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淋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淋病是性病的一种,而且在性病比较常见。患上淋病的人痛苦不堪,没患上的朋友心存侥幸。有泌尿外科专家指出:淋病是由淋球菌所引起的一种泌尿生殖器粘膜传染性炎症疾病,由于淋病发病率最高,妇女患者多数为无症状的带菌者,加之产青霉素酶的抗药菌株和由染色体介导的对多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菌株的出现,使淋病的防治发生困难,成为当前性传播疾病中的重点疾病。

  导致淋病的病因有哪些?

  淋病的病原体揭秘

  病原菌为淋球菌,又称奈瑟淋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呈卵圆形或肾形,成对排列,其接触面平坦或稍凹,直径约0.6~0.8um,常存在于多形核白细胞的胞浆内。淋球菌离开人体后不易生长,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弱,摄氏42度存活15分钟,50℃只存活5分钟,在完全干燥的环境中1~2小时即死亡,但在不完全干燥的环境和脓汁中则能保持传染性10余小时,甚至数天。对一般消毒剂亦很敏感。

  淋病的传染途径和发病机制

  1、通过性接触传染:主要是通过性交或其他性为传染。成人特别是男性淋病99%-100%属于性交传染。男性淋病几乎都是由性交接触引起的,女性淋病也可由性交直接感染,也可由其他方式感染。淋病患者是传染源,性接触是淋病主要传播方式,传播速度快,而且感染率很高,感染后3-5天即可发病。感染人群中以青壮年为主。

  2、非性接触传染(间接传染):主要是接触病人含淋病双球菌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脚布脚盆、衣被,甚至于厕所的马桶圈等均可传染,特别是女性(包括幼女),因其尿道和生殖道短,很易感染。新生儿经过患淋病母亲的产道时,部也可引起新生儿淋菌性眼炎,妊娠期妇女淋病患者可引起羊膜腔内感染,包括胎儿感染。

  总之,性病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病,其传播和流行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从而要自觉地抵制各种不正当的性行为,自我约束,洁身自爱,既不做性病的感染者,也不当性病的传染源,有了这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就能从根本上防止性病的蔓延。

(实习编辑:陈泽汇)

2011-02-22 04:33:00浏览16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15岁儿子后脑勺有个大骨头
15岁儿子后脑勺有个大骨头,可能是先天发育异常,也可能是外伤、皮脂腺囊肿、颅骨骨瘤、颅骨骨髓炎等原因所致,需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先天发育异常如果患者在胚胎时期,后脑勺部位的骨质发育出现异常,可能会出现局部突起的情况。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影响美观,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2、外伤如果患者后脑勺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肿胀的情况,还可能会伴有疼痛、瘀青等症状。患者可以在24小时内进行冰敷,24小时后进行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的情况。3、皮脂腺囊肿如果患者头部皮脂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皮脂腺导管堵塞,从而引起皮脂腺囊肿,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唑肟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4、颅骨骨瘤颅骨骨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是由于机体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肿块、头痛、恶心等症状。如果患者症状比较轻微,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注意观察即可。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则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5、颅骨骨髓炎如果患者颅骨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诱发颅骨骨髓炎,也会伴有局部肿胀的情况,还会伴有头痛、发热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合理膳食,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少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等;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也可以适量锻炼,比如慢走、打太极等,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如果患者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治疗。
林庆荣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13岁儿子睡觉脚一抽一抽的
13岁儿子睡觉脚一抽一抽的可能是剧烈运动起的,也可能是缺钙、小儿癫痫、小儿发作性睡病、不安腿综合征等原因导致的,患者可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1、剧烈运动如果患者在睡觉前进行了剧烈运动,可能会使体内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出现肌肉痉挛的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缓解,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的情况。2、缺钙如果患者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可能会导致身体缺钙,从而导致肌肉的兴奋性增加,出现肌肉痉挛、手脚抽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虾皮、豆腐等,也可遵医嘱口服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3、小儿癫痫小儿癫痫是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可能与先天遗传、脑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抽搐、痉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脑皮质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4、小儿发作性睡病小儿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日间嗜睡、猝倒发作、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等症状。建议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莫达非尼、哌甲酯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遵医嘱采用脑深部电刺激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5、不安腿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可能与遗传、药物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蚁走感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左旋多巴、盐酸普拉克索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