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巨细胞包涵体感染是由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有两种类型,多数成为唾液腺的不显性感染或慢性感染而长期存留。另一种是全身性疾病,称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ase),比较少见,主要侵犯小婴儿,其特点是在很多器官组织内发现含核内和胞浆内包涵体的巨大细胞,并伴有全身症状,是宫内病毒感染导致胎儿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因感染途径不同而异。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者有20%在出生时无任何症状,但也有出生后不久出现昏睡、呼吸困难和惊厥等,并于数天或数周内死亡。其他症状有意识运动障碍、智力迟钝、肝脾肿大、耳聋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围产期感染的婴儿绝大多数没有症状,只有少数在出生后3个月发生间歇性发热、肺炎和单核细胞增多症。
成人的巨细胞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比儿童多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和疲乏。在发热1-2周后,血液中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且有异形性变化、脾肿大和淋巴结炎等。因输血所致的巨细胞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生于输血后3-4周,症状与一般的巨细胞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同,偶尔可发生间质性肺炎、肝炎、脑膜炎、心肌炎、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症等。肾移植患者在术后2个月内几乎都会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50%-60%无症状,40%-50%的病人表现为自限性非特异性综合征。艾滋病患者几乎都有巨细胞毒感染,有广泛的内脏损害。
巨细胞病毒感染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由于免疫功能缺陷而发生血管、网膜炎、肺炎以及消化道感染。并且大多数患者合并格-巴氏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感染应该如何治疗?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可应用各种抗病毒制剂如GCV、抗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干扰素及转移因子等。但这些药物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往往停药后病毒又潜伏地回升,鉴于此种病毒可能作为艾滋病的病因之一,各国学者均在致力于控制其感染的研究。最近,美国学者研制出两种活疫苗,初试后颇见效。一种是由AD169菌株研制成的;另一种是从TOWn菌株制成的,经非肠道给药后,已明显表现出有抗巨细胞病毒的效能,CMV抗体升高,导致免疫功能增强。
巨细胞病毒感染应该如何预防?
巨细胞病毒对人类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应积极预防其发生。
(1)进行有意识的身体素质的锻炼。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及抗病能力,特别是育龄期妇女,以减少巨细胞病毒对胎儿的严重危害。
(2)对于孕妇或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等患者要注意保护,使她们远离传染源。
(3)注意环境卫生、饮食卫生。
(4)乳汁中巨细胞病毒阳性者,不应哺乳。
(5)免疫防治。尚在研究和探索中。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张曼)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皮肤性病科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性病科
主任医师
世纪坛医院 皮肤性病科
主任医师
汉中市中心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 皮肤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白洞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新艺路12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丁字桥涂家岭9号
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青岛市福州路81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祁阳县人民路40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合肥市滨湖新区长沙路3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