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淋病早期症状“男女有别”

汪治国 皮肤性病科 副主任医师
咸宁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淋球菌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主要发生于性活跃的中青年。临床上有5%~20%男性和60%的女性感染后可无明显症状。

  一、女性淋病——淋病性尿道炎的临床表现为:

  1、急性淋病性尿道炎

  潜伏期1~3天。主要症状有外阴部瘙痒,尿道口潮红,粘膜水肿,尿道口流出黄色脓性分泌物,轻度尿频尿痛尿急

  2、慢性淋病性尿道炎

  一般急性淋病两周后炎症反应可以完全消失,但淋菌仍旧存在。长期潜伏于尿道旁腺、子宫颈腺体、输卵管皱褶处,待机复发。临床症状很轻,分泌物很少或无,一般不易发现,常成为带菌者,也是男性淋病主要传染者。

  3、女阴及前庭炎

  淋球菌侵及尿道及子宫颈时,则由阴道和尿道流出的脓液,刺激外生殖器皮肤及阴道前庭粘膜发生炎症现象,实为一种继发感染现象,而不是由淋菌直接感染所致。主要症状为阴唇潮红水肿,表面湿润、糜烂,尿道旁侧腺管——Skene氏腺炎,腺口粘膜红肿,压之自开口处有少量脓液流出,有腺管被分泌物堵塞时可形成脓疡一一假性脓疡。自觉局部瘙痒及灼热感,排尿时疼痛,

  4、淋病性前庭大腺炎

  淋菌感染多局限于腺管内,引起粘膜发炎肿胀,临床分为急、慢性二种。

  急性前庭大腺炎,于腺管开口处有红肿的小点——淋病性斑点,分泌出黄色脓液,如不能充分排泄,可形成较大的脓疡,亦可继发小阴唇脓肿,一般有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

  慢性前庭大腺炎,炎症不明显,检查时常被疏忽,压迫腺体周围,可有粘性灰黄色脓液。

  5、淋病性子宫内膜炎

  该病较为常见,由于子宫颈有碱性分泌物以及有大量腺体存在于深部组织,可成为淋菌感染条件。症状为急性期子宫颈内膜充血水肿、暗红色,宫口周围常有糜烂,有脓液附着于上,宫颈内有脓液流出。慢性期,上述症状即逐渐消失,宫颈周围有红晕,宫颈内有粘液流出。有时可为潜伏性的,无临床症状,但病人常有脓性或粘液脓性白带,刺激阴道引起阴道炎,,

  6、幼女淋病性女阴及阴道炎

  该病多为间接接触传染,主要由于与患淋病的母亲或乳母同床共得或同盆沐浴感染致病。

  症状为外阴潮红肿胀,两阴唇间有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流出。多合并尿道炎,尿道外口红肿有黄色脓液流出,自觉局部灼热、尿痛。脓性分泌物刺激阴道,引起阴道炎,此时阴道粘膜红肿,时有糜烂,自觉剧烈瘙痒及灼热感。

  7、女性淋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下列合并症:

  淋菌性盆腔炎,包括急性淋菌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腹膜炎等,临床表现为白带多,且为脓性或血性,全身症状明显,如畏寒发热恶心、双下腹部痛,尿道、宫颈等处有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可造成输卵管粘连、阻塞,以至不育或宫外孕

  妊娠妇女感染上淋病双球菌后,对本人及胎儿均有极大的危害性,易发生胎膜早破、胎盘、胎膜脐带、胎儿等羊膜腔内感染,以及早产、产后败血症,增加了新生儿的死亡率。

  新生儿出生时通过产道也容易受母体子宫颈淋病双球菌的感染而患新生儿淋菌性炎。使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眼睑水肿、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如果延误治疗,则角膜呈蒸气状,可能穿透角膜,导致失明。

  部分病人还可发生淋菌性前庭大腺炎,出现前庭大腺红肿,疼痛,有脓性分泌物,大阴唇下肿胀明显,胖有全身症状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二、男性淋病

  (一)男性急性淋病的临床表现

  男性急性淋病以排尿困难和尿道有脓性分泌物为主要系列症状。

  1、尿道口红肿、发痒及轻微刺痛,继而有稀薄黏液流出,严重者有轻度肿胀,引起排尿困难。

  2、24小时以后,红肿发展到整个阴茎头及部分尿道,尿道黏液性分泌物渐多,冲出尿道口外溢。

  3、感染数日后,淋病双球菌侵及整个前尿道,脓液流向尿道口而溢脓。

  4、因大量淋病双球菌感染和脓液不断刺激尿道口而形成尿道口外翻。用手从阴茎根部向尿道口挤压,可将脓液或粘液挤至尿道口排出。

  5、两侧淋巴结可轻度肿大、压痛。

  6、尿道疼痛表现为微痛或重痛,小便排尿疼痛加剧,尤以刚开始排尿时更痛。因排尿时疼痛,不敢排尿,而有排尿中断现象。

  7、阴茎也常因疼痛而勃起。阴茎微弯微痛,与性欲勃起不同。同时伴有腹股沟淋巴结炎、腹股沟处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可发生急性前列腺炎、急性精囊炎急性附睾炎、急性精索炎等并发症。

  8、可有腰酸、腰痛、会阴及附睾剧烈疼痛射精疼,甚至血精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全身寒战、发热。

  9、急性尿道炎经1—3周后,症状逐渐减轻,化脓、排脓减少,黏稠的黄白色脓汁渐渐变成少量稀薄性分泌物。6周后尿道分泌物可完全消失,而进入静止期或慢性期。此时常被病人忽视或自认为已自愈。在静止期间常因过度性交、酗酒、劳累等原因,又可转为急性发作期。二者交替发生。由于炎症的反复发作,导致疤痕形成而引起尿道狭窄

  (二)男性慢性淋病临床表现

  慢性淋病大多数为急性淋病转变而来,通常表现为尿道炎症状反复发作。

  1、尿痛轻微,排尿时仅感到尿道灼热或轻度刺痛,常可见终末血尿。尿液一般透明,但可见淋菌丝浮游于其中。

  2、病人多伴有腰痛、会阴部坠胀感,夜间遗精精液带血

  3、男性淋病常可并发尿道腺炎、尿道周围组织炎和脓肿、包皮腺炎、输精管炎、精囊炎、副睾炎、鞘膜积液、睾内炎、前列腺炎、龟头包皮炎、淋菌性溃疡等。

  4、排尿困难、尿线细弱、射程短,甚至尿潴留。副睾炎多见于治疗不及时者,常突然感到副睾疼痛、肿大、压痛、发热。此外还可出现性欲减退、勃起不坚、阳痿早泄神经衰弱等症状。若两侧附睾炎,常引起附睾管及输精管闭塞而导致不育。

  5、慢性淋菌性尿道炎治疗较困难。

  三、儿童淋病

  1.幼女淋菌性外阴阴道炎

  多由于与患有淋病的双亲或保姆同床睡觉、共用浴巾、浴盆、便器、污染的手为小孩洗涤外阴而间接感染,但亦有因性虐待而直接感染者。主要表现为急性外阴阴道炎及淋菌性尿道炎,前者阴道口粘膜发红肿胀,有黄绿色脓液,阴道周围粘膜皮肤发红,可有糜烂及渗液;后者尿道口有脓液,有尿急、尿频症状。

  2.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

  由患淋病的母亲产道感染,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不经治疗可发展成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导致失明。成人淋菌性眼炎少见。

  四、非性器官淋病

  口淫、肛交可引起淋菌性炎和直肠炎,均需查到淋菌而证实。

  五、播性淋球菌感染

  少见,低于淋病患者总数的1%。是淋菌侵入血液,在全身引起的播散性淋球菌感染。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和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典型表现常为淋菌性皮炎、淋菌性关节炎和腱鞘炎,亦可见淋菌性心内膜炎、淋菌性脑膜炎、淋菌性肝炎。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液、关节液、皮损等处淋球菌阳性培养。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张曼)

2010-12-10 02:23:00浏览8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招洛丹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牙齿出现敏感刺激性疼痛怎么回事,怎么办
牙齿出现敏感、刺激性疼痛多考虑是牙本质暴露引起的,也不排除与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有关。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对应的治疗。 1.牙本质暴露:如果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牙齿受到外伤或者存在不良修复体,可能会使牙釉质遭到破坏,从而引起牙齿敏感的情况发生。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也可以通过激光照射的方式进行缓解。 2.龋齿:如果长期摄入过多的糖类食物,并且没有做好口腔清洁工作,会导致细菌滋生,从而形成龋洞,在进食时会诱发牙齿敏感以及疼痛的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化钠甘油、硝酸银溶液等药物进行填充治疗。 3.牙龈炎:通常是由于牙菌斑堆积所造成的,发病以后容易造成牙齿部位发红、肿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伴随牙齿敏感的现象。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4.牙周炎:通常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是由于局部创伤或者是遗传因素等原因所导致的,发病以后会造成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等症状,甚至会出现牙齿敏感的现象。可以通过洗牙的方式进行改善,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牙周翻瓣术等方式进行处理。 5.根尖周炎:可能是因为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因素造成的,发病以后会造成牙齿咬合无力、牙齿持续性钝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还有可能会造成牙齿敏感的现象。此时患者可到正规医院通过根管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术后还需要定期复查。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还要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饭后勤漱口,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并治疗。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鼻子很敏感经常打喷嚏流鼻涕是鼻炎吗
鼻子很敏感经常打喷嚏流鼻涕可能是鼻炎引起的,但也可能是冷空气刺激、饮食不当等原因所导致。 1、鼻炎 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炎症,临床常表现为鼻塞、流清水涕、打喷嚏、头痛、头昏等症状,所以鼻子很敏感经常打喷嚏流鼻涕可能是鼻炎。患者可以通过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进行治疗,如果存在过敏因素,还可遵医嘱服用盐酸左卡巴斯汀、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日常要注意保暖和鼻腔卫生,加强体育锻炼。 2、冷空气刺激 如果室内外的温差过大,当鼻腔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可能会出现保护性的打喷嚏反应,属于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如果长时间的进出室内外,就会造成鼻子敏感经常打喷嚏流鼻涕的现象出现。建议患者要注意避免长时间鼻腔的冷热刺激,冬季出门可以戴口罩,做好保暖工作。 3、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吃了很多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麻辣烫、辣椒、蒜、芥末等,就可能会刺激食道及呼吸道,引起打喷嚏流鼻涕的现象出现,此外,如果进食的食物不当,发生了过敏的现象,也可能会出现鼻子敏感经常打喷嚏流鼻涕的情况。日常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要尽量避免接触食物过敏原。出现了鼻子敏感经常打喷嚏流鼻涕的情况时,建议清淡饮食,可适当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等。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自体敏感性皮炎怎么回事,怎么办
自体敏感性皮炎一般指自身敏感性皮炎,可能是皮肤过于干燥、过敏原刺激、化学刺激、物理因素、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的。1.皮肤过于干燥:如果患者的皮肤长时间处于干燥的状态,并且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则可能会引起自身敏感性皮炎,导致局部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建议患者使用温水清洗皮肤后涂抹保湿霜来缓解症状。2.过敏原刺激:若患者对使用的化妆品、洗护用品等物品存在过敏的情况,在接触上述物质之后就会引起变态反应,从而诱发该病。此时,患者可以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3.化学刺激:如铅、汞等重金属离子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容易导致上述疾病发生,使患者出现红斑、丘疹等不适症状。临床上常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4.物理因素:比如温度变化、日晒等都可能引发自身敏感性皮炎的发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同时也要注意做好防晒措施,以免加重病情。5.免疫异常:如果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可能会诱发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光疗等方式进行物理治疗。建议患者平时尽量不要抓挠患处,以免继发感染,不利于身体恢复。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招洛丹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牙敏感冷热刺激疼痛怎么回事,怎么办
牙敏感冷热刺激疼痛可能由牙釉质破坏、龋病、牙周炎、牙龈炎、牙髓炎等引起的,可能需要通过饮食调整、口腔清洁、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牙釉质破坏 当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因磨损、酸蚀等原因受损时,暴露了下方较敏感的牙本质层。此时,冷热刺激会直接作用于牙本质,导致神经信号传导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还可能会导致牙龈出血和红肿。患者应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如冰淇淋、火锅、柠檬、糖果等,以减少对牙釉质的刺激。还要注意选择软毛牙刷来减轻对牙齿的摩擦,并使用专门针对敏感牙齿的牙膏来降低牙齿对冷热刺激的敏感度。 2.龋病 龋病是由于细菌产生的酸腐蚀牙齿表面,形成小洞,当冷热刺激进入这些小洞时,会导致牙齿敏感并引起疼痛、红肿等不适症状。预防和改善龋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每天两次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饮食上应减少糖分摄入,避免食用蛋糕、巧克力等高糖食物。 3.牙周炎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引起的慢性炎症,可导致牙龈萎缩和牙槽骨丧失。当牙根暴露时,冷热刺激会直接作用于牙根周围的神经,引起疼痛。长期不治疗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定期进行专业洁治可以帮助控制牙周炎的发展。建议每年至少接受一次专业的牙周洁治,去除牙石和菌斑。还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二者同为口服药物,患者可以饮用适当的温水帮助药物吞咽。 4.牙龈炎 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反应,常由牙菌斑引起。当牙龈受到冷热刺激时,炎症细胞会释放化学物质,加剧疼痛感,同时伴有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成更严重的牙周疾病。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后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漱口水减轻牙龈炎的症状,如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浓替硝唑含漱液,每日多次漱口。使用时需要将稀释后的漱口液含在口中,让漱口液能够充分接触到口腔的各个部位。 5.牙髓炎 牙髓炎是发生在牙髓内的炎症,通常是由于深龋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细菌感染所致。当冷热刺激接触到已经发炎的牙髓时,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牙齿变色、裂开或最终拔除。治疗牙髓炎通常涉及根管治疗,通过清除受感染的牙髓组织,然后填充根管来保护牙齿。此外还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可以在饭后和睡前使用牙刷轻柔地刷牙,但需要避免刺激疼痛区域。 针对以上提到的病因,建议患者注意日常口腔保健,还要避免食用过硬的食物,如骨头、甘蔗等,以免刺激局部,加重不适感。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孕妇皮肤敏感怎么回事,怎么办
孕妇皮肤敏感可能是因为体内激素变化、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皮肤干燥、过敏性皮肤病等原因所造成的,建议患者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体内激素变化 孕妇在怀孕期间,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出现升高的情况,从而导致皮肤的敏感性增加。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孕妇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以免引起皮肤不适症状。 2、精神因素 由于孕妇在怀孕期间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等,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皮肤敏感的情况。建议孕妇适当进行户外散步,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孕妇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治疗。 3、饮食因素 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不注意饮食,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等,可能会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从而引起皮肤敏感的情况。建议孕妇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清淡饮食,有助于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4、皮肤干燥 由于孕妇在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会导致皮肤油脂分泌过多,如果此时不注意皮肤护理,可能会导致皮肤干燥,从而引起皮肤敏感的情况。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使用保湿效果的护肤用品进行护肤,多喝温水,适当进食富含水分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梨等,补充机体所需要的水分,改善皮肤干燥的情况。 5、过敏性皮肤病 过敏性皮肤病主要是由于接触过敏原而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通常孕妇在接触过敏原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皮疹等症状。建议孕妇及时远离过敏原,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涂抹患处进行治疗。 如果孕妇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具体病因后进行相关治疗,以免影响母体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在怀孕期间,孕妇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情绪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有助于维护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