尤其是在干燥季节或使用维A酸类等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的药物时,保湿更为重要。可选择清爽不油腻的保湿乳液或面霜。?3、避免刺激避免挤压痤疮,以免引起炎症扩散和留下疤痕。同时,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护肤品,以及过度暴晒,以免加重痤疮症状。?
林嘉宝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伤口止痛外用药有什么
伤口止痛常用的外用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乳膏、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吲哚美辛搽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依托芬那酯凝胶等。1、双氯芬酸钠乳膏双氯芬酸钠乳膏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肌肉软组织的扭伤、拉伤、挫伤、腰背部损伤引起的疼痛等,也可以用于治疗关节疼痛、肩周炎、滑膜炎等疾病。2、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消除炎症、镇痛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肩周炎、骨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症状,也可以用于治疗外伤后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3、吲哚美辛搽剂吲哚美辛搽剂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关节痛、神经痛、肌肉疼痛等症状,也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4、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为镇痛药,用于缓解肌肉、软组织和关节的轻至中度疼痛,如缓解肌肉、软组织的扭伤、拉伤、挫伤、腰背部损伤引起的疼痛以及关节疼痛等,也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肿胀、疼痛。5、依托芬那酯凝胶依托芬那酯凝胶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局部麻醉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局部疼痛。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避免盲目自行用药或加减药量,以免引起药物副作用,加重病情。如有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