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夏季警惕巨细胞病毒的感染

  初夏季节是个多变的季节,不仅天气多变而且疾病也在多变,就发烧来说,许多人都认为发烧就是感冒,自己当医生去购买药品,如果是这样那可能会出大事情,有一种名字叫巨细胞的病毒引起的肝炎也是这个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将损害到肝脏

  发烧十多天 原来是巨细胞病毒感染

  陈老伯是福州台江区的一名退休干部,一直很少生病的他,最近却碰到了一件麻烦事情,连续发烧十多天了都没有退,刚开始的时候,他以为是感冒了,就到社区卫生站去看,医生给他挂了两瓶药。

  结果只过一个下午,晚上又开始发烧,而且一发烧就是39℃,来就到医院去看,医院的医生开始也以为可能是细菌感染,因为最近一段时间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是很多的,结果挂了两天以后,还是一到晚上又烧起来,这个现象引起了一位主任的关注,他怀疑病人是否被巨细胞病毒感染,结果一查果然是,对症下药后,一周以后陈老伯又可以开始去逛逛街了,说起这件事,陈老伯还是心有余悸。

  专家指导

  据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刘豫瑞主任介绍,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疱疹病毒,该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巨细胞化。可以累及全身的各个组织、脏器。

  婴幼儿是感染高发区

  有些孩子可能因此残疾

  新生儿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宫内感染病原。全世界范围内均有这种病毒,分布极广,发病率很高。

  有资料表明,我国属于生育年龄范围内的妇女这种病毒的感染率比较高,但感染了这种病毒的妇女大多数人并症状。

  先天性宫内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对胎儿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现也是各种各样的,这种孩子出生后常表现为体重低于正常新生儿,黄疸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皮肤出血点或淤斑,有的表现为小头畸形,脑子里有钙化病灶视力、听力降低或智力低下等,上述症状可以不在同一时间发现,特别是听力低下和智力发展滞后,可在生后逐渐被发现。

  上述表现有的可以完全恢复,如黄疸、肝脾肿大,甚至肝功能不正常,临床称为新生儿或乳儿肝炎综合征,也可以经过治疗逐渐恢复,如黄疸消退、肝缩小、肝功能恢复正常。

  但也有一小部分病儿不能恢复,而变成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变。血小板减少、出血也可经一段时间治疗恢复正常,但听力损害、智能障碍可持续很长时间,甚至终生。

  近20年有80万孩子

  在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

  人们总是记得好像婚前做个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其实孕前检查也是很有必要的,刘主任提醒说,国内近20年的新出生的孩子就有80万在宫内感染了巨细胞病毒,其中发生死亡、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等的孩子为50多万,还有12万新生儿出生后正常,但随着生长也发生了许多问题,如智力、听力、视力下降等。

  中国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等单位共同研究了10年,对武汉、沈阳、上海三个城市的妇女进调查,有八成以上的人在怀孕前感染过巨细胞病毒,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发展为宫内感染。而这些通过孕前检查可以排除一些疾病,如患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性病、妇科疾病、内科并发症、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等,都建议不要怀孕。另外通过孕前化验检查可发现有病毒感染,如果感染病毒后会导致胎儿宫内感染,所以孕前检查很有必要。

(责任编辑:简丽妍  实习编辑:张曼)

2011-07-18 03:28:00浏览13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稍微运动下体就流液体是阴道炎导致的吗
稍微运动下体就流液体,并不一定是阴道炎导致的,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女性应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及时就医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灼热感等。当女性患有阴道炎时,阴道黏膜可能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且可能伴有异味。在运动时,由于身体活动增加,阴道内的分泌物可能更容易流出,从而表现为下体流液体的现象。此外,阴道炎还可能引起性交痛、尿频、尿急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进一步支持了阴道炎的可能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仅凭运动时下体流液体这一症状,并不能直接诊断为阴道炎,还需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运动时下体流液体也可能与多种非疾病因素相关。女性在排卵期或月经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阴道分泌物可能增多,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运动时,这些分泌物可能更容易被排出,从而表现为下体流液体。其次,运动时身体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可能导致阴道及周围组织的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多。此外,穿着紧身或不透气的内裤和运动服,也可能影响阴道的通气和排汗,导致分泌物增多。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运动时下体流液体的现象,但与阴道炎无关。女性应注意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和干燥,穿着宽松、透气的内裤和运动服,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刺激性清洁剂。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保障女性的生殖健康。
曾钢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凯格尔运动正确做法是什么
凯格尔运动是通过重复缩放部分骨盆肌肉以增强盆底肌肉力量的锻炼方法,其正确做法包括找准肌肉、规范动作及合理安排锻炼频率。凯格尔运动的核心在于精准定位盆底肌肉。首先要找到盆底肌,可通过在排尿过程中尝试中断尿流的方式来感知,能使尿流中断的肌肉即为盆底肌,但日常训练时不建议在排尿时进行。确定盆底肌位置后,平躺在床上,双腿弯曲微微分开,全身放松,尤其是腹部、大腿和臀部肌肉,避免这些部位发力。接着收缩盆底肌肉,就像憋尿动作,但程度要更强烈,保持收缩状态3到5秒,然后缓慢放松,同样维持3到5秒,如此重复进行。训练时呼吸要均匀自然,不要憋气,收缩肌肉时吸气,放松时呼气。盆底肌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随着年龄增长、妊娠分娩等因素影响,盆底肌会逐渐松弛,导致脏器脱垂、尿失禁等问题。凯格尔运动通过反复锻炼,能使盆底肌纤维增粗,提高其弹性和张力,更好地维持脏器位置和正常功能。在女性群体中,妊娠和分娩会对盆底肌造成极大损伤,产后及时进行凯格尔运动,可加速盆底肌恢复,降低产后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男性,良好的盆底肌功能有助于改善前列腺健康状况,提升性生活质量。从心理层面讲,当通过坚持凯格尔运动,身体机能得到改善,如尿失禁等尴尬问题得到缓解,个人的自信心会显著增强,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减轻因身体不适带来的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进行凯格尔运动时,需注意循序渐进。初始阶段,每天进行3组,每组收缩、放松动作重复10到15次即可,随着肌肉力量增强,逐渐增加每组的次数和每天的组数。运动过程中若出现疼痛、不适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要保持长期坚持,凯格尔运动效果并非一蹴而就,通常需要持续练习数周甚至数月才能见到明显成效。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产前筛查孕几周做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产前筛查一般在孕16-22周进行较为合适。对于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孕妇,建议在孕前就咨询遗传科医生,了解相关的筛查知识和最佳筛查时间。孕16-22周是较为理想的筛查时间,这是因为在此期间,羊水的量较为充足,胎儿的细胞在羊水中分布相对均匀,通过羊水穿刺获取胎儿细胞进行基因检测,能较为准确地诊断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而且这个时期胎儿的发育已经较为稳定,进行羊水穿刺等操作对胎儿和孕妇的风险相对较低。同时,此阶段如果检测出胎儿患有该病,孕妇和家属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考虑后续的决策。影响筛查时间的因素主要有孕妇和胎儿的个体情况。若孕妇存在前置胎盘、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可能需要推迟筛查时间,以降低穿刺过程中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对于胎儿来说,如果胎儿发育迟缓或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筛查时间,确保检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此外,不同医疗机构的检测技术和流程也可能对筛查时间有一定影响,一些机构可能在特定孕周才能提供较为完善的检测服务。孕期要按时进行产检,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自身和胎儿的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合适的筛查时间。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检查和后续可能的处理措施。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脊髓损伤为什么腿很重
脊髓损伤后腿部感觉沉重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这主要是由于脊髓受损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受到影响。脊髓作为人体重要的神经中枢,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神经信号,控制运动、感觉和内脏功能。当脊髓受损时,这种神经信号的传递会受到阻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包括腿部沉重感。脊髓损伤后,下肢的神经信号传递受阻,导致腿部肌肉无法正常接收来自大脑的指令,进而出现肌肉无力、痉挛或萎缩等症状。这种肌肉状态的改变,加上神经传导的异常,使得患者在行走或活动时感到腿部异常沉重。此外,脊髓损伤还可能引发下肢血液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腿部的不适感。除了肌肉和神经传导的异常外,脊髓损伤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可能对腿部沉重感产生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身体变化,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状态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身体的感知和体验,从而加剧腿部沉重的感觉。此类疾病的治疗应综合考虑多个方面。首先,对于脊髓损伤本身,应根据损伤的原因和程度,采取手术、药物或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如地塞米松等皮质类固醇药物在减少脊髓损伤和修复神经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应遵医嘱选择。另外针对腿部沉重的症状,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段来缓解症状。同时,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姿势,以减少对脊髓和下肢的负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