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胎传梅毒 预防要胜于补救

  近期通过对几对新婚夫妻和母子共患梅毒病人的治疗发现,随着梅毒发病率的上升,胎传梅毒或先天性梅毒儿的出生也明显增多。一些育龄妇女感染梅毒后未被及时发现和未经规范治疗,带病结婚,带病怀孕生育是胎传梅毒或先天性梅毒儿高发的主要原因。

  梅毒是一种严重的性传播疾病。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先天性、母婴垂直传播和密切生活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中可分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多性伴性行为、婚内性行为被动感染。经血传播主要是通过使用被污染的医疗器具、血液制品、外伤救治中被动感染。母婴垂直传播是2003年强制婚检取消后胎儿和新生儿感染梅毒的主要途径,也是近些年来新生儿梅毒(先天性)高发的主要原因。密切生活接触感染是指与感染梅毒时间不长的急性梅毒患者同吃同住,共用脚盆脚巾、牙刷口杯等,在双方存在皮肤及口腔黏膜轻微破损的情况下,梅毒螺旋体进入他人体内引发感染。生活接触感染梅毒机会更少。

  胎传梅毒是指妇女在怀孕前或怀孕期间感染梅毒,未被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梅毒螺旋体在孕妇体内通过胎盘脐血循环传给胎儿,造成胎儿全身感染。梅毒螺旋体进入胎儿体内后,迅速进入胎儿全身组织及器官,造成胎儿器官严重的损伤。如果孕妇感染梅毒时间短,正处于急性发病期(Ⅰ期Ⅱ期梅毒),一些胎儿会因梅毒的毒性作用强而停止发育、胎死宫内,胎儿会出现侵软或死产。一些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早产或产后短时间内死亡。如果胎儿发育成熟,胎儿娩出后,新生儿梅毒体征明显。还有一些新生儿不出现症状,如未及时治疗可在出生后2--20周内出现梅毒症状。新生儿也可在几年以后,甚至十几年后出现症状发病。个别先天性潜伏梅毒可在体内潜伏30--40年后发病。

  梅毒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性传播疾病。胎传梅毒也可及早发现,及时规范治疗,阻断宫内感染,避免先天性梅毒儿的出生。目前在我国各级妇幼保健院开展的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围生期保健都把梅毒血清抗体作为检查的必须项目进行检查,凡是在婚前、孕前、产前感染梅毒的妇女都可通过筛查及早发现,并及时治愈。各级妇幼保健院及综合医院均开展梅毒检查和规范治疗。婚前发现感染梅毒,经规范治疗后,经过少到半年、多则1--2年的随访,患者就可正常结婚和生育。孕前发现感染梅毒,经过规范治疗和少则半年、多则2年的随访后,就可以正常怀孕生育。如果孕期感染梅毒,如是在孕早期四个月内被确诊,经过规范治疗后,可大大降低胎儿感染的机会,甚至可以让胎儿免受梅毒螺旋体的侵害。妊娠四个月后感染梅毒,尤其是孕妇为近期感染梅毒者,其胎儿受累严重,即使是进行正规治疗后杀死体内梅毒螺旋体,但梅毒螺旋体对胎儿造成的组织器官损害已经无法改变。所有正规医院对感染梅毒的育龄妇女不仅会给予及时的规范治疗,同时还会从优生遗传学的角度,对育龄妇女提出科学的指导建议,使患者减少和消除心理上的压力,尽快恢复身体,为今后正常的婚育作好准备。

  感染梅毒的育龄妇女带病结婚、带病怀孕、生下先天性梅毒儿是件非常痛心的事情。普及性病、爱滋病的防治知识,洁身自好,自觉做到不发生婚前性行为,不参与商业性性行为,做到诚实守信,做一个认真生活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就可以避免梅毒婚内感染、孕期感染或先天性梅毒儿的出生。

(实习编辑:郭婷婷)

2010-08-11 10:10:00浏览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嘉宝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肠道息肉怎么办
肠道息肉怎么处理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可能与饮食不良、便秘、遗传因素等有关。 1、饮食不良 如果长时间饮酒、吃油腻的食物、海鲜,会导致肠道黏膜发生腹泻,而肠黏膜长期受到炎症的刺激,很有可能会形成肠息肉。若肠息肉较小,在平时的生活中,患者应纠正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戒除烟酒,避免高脂肪以及红肉的过多摄入。若患者的息肉体积比较大,可根据医嘱采取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下息肉摘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2、便秘 便秘是一种症状,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如果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当、精神压力比较大等会引起便秘。便秘时,粪便里的残渣、毒素就在肠道里边停留的时间长,对肠上皮黏膜有刺激,引起肠息肉。便秘的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来减少便秘情况的发生,可多食用一些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类,尽量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一定程度上缓解便秘情况。便秘严重者也可使用容积性泻药,如硫酸镁。 3、遗传因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疾病,很多肠息肉患者都有家族遗传史,如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恶变率低的特点。对于有症状的肠息肉或可疑病变的结肠息肉,可进行剖腹手术、内镜下息肉摘除术等进行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也会导致肠息肉,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胃肠外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许鹤洋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肠道息肉和内痔的区别
肠道息肉和内痔的区别主要包括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注意事项不同、预后不同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1、发病原因不同肠道息肉是一种从肠黏膜表面突出至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可能与长期饮酒、长期吸烟、长期便秘等原因有关。内痔是一种位于肛门齿状线以上的病变,可能与长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久坐等原因有关。2、症状不同肠道息肉可能会出现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痛、腹泻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等症状。内痔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痔核脱出、肛门瘙痒、疼痛等症状。3、治疗方式不同如果肠道息肉体积较小,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如果内痔体积较大,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痔切除术治疗。4、注意事项不同肠道息肉切除后患者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运动,以免撕裂伤口,影响愈合。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吃小米粥、山药粥、苹果、葡萄等富有营养的食物,提高身体免疫力。5、预后不同肠道息肉切除后一般可以治愈,预后较好。内痔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贫血、血栓、肛裂、肠梗阻等并发症,影响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不要长时间排便。要注意饮食健康,不要吃辣椒、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现便血、肛门疼痛等症状,可以到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许鹤洋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肠道息肉切除挂什么科
一般肠道息肉切除可以挂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肛肠科、急诊科、肿瘤科等科室。 1、消化内科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发生隆起性的病变,可能与长期吸烟酗酒、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腹痛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选择的是正规医院,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可以在消化内科进行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 2、胃肠外科 当患者的肠道部位受到慢性胃炎刺激,并且在之后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就有可能会引起肠道出现息肉。所以这属于胃肠方面的疾病,患者可以去医院胃肠外科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3、肛肠科 肠道息肉切除一般是在肠镜下操作,所以患者也可以去到肛肠科进行检查治疗,医生可以在肠镜下使用活检钳直接钳除。手术后也需要密切关注腹部疼痛情况及大便出血情况,如有不适及时治疗。 4、急诊科 如果存在肠道息肉的患者,出现了身体发高热、腹部剧烈疼痛、皮肤发白的情况。此时给身体带来的损伤是比较严重的,可以立即去正规医院急诊科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 5、肿瘤科 如果患者是家族遗传导致的结肠腺瘤性息肉或者是直肠、结肠癌变,可以选择到肿瘤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有利于缓解病情。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也可以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科室。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