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医辩证教你对付生殖器疱疹

  1、湿热下注证生殖器疱疹

  常见生殖器部位水疱成簇,周边有红晕,或有糜烂,有轻痒,可见小便黄赤,口苦,口渴,苔黄腻,脉弦滑。这是由于素日喜肥甘厚味,湿热之邪下注肝经所致。治疗法则宜清热除湿,方药常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0g 山栀10g 黄芩10g 柴胡10g 车前子(包)10g 生地10g 当归10g 木通10g 生甘草10g

  方中龙胆草清泻肝经湿热;山栀、黄芩、柴胡配合龙胆草清肝利胆;车前子、木通清热利湿;生地、当归凉血活血;生甘草调和诸药。水疱大、糜烂渗液者,加生苡仁30g,茵陈10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6g(后下)。

  2、属于毒热蕴结证的生殖器疱疹

  见阴部疱疹大而红,局部肿胀,疼痛明显,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有低热,排尿困难,舌红绛,脉滑数。这是由于不洁性交,外染淫毒,毒热结聚阴部所致。治疗法则宜清热解毒,常以方药为清毒神圣汤加减:

  金银花30g 天花粉30g 蒲公英30g 当归15g 生甘草10g 板蓝根30g

  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为主药;天花粉排毒驱腐;蒲公英、板蓝根配合主药加强治疗作用;当归、生甘草养血活血,调和诸药。如小便黄赤,排尿疼痛困难者,加马鞭草15g,天葵子10g,淡竹叶10g;淋巴结肿大疼痛者,加地丁30g,夏枯草10g。

  3、肾气不足证的生殖器疱疹

  常见于复发性阴部疱疹,疱疹干涸较小,无自觉症状,但经常复发。这是由于肾气不足,淫毒之邪未尽所致,由于肾气不足故多伴有腰膝酸软,浑身乏力阴虚者,则多有五心烦热失眠多梦遗精早泄,舌红少苔,脉象细数。肾阳不足者,则多有手足不温,少腹拘急,舌淡苔薄,脉象沉细。治疗法则以补肾为主,佐以解毒除湿。常用方药为六味地黄丸加减:

  生熟地各10g 山药15g 山萸肉10g 枸杞子10g 茯苓15g 泽泻10g 丹皮10g 板蓝根10g

  方中生熟地滋补肾阴;山药、山萸肉、枸杞子滋补肝肾三阴;茯苓、泽泻、丹皮乃补中有泻;板蓝根清泻余毒。如阴虚火旺者,加女贞子10g,知母10g;肾阳不足者,加制附10g ,肉桂10g,仙灵脾10g。

(实习编辑:张曼)

2011-01-07 00:10:00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高中生内分泌失调怎么调理
高中生内分泌失调可以通过改善饮食、调整作息、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情绪、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调理。1、改善饮食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胡萝卜、香蕉等,同时还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可以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助于调理内分泌失调的情况。2、调整作息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劳逸结合,以免引起内分泌失调的情况。3、适当运动可以适当进行游泳、慢跑、打羽毛球等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对于调理内分泌具有积极的作用。4、保持良好的情绪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可以适当通过听音乐、与他人沟通等方式排解压力,有助于改善内分泌失调的情况。5、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内分泌失调的情况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方式调理后效果不佳,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如益母草颗粒、静心口服液等,可以调理内分泌,改善内分泌失调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内分泌失调的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内分泌失调雄激素高吃什么药
内分泌失调雄激素高可以吃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螺内酯片、非那雄胺片、己烯雌酚片、戊酸雌二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1、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属于一种口服避孕药,里面含有的雌激素,可以用于治疗女性雄激素敏感引起的多毛、痤疮、肥胖等症状,也可以用于治疗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月经不调。2、螺内酯片螺内酯片也是一种口服的保钾利尿药,里面含有的醛固酮,可以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也可以用于治疗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雄激素增高。3、非那雄胺片非那雄胺片也是一种口服的抗雄激素药物,里面含有的雄激素,可以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不适症状,也可以用于治疗和控制雄激素性脱发。4、己烯雌酚片己烯雌酚片属于一种雌激素类的药物,里面的主要成分是己烯雌酚,可以用于治疗女性功能性闭经、子宫发育不良、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也可以用于治疗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月经不调。5、戊酸雌二醇片戊酸雌二醇片为雌激素类药,用于治疗女性性腺发育不良、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骨质疏松等。也可用于治疗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月经不调。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以清淡为主,不建议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油脂含量偏高的食物,否则会影响到药物的吸收效果。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