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别踏中梅毒设下的圈套

别踏中梅毒设下的圈套


  邓某某水厂的民工,因车祸到医院求诊,入院时做性病三项常规检查验出梅毒。他爱人随即做了检查,也查出同样的疾病,就连家里一岁半的婴儿也不能幸免。据医院皮肤科医生说,在排除了先天感染、产道传染等因素外,孩子后天在与母亲的密切接触中感染的可能性最大,如亲吻(硬下疳长在嘴唇内的话)、握手、拥抱及一起洗澡时传染。

  便后不洗手握手也传染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又称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早期梅毒最具有传染性。梅毒的皮疹除了长在阴茎冠状沟、阴茎包皮、龟头和阴囊上外,有的也会长在指头、嘴唇和眼睑内。

  一期梅毒创伤面里含有很多梅毒螺旋体,如果病人的皮疹长在手上,与人握手的话,就有可能传染给他人。因为梅毒螺旋体可从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而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手上有小损伤,这样与梅毒病人握手就很容易“中招”。就算皮疹没长在手上,梅毒病人小便出来没洗手便与人握手的话也会造成“麻烦”。因此,梅毒的化验单上医生会标上危险的字样,以防检验人员职业传染。

  用避孕套仍有三成“中招”

  据介绍,梅毒螺旋体大量存在于皮肤黏膜损害表面,也见于唾液、乳汁、精液、尿液中。从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后,数小时即侵入附近淋巴结,在2~3日经血液循环播散全身,大约经3周的潜伏期,在入侵部位发生初疮,这是一期梅毒。此后机体产生抗体,螺旋体大部分被杀死,硬下疳自然消失,进入无症状的潜伏期,此即一期潜伏梅毒。如果在6个月到2年内又复发者称为二期复发梅毒。

  由于梅毒不痛不痒,出了皮疹也能自愈,因此不易引起病人注意。某高校一研究生在献血时查出患有梅毒,她自述为遭遇强暴所致,事后没去医院检查治疗,因此传染上梅毒自己也不知道,检验出来的时候已经发展为二期了。据调查,男性一期梅毒与女性发生关系的话,女性“中招”的几率高达60%~70%,即使使用避孕套,仍有30%的失败率。

  早期治疗治愈不贵

  如果脚板底与手掌心长出环形、铜红色的皮疹,本人与配偶又有不洁性接触史,便可怀疑为一期梅毒。临床表明,一期梅毒的皮疹不用药物自己也能好,不痛不痒,但同样具有传染性。因此,梅毒必须早期、足量、正规按计划完成疗程,性伴侣必须同时治疗;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并进行疗后随访,抗梅毒药物以青霉素为首选。早期梅毒患者如果及时进行充分的治疗,30%可以根治,下疳治愈率可达100%。而到了三期梅毒出现骨、关节、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损害的话,愈后就较差了。

  梅毒并不难治,真正治愈的费用不到一百元,很多病人到私人诊所求医花了几千上万无法痊愈,才会到正规大医院收拾“烂摊子”,这时已经耽误病情了。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10-03-30 05:03:00浏览10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马拉色菌毛囊炎吃什么药
马拉色菌毛囊炎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抗真菌口服药、外用抗真菌药、角质剥脱剂等。需注意,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1、抗真菌口服药:伊曲康唑是常用的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口服抗真菌药物。该药物能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合成,破坏真菌细胞膜结构,从而发挥强大的抗真菌作用。氟康唑也属于此类药物,其抗菌谱广,对马拉色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通过口服给药,可在体内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发挥治疗效果。2、外用抗真菌药:外用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皮肤病变部位。酮康唑乳膏是常见的外用抗真菌药物,能抑制马拉色菌的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反应。每天涂抹于患处,可有效改善马拉色菌毛囊炎引起的丘疹、瘙痒等症状。联苯苄唑溶液也是常用的外用药物,其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能快速渗透皮肤,抑制真菌的细胞膜合成,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3、角质剥脱剂:水杨酸等角质剥脱剂可帮助去除皮肤表面过度角化的角质层,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到毛囊内,增强抗真菌药物的疗效。同时,其还能改善毛囊口角化异常,防止毛囊堵塞,减少马拉色菌的滋生环境。该药一般配合上述抗真菌药使用,以增强药物疗效。对于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日常护理十分重要。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勤换衣物,尤其是出汗后要及时清洗,减少马拉色菌滋生的环境。避免使用过于油腻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以免加重毛囊堵塞。尽量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皮肤摩擦。若病情反复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切不可自行随意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得了马拉色菌毛囊炎怎么办
得了马拉色菌毛囊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来改善。1、一般治疗:保持皮肤清洁干爽是基础。勤洗澡,使用温和、去油脂能力适中的沐浴产品,有助于去除皮肤表面多余的油脂、灰尘和马拉色菌,防止细菌滋生加重感染。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洁,以免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皮肤油脂分泌失衡,反而更利于马拉色菌生长。2、药物治疗:外用抗真菌药物是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常用方法。如酮康唑乳膏,能抑制马拉色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使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受损,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马拉色菌的目的。对于病情较严重、外用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伊曲康唑在体内代谢后,其活性成分能高度选择性地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影响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发挥强大的抗真菌作用。需注意,药物要遵医嘱使用。3、物理治疗:光动力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其原理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皮肤,激活外源性或内源性光敏剂,产生单线态氧等活性氧物质,破坏毛囊内的马拉色菌及炎症细胞,减轻炎症反应。光治疗后,皮肤可能会出现轻微红肿、疼痛等不适,一般在数天内可逐渐缓解,期间需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日晒和刺激。建议若发现患有马拉色菌毛囊炎,应及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等检查,明确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定期复诊,观察毛囊炎恢复情况,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如毛囊炎范围扩大、出现脓疱、发热等,应立即复诊,以便医生调整治疗策略,彻底治愈疾病,避免病情迁延不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马拉色菌毛囊炎可以自愈吗
马拉色菌毛囊炎存在一定自愈的可能性,但并非所有情况都能自行恢复。马拉色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表面寄生菌,通常在人体皮肤表面处于共生平衡状态,并不致病。然而,在特定条件下,这种平衡被打破,马拉色菌大量繁殖,就会引发毛囊炎。从人体自身的免疫机制来看,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且较为强大时,有能力识别并抑制马拉色菌的过度增殖。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并清除过多的马拉色菌,调节炎症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马拉色菌毛囊炎病情较轻,炎症局限,人体免疫系统有可能自行恢复皮肤的正常微生态平衡,使毛囊炎逐渐自愈。但是,多种因素会影响马拉色菌毛囊炎的自愈。一方面,若个体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免疫力下降,无法有效对抗马拉色菌的侵袭,毛囊炎自愈的难度会显著增加。另一方面,不良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也不利于病情自愈。例如,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皮肤出汗较多,这种环境非常适合马拉色菌生长繁殖,会加重炎症反应,阻碍自愈进程。此外,过度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也会干扰免疫系统功能,使马拉色菌毛囊炎难以自愈。若怀疑患有马拉色菌毛囊炎,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真菌镜检,以明确诊断。在治疗方面,对于症状较轻且有自愈倾向的患者,可先尝试改善生活方式,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勤换衣物,尽量避免穿紧身不透气的衣物。若病情较为严重,需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可选择抗真菌制剂,如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抑制马拉色菌生长。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马拉色菌毛囊炎一般要多久才好
马拉色菌毛囊炎一般要20-60天才能好。该病症是由马拉色菌感染毛囊所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其治疗及恢复周期受药物作用机制、皮肤新陈代谢规律等因素影响。抗真菌药物是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主要手段,遵医嘱外用药物如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溶液等,需通过渗透皮肤角质层,逐步抑制并杀灭毛囊内的马拉色菌。皮肤角质层更新周期约为28天,药物在此期间持续发挥作用,逐步清除病原体,初期用药20天后,炎症反应可得到初步控制,红肿、瘙痒等症状开始缓解。若病情较重,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口服药物在体内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作用于病灶,通常也需要60天的时间。因此,从药物起效到皮肤完全修复,整体疗程通常在20-60天。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恢复时间存在多种影响因素。个体差异方面,不同患者的免疫力水平对恢复进程影响显著。免疫力较强者,免疫系统能更好地协同药物清除病原体,加速炎症消退,恢复时间可能缩短;而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不仅感染易反复,且皮肤修复能力减弱,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若确诊为马拉色菌毛囊炎,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日常避免搔抓患处,防止继发感染或留疤。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尽量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若治疗过程中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