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规范治疗 摆脱淋病

  成年人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感染,儿童淋病主要是通过生活接触被传染,新生儿淋病多为患淋病母亲的产道污染所致。成年男性淋病表现为尿道疼痛、尿道口流脓、小便次数较多、尿道口红肿等;成年女性淋病如有症状,表现为白带增多白带色黄且有气味,小便热烫,常要小便等;女童感染了淋病,发生外阴阴道炎,阴道口有较多脓液;男童得了淋病,出现包皮龟头炎及前尿道炎,尿道口脓液较多;新生儿淋病主要为淋菌性结膜炎,双眼可有较多的黏稠的脓液。淋病可防可治,关键是切断传播途径,得病要规范治疗。

  规范治疗淋病的方法是卫生部性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推荐的标准方法。这个方法吸取了国外治疗本病的精华,积累了国内广大性病防治人员多年的实践经验,完全可以把淋病治好,治彻底。

  要做到规范治疗淋病,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患淋病者或其亲属要知道规范治疗的基本情况,二是有关性病诊治的医疗单位要执规范治疗的方案。后者为各级卫生部门正在宣传和推行的工作,前者则是极应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性病病人在不断增加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一些人感染了淋病,耻于就医,耻于告知他人。根据了解到的情况,他(她)们常采取两种行动:

  其一,自行购药治疗。由于不知道治疗淋病的特效药,也不懂得规范用药,通常购买旋霉素、阿莫西林哌酸等,且用药剂量不足,用药时间不够。从表面看,暂时使得病情好转,但并没有根治,其后不但可能复发,还容易把淋病传给家人,甚至发生严重的合并症。

  其二,到私人诊所或被私人承包的门诊部看病,目的仅是不让别人知道。但这些私人诊所往往治疗方法不当,私人承包的门诊多数以赚钱为宗旨,他们有时还大做广告,但治疗一般是不规范的。这些就医者要么没有及时治愈,要么是病治好了,钱得很多。

  对于淋病患者来说,得病后通常想到的是:

  1。尽快治好病。

  2。患病的事不能让别人知道。

  3。尽可能少花钱。

  事实上,治好淋病比较容易,治愈淋病花钱不多,正规医疗单位均能做到保密治疗。所以,得了淋病应到正规的医疗单位去求医。

  怎样规范治疗淋病呢?

  如果发现本人或家庭成员有淋病的症状或表现,应到正规医院去,最好是去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性病诊治单位,由医生进行检查和化验,一旦确诊即行治疗。

  一般来说,95%以上的患者是合并症淋病,其规范治疗的常用药物及方法如下:头孢曲松250毫克,一次肌注;或大观霉素2克(宫颈炎4克),一次肌注;或环丙沙星500毫克,一次口服;或氧氟沙星400毫克,一次口服;或头孢噻肟1克,一次肌注。

  方案中列出5种药物,其他特效药物也可应用,一般一次用药即能治愈。有时为防衣原体、支原体合并感染,在上述任一用药后,可口服多西环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如从防污染、清洁卫生考虑,可于局部外用些消毒杀菌剂。治疗后自我不适的感觉消失,治后4~7天复查查不到淋球菌,则淋病治愈。上述治疗方法充分考虑了淋病治疗的各方面,既简单又方便。如果患者表现的是其他类型的淋病,正规医疗单位还会采取其他相应的治疗方案。

(责任编辑:简丽妍  实习编辑:张曼)

2011-07-09 01:33:00浏览13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源性心脏病是什么意思
心源性心脏病是指心脏本身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脏疾病,病因多样,涵盖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变、心脏瓣膜疾病等。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及乏力,严重时可能进展为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乃至猝死。冠状动脉疾病作为心源性心脏病的主要类型,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或梗死。心绞痛是其典型表现,心肌梗死则是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导致的部分心肌细胞坏死,属危急重症。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均为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心肌病变包括扩张型、肥厚型和限制型心肌病,各自特征鲜明。扩张型心肌病以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退为主,易致心力衰竭;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壁肥厚为特征,可能引发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限制型心肌病则因心肌纤维化或浸润性病变导致心室舒张功能受限。这些病变可能由遗传、感染或毒素暴露等因素引起。心脏瓣膜疾病,如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相关病变,常由先天性畸形、风湿热或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所致,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进而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等,由心脏电活动异常引发,严重时威胁生命。预防和管理心源性心脏病需采取综合措施,首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降低风险;其次,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异常;此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及适量运动,有益心脏健康。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胎心率170-180次/分有危险吗
胎心率170-180次/分属于胎心过速,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正常胎心率范围为110-160次/分,胎心率持续高于160次/分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窘迫、母体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胎心率170-180次/分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首先,母体因素如发热、感染、贫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导致胎心率增快。其次,胎儿因素如宫内窘迫、缺氧或心律失常也可能引起胎心过速。此外,药物影响(如使用β受体激动剂)或母体情绪紧张也可能导致胎心率暂时升高。因此,胎心率170-180次/分需结合母体症状、胎儿情况及病史进行综合评估。胎心率170-180次/分的临床意义在于其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窘迫或其他异常情况。胎儿宫内窘迫可能由胎盘功能不全、脐带绕颈或羊水过少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干预以避免胎儿缺氧或不良结局。此外,胎心过速也可能是胎儿感染或心律失常的表现,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因此,胎心率170-180次/分需引起重视,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若胎心率持续在170-180次/分,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胎心监护、超声检查及母体血液检查,以明确胎心过速的原因。其次,若胎心过速由母体因素引起,如发热或感染,需及时治疗母体疾病以改善胎儿状况。若胎心过速由胎儿因素引起,如宫内窘迫,可能需进行吸氧、改变体位等干预措施。需要注意的是,胎心率170-180次/分并不一定意味着胎儿存在严重问题,但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若胎心率异常伴随其他症状,如胎动减少、羊水异常等,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通过合理监测胎心率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能够更全面地评估胎儿状况,确保母婴安全。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怀孕的女性需要保持好心态吗
怀孕的女性需要保持好心态,良好的心态对孕妇自身及胎儿的健康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幅波动,若心态不佳,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会进一步干扰内分泌系统。而内分泌紊乱又可能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睡眠不足会使孕妇身体疲劳感加剧,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食欲不佳则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孕妇自身的身体状态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相反,积极乐观的心态能促使身体分泌有益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如内啡肽等,有助于缓解孕期的不适症状,增强身体的抗压能力,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孕妇的情绪变化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传递给胎儿。当孕妇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时,体内会分泌一些有益物质,如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改善胎盘的血液灌注,为胎儿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反之,若孕妇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体内产生的不良激素,如皮质醇等,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若想保持良好心态,怀孕女性首先要了解孕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明白出现情绪波动是正常现象,但要积极应对。另外,日常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进行孕期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释放压力,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改善心情。当孕妇感觉情绪难以自我调节时,不要忽视,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胎儿的健康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清火栀麦片和牛黄清胃丸哪个治胃热口臭好
清火栀麦片和牛黄清胃丸对于治疗胃热口臭都有较好的效果,其均为清热泻火的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胃热所致的口臭等症状,但是药物的选择应该遵医嘱。清火栀麦片主要由穿心莲、栀子、麦冬组成。其中,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栀子能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麦冬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其对于胃热引起的口臭,可通过清除胃热、缓解胃热上炎导致的口腔异味来发挥疗效。同时,其还能改善因胃热引发的咽喉肿痛等症状,因为胃热常常也会循经上扰,导致咽喉不适。牛黄清胃丸的成分包括人工牛黄、大黄、菊花、麦冬、薄荷、石膏、栀子、玄参等。人工牛黄清热解毒;大黄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多种药物协同作用,具有清胃泻火的功效。此药能有效清除胃火,对于胃热炽盛引起的口臭,可从根本上清泻胃火,使胃的功能恢复正常,从而减轻口臭症状。并且,对于胃热导致的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状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为胃火炽盛通常会伴随这些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上述其中药物来改善口臭,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热。同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也可能导致体内火气上升,加重症状。如果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口臭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对于有脾胃虚寒等体质的人,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需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以免引起不适。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