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新解

  爱滋病的治疗尚无满意的方法,治疗药物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新解


  治疗爱滋病的方法一、抗hiv药物叠氮胸苷:是逆转录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hiv复制,本药已经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首先批准用于临床。它可提高cd4细胞数,减缓疾病的进程,延长患者的存活,减少条件性感染,降低死亡率。主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全血细胞减少而致继发感染加重,此外还能引起药物热、皮疹等。

  艾滋的确诊过程是怎样的

  双脱肌苷:是逆转录酶抑制剂,作用与叠氮胸苷相同,其副作用包括周围神经病、胰腺炎及肾脏损害,因此治疗前必须检查有关项目。

  双脱氧胞苷:也是一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可使患者血清p24抗原减少,cd4细胞短暂升高,副作用与剂量相关,主要有皮疹、口炎、周围神经病等。

  同他天定:是一种新的逆转录酶抑制剂,作用与双脱氧胞苷相似,能增加cd4细胞数。

  治疗爱滋病的方法二、中药治疗

  可用紫花地丁、丹参、人参、黄芪、熟地等。

  治疗爱滋病的方法三、免疫调节剂干扰素a:具有抗病毒复制和免疫调节作用,几种干扰素一a干扰素作用最强

  白细胞介素

  粒细胞-巨嗜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使外周血中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增加,改善肌体防御能力,减少条件性感染。

  鸡尾酒疗法简介:纽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持艾滋病研究工作的何大一发明了治疗艾滋病的着名的“鸡尾酒疗法”,该疗法把蛋白酶抑制剂与多种抗病毒的药物混合使用,从而使艾滋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鸡尾酒疗法的原理是,假使艾滋病人只服用一种治疗药物,艾滋病毒终究会发展出抵抗药效的能力,而如果病人服用两种药物,即使病毒发展出对其中一种药物的抵抗能力,也无法同时兼具对另一种药物的防御能力。

  接受这种疗法的病人如果在感染的最初几个月同时服用三种药物,最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扩散。例如接受azt、3tc和蛋白酶抑制剂3种药物混合疗法,其中azt、和3tc两种药物能够初步中断病毒的繁衍,而蛋白酶抑制剂能完全阻断病毒的复制扩散。

  不过,这种混合多项药物疗法价格非常高昂,每年约需花费两万美元,而新近研究成功的第三种药物蛋白酶抑制则仍供不应求,虽然这种疗法对85%艾滋病人产生显着的疗效,仍有15%的病人情况丝毫没有改善,此外,接受这种疗法的病人,初斯会出现许多药物副作用引发的症状,例如严重腹泻、腹部痉挛和贫血等现象,某些药物必须要在饭后服用,其他的则又应空腹时服用,对于病人能否持之以恒并且正确服药,构成相当大的考验。

  自从人们向艾滋病挑战的第一天,就想征服它。在十几年与艾滋病的斗争中,人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知道了预防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有效办法,而且研制出了一些能够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在体内复制的药物,这些药物已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延长病人的生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艾滋病治疗的常用药物 (1)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在体内的繁殖,但并不能彻底杀灭人体内的病毒。有些药物长时间使用还可以使病毒产生耐药性,大大抵消了其治疗效果。现已有17种药物通过了美国 fda许可用于治疗艾滋病病毒/aids。在我国也可以买到部分主要药品。药物可分为三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双肽芝(azt+3tc)、赛瑞特(d4t)、立妥威(ddi)等。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施多宁(stocrin)、维乐命(niverapine)等。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indinavir)等。前二种药物作用于艾滋病病毒复制的早期,抑制逆转录酶;后一类作用于艾滋病病毒复制的后期,抑制另外一种重要的酶(蛋白酶)活性。但以上药物均系国外生产。

  1995年,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博士首先应用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加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治疗感染者和病人,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此种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病毒作用,经使用后可在血浆中检测不到病毒,并可长期维持这一疗效。另外,它还可以使被艾滋病病毒破坏的人类免疫功能获得恢复或部分恢复。这种联合用药的方法,被称之为“鸡尾酒疗法”,学术界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据美国研究,1995年底至1997年,经过采用harrt治疗后,三种艾滋病主要的机会性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肺卡氏肺囊虫肺炎(pcp)、鸟分枝杆菌(mac)的发病率下降了60%~80%。因为艾滋病相关疾病而住院的人数下降了60~80%,死亡率下降了44%。自1999年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和北京地坛医院合作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证明这种疗法对中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进行抗病毒治疗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的,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我们已经知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会经历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和症状期,即艾滋病四个时期。一般的治疗应选择无症状期的中后期。因此,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确定什么时间开始治疗。

  艾滋病治疗的常用药物 (2)其他类药物。其他免疫调节药物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ⅱ和丙种球蛋白等,都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感染和增强免疫调节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ⅱ还可使患者淋巴细胞数增加,改善其免疫功能。

  艾滋病治疗的常用药物 ---我国试用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也有着较好的前景。如香茹多糖、丹参、黄芪和甘草甜素等亦有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目前有些研究工作已发现某些中药或其成份在体外实验能抑制艾滋病病毒,但尚在积极开发研制中,希望能早日有治疗艾滋病的中药面世。

  各种感染合并症的治疗如口腔念珠菌感染、其它细菌性感染、肺结核、卡氏肺囊虫肺炎、肿瘤等,均可遵医嘱对症用常规药物治疗。

  接受治疗要到定点医院,经检查后制定出系统的治疗方案。千万不要轻信江湖游医和所谓的“祖传秘方”。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研制出能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有效预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疫苗。但是,艾滋病的治疗药物正在取得进展,艾滋病疫苗也有所突破。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艰苦的努力,人类一定会战胜艾滋病。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郭婷婷)

2010-10-04 10:19:00浏览5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肖艳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3天检查有脑出血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新生儿3天检查有脑出血,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外伤、颅内感染、缺氧缺血性脑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的。1、遗传因素如果新生儿的父母患有脑出血,则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脑出血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颅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方式进行治疗。2、外伤如果新生儿头部受到撞击,可能会导致脑组织受损,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通过头颅CT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3、颅内感染颅内感染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脑实质所引起的疾病。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发热、抽搐、出血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4、缺氧缺血性脑病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是由于围生期窒息、严重贫血等因素引起的脑部病变。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嗜睡、肌张力减低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5、先天性心脏病如若新生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则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异常,从而引起脑部异常出血。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介入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并定期带新生儿到医院进行复查。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新生儿睡觉吸气的时候有声音
新生儿睡觉吸气的时候有声音,可能是生理因素、鼻腔发育异常、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小儿支气管炎等原因引起的。 1、生理因素 新生儿的各个器官还未发育成熟,可能会出现睡觉呼吸有声音的情况,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家长平时应注意新生儿的护理,避免新生儿着凉。 2、鼻腔发育异常 如果新生儿的鼻腔发育异常,可能会导致鼻腔通气不畅,从而出现睡觉呼吸有声音的情况。对于病情较轻的新生儿,可以先进行观察治疗,随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鼻腔发育会逐渐完善,此情况也会逐渐消失。但如果病情较重,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3、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如果新生儿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导致鼻塞、流涕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感冒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还可以适当给新生儿喝温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疾病康复。 4、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指由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过敏原等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促等症状。如果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肺炎,会导致患儿出现发热的症状,在发热时会出现睡觉呼吸有声音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服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带新生儿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5、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炎通常是由于微生物感染、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等导致,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在睡觉时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做好新生儿的保暖措施,避免受凉,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新生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新生儿口水有泡泡
口水一般指唾液。新生儿出现唾液有泡泡,一般是口腔吞咽功能发育未成熟导致,但也不排除是新生儿唾液腺发育状况良好、喂养过多、消化不良、口腔溃疡等因素有关,建议根据以上因素选择适当方法改善。 1、口腔吞咽功能发育未完全成熟 因新生儿出生后,身体各个器官正处于缓慢发育状态,口腔吞咽功能不好时就会导致唾液很多,形成泡泡,有时会出现呛奶的情况。发生上述情况,属于正常状态,不用特别担心。 2、新生儿唾液腺发育状况良好 新生儿出生后,口腔内的唾液腺随着新生儿出生时间的增加,会处于逐渐生长发育状态,新生儿有可能会出现唾液分泌旺盛的症状,此时属于正常情况,不需要特殊治疗。 3、喂养过多 还可能是家长喂养母乳量过多、过急导致的,新生儿吞咽功能不好,也会出现上述症状。一般建议按需喂养,降低对新生儿胃肠道黏膜组织产生的刺激性,以免新生儿胃肠道功能受损现象。出现喂养过多后,家长可以适当使用手部对新生儿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辅助改善以上症状。 4、消化不良 若新生儿进食过多或腹部着凉后,可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该疾病,进而使胃肠道蠕动减慢,导致大量空气进入体内并排出体外,表现为以上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内环境,促进气体排出。还可配合按摩腹部等方式来帮助排气排便。 5、口腔溃疡 如果新生儿吃奶的时候咬伤了牙龈,则会导致局部受到刺激而引起口腔溃疡的情况发生。当细菌侵入到伤口内时则会引起炎症反应,使患者出现疼痛以及红肿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白色小泡的现象。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喉剑喷雾剂或西瓜霜清火含片等药物来进行缓解。 如果新生儿无其他不适症状,一般无需处理。如果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就诊。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