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非淋性尿道炎岂能滥用药物

  非淋性尿道炎有哪些危害?由衣原体、支原体等非淋菌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当今国内外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是一种病率高、传播性强对身体危害特别大、而又难以根治的传播性疾病。因此非淋的检查、治疗,一定要彻底,不留“隐患”,否则会带来巨大伤害:

  非淋性尿道炎的危害?

  1、夫妻交叉感染 在尿道炎中,NGU占50%。其感染途径除不洁性接触,夫妻间的互相感染也是NGU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妇科体检中发现,20%的女性在阴道和宫颈中均有非淋病菌的正常寄生,虽然其自身不发病,但当配偶身体抵抗能力差时,就会传染给配偶,这就是许多夫妇虽然没有不洁性行为,却照样发生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缘故。所以,夫妻一人怀疑患上非淋,最好双方一起到医院检查,以免产生交叉感染,形成恶性循环。

  2、并发前列腺炎 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要相鉴别。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特点是症状较淋病为轻,潜伏期较淋病为长,分泌物较淋病为清稀。而慢性前列腺炎也常常伴有尿道的不适和尿道口出现分泌物,但慢性前列腺炎主要是会阴不适,排尿不畅,尿道口分泌物为前列腺液。上海男科专家指出,彻底根除NGU,必须同时对前列腺炎进同时治疗。有些患者一旦尿道症状消失后就认为万事大吉,而对于已经侵入到前列腺及睾丸中的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却常常因为症状不明显而忽视,以至于常常错过治疗时机。

  3、引发一系列男性疾病 男性感染NGU如治疗不彻底,留下“隐患”,或者消极怠慢,任由发展,对男性身心的危害相当大:如男性可并发睾丸炎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腺炎、附睾结节、输卵管梗阻,精子数量质量都降低,阳痿早泄男性不育等。

  很多人说尿道炎是小毛病,吃几颗药就行了,这话对吗?

  可能没得过尿道炎的大多数人也是这样认为,但是已经得了尿道炎,并且屡治不愈的患者就不这么认为了。

  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又针对尿道炎、附睾炎、睾炎等泌尿感染疾病的治疗现状做了调查问卷,看看患者是怎么说的。调查显示,有88%的尿道炎患者认为:吃几颗药可能使尿道炎等泌尿感染症状症状减轻些,却不可能彻底治好,这样时间一久,就变成慢性尿道炎了。这时就会出现许多并发症,如男性可并发睾丸炎、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腺炎、附睾结节、输卵管梗阻,精子数量质量都降低,阳萎、早泄、男性不育等。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简丽妍  实习编辑:张曼)

2011-06-20 00:14:00浏览6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张恒坡
精选
张恒坡副主任医师皮肤性病科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
去咨询
擅长各种皮炎、湿疹、各型痤疮、银屑病、副银屑病、玫瑰糠疹、扁平苔藓、白癜风、急慢性荨麻疹、手足癣、汗斑、甲癣、各型头癣、扁平疣、跖疣、带状疱疹、过敏性紫癜,龟头炎、各种外阴皮肤病、药物过敏、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皮肤血管炎、白塞病、各种血管瘤、黄褐斑等色素性皮肤病、各种脂膜炎、皮肤真菌病、丹毒、斑秃、各种脱发、皮肤肿瘤, 皮肤镜等,以及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等性病,对疱病、各种先天性皮肤病、遗传性皮肤病、皮肤结核等少见病也有独道见解。
吴军
精选
吴军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去咨询
1.尖锐湿疣,特别是尿道口、肛周等部位;2.痤疮及玫瑰痤疮,敏感肌;3.雄激素性脱发,斑秃,特应性皮炎、湿疹、荨麻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4.丹毒;带状疱疹;寻常疣、跖疣、传染性软疣,股癣、手足癣、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等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5.雀斑、黄褐斑、太田痣、褐青色痣、咖啡斑、纹身、色素痣等色素性皮肤病的治疗。
王红兵
精选
王红兵主任医师皮肤性病科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去咨询
1)免疫性皮肤病:红斑狼疮,皮肌炎、血管炎、银屑病和天疱疮。2)损容性过敏性皮肤病:擅长面部再发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痤疮、湿疹等皮肤病,在慢性荨麻疹具有一定的诊治经验;3)血管性、色素障碍性皮肤病:血管瘤、黄褐斑和白癜风。
查看更多性病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潘正启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缺血型股骨头坏死能自愈吗
缺血型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严重的骨骼疾病,通常情况下无法自愈。这一病症由多种因素引发,主要特征为股骨头血供受损,导致骨质破坏与塌陷。缺血型股骨头坏死的核心问题在于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正常情况下,股骨头的营养供应依赖于旋股内、外侧动脉及其分支等血管系统。当这些血管因创伤(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长期酗酒等原因遭到破坏时,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减少甚至停止。没有充足的血液滋养,骨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开始逐渐死亡。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血液带来的修复因子,坏死区域的修复过程受到极大阻碍。与其他部位的组织损伤不同,骨骼的修复需要特定的微环境和持续的血液供应来完成骨重建。而在缺血型股骨头坏死中,这种关键条件缺失,使得骨组织无法自行修复坏死区域,因此难以自愈。随着缺血型股骨头坏死病情的发展,会出现一系列不可逆的变化,进一步加大了自愈的难度。早期,在血供减少后,股骨头内的骨小梁开始发生微骨折,骨质逐渐变得疏松。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缺乏有效的修复,坏死区域不断扩大,股骨头的力学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当股骨头承重时,无法承受身体的压力,进而发生塌陷。一旦塌陷发生,股骨头的形态改变,髋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也受到严重影响,关节软骨磨损,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这种进行性的破坏过程无法自行停止,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在面对如此严重且持续进展的损伤时,根本无法逆转病情,更不可能实现自愈。面对缺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应尽早治疗。若病情发展已到中晚期,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术、髋关节置换等。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