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做好一期梅毒的预防和保健

汪治国 皮肤性病科 副主任医师
咸宁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梅毒是由梅毒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本病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的损害。如一期梅毒感染部位的溃疡硬下疳;二期梅毒皮肤粘膜损害及淋巴结肿大;三期梅毒心脏、神经、受累及树肿损害等,梅毒还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引起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危害极大。

  一期梅毒初期现象

  一期梅毒的主要特点为外阴部出现的无痛性下疳。一般在不洁性交后10~90天,平均为21天发病。开始时在外阴部出现一暗红色斑丘疹,继之丘疹表面糜烂,形成表浅的溃疡。这种溃疡一般直径在1~2厘米之间,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整齐,边缘凸起,质硬,因此称硬下疳,又叫初疮。

  溃疡的基底部清洁无脓液,可有少量浆液性渗出,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常伴有腹股沟淋巴结的无痛性肿大。初疮是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最早的皮肤损害,它发生的部位就是梅毒螺旋体侵入的部位。

  梅毒的预防及注意事项

  (1)对可疑病人均应进预防检查,做梅毒血清试验,以便早期发现新病人并及时治疗;

  (2)发现梅毒病人必须强迫进行隔离治疗,病人的衣物及用品,如:毛巾、衣服、剃刀、餐具、被褥等,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以杜绝传染源;

  (3)追踪病人的性伴侣,包括病人自报及医务人员访问的,查找病人所有性接触者,进行预防检查,追踪观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未治愈前配偶绝对禁止有性生活;

  (4)对可疑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以防止将梅毒感染给胎儿;未婚男女病人,未经治愈前不能结婚;

  (5)对已接受治疗的病人,应给予定期追踪治疗。

  (6)督促病人彻底治疗,定期随访。

  (7)早期梅毒患者在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至少1-4个月。

  (8)梅毒患者用过的物品要用消毒药消毒,特别是马桶、内衣裤、毛巾。

  (9)有染上梅毒的可能性,如出现有临床表现,或从未有过任何症状,以及患有其它性病者,都应尽早去医疗条件好的正规皮肤病门疹抽血化验RPR、TPHA。RPR阳性结果的滴度还可用于监测疗效。

  一期梅毒的预防

  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首先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反对不正当的性行为,其次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对可疑病人均应进行预防检查,做梅毒血清试验,以便早期发现新病人并及时治疗;

  (2)发现梅毒病人必须强迫进行隔离治疗,病人的衣物及用品,如:毛巾、衣服、剃刀、餐具、被褥等,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以杜绝传染源;

  (3)追踪病人的性伴侣,包括病人自报及医务人员访问的,查找病人所有性接触者,进行预防检查,追踪观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未治愈前配偶绝对禁止有性生活;

  (4)对可疑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以防止将梅毒感染给胎儿;未婚男女病人,未经治愈前不能结婚。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张曼)

2010-12-12 03:28:00浏览7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希高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未生育女性憋不住尿是怎么回事
未生育女性憋不住尿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尿道炎、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神经源性膀胱等原因导致的。 1、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患者年龄较小,身体各个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可能会出现憋不住尿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改善不适症状。 2、尿道炎 如果患者存在不洁的性生活,可能会导致细菌通过尿道口进入尿道,诱发尿道炎,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阿奇霉素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温水坐浴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3、膀胱炎 膀胱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结石、药物等因素引起膀胱炎症的情况。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膀胱冲洗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4、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肾盂和肾实质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发热、腰痛、尿痛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憋不住尿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热疗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5、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通常是由于脑梗死、脊髓损伤等因素所引起,会使支配膀胱的神经受到损害,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可以遵医嘱通过间歇导尿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配合医生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辅助改善。 在日常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