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发生在蜜月期间的“憾事”

  今秋十月,佳节又国庆,很多情投意合的恋人将会携手走过那红地毯。新人们在高兴之余,千万别发生类似下文的不快。

  阴茎出现红斑,并不全是软下疳

  一天上午,一对年轻的夫妻来到我的诊室。男的还未开口,女的就急忙插进了话题,两人便争吵起来。原来两人是刚结婚十多天的小两口,现在还在度蜜月,但是,今天早上起床时,新郎官突然发现自己阴茎皮肤上出现一块红斑,并感到灼热和轻度疼痛,他马上把这种不适感告诉了新娘。想不到的是,新娘不但不同情,却先失声痛哭,然后大吵起来,说自己的命为何这样苦,蜜月未过完,新郎已有新欢。新郎百思不得其解,直问为什么?新娘说:“你装得挺正经的,背后却干见不得人的好事,这是性病,你难道不知道?”新郎恍然大悟,但心想自己未做亏心事,没有什么可怕的,于是对她置之不理。想不到新娘闹得更厉害,没办法,他最后只好到医院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我把新郎请进检查室,发现他阴茎的冠状沟处果然有一椭圆形的紫红色斑,并见轻度水肿,约拇指样大,边界清楚,可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查为阴性。同时我了解到他并无不洁性生活史后,心里就有底了。我又问他近期有无服药?他想了一下告诉我,由于结婚操劳,前几天,扁桃体发炎,咽喉疼痛,没有时间去看病,便找朋友要了些消炎药来吃。我问他是什么药,他说好像是复方新诺明,不过以前未服过此药,我心里就更明白了。我对他们说:“这应该是复方新诺明引起的固定性药物疹。不用怕,这不是性病。”

  医生点评:固定性药物疹是发生在皮肤、黏膜上的一种药疹反应,好发于男女生殖器部位。由于皮疹具有固定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在第一次发病后,如果再服同样的药物时,会在原处先有瘙痒感,继之又出现同样的皮疹,并有扩大和增多的趋势,所以称之为固定性药物疹。它是一种常见的药物过敏性皮肤病。临床上的一些常用药物,如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解热镇痛类如阿司匹林、去痛片、消炎痛,镇静催眠类如安定等,都可以导致本病的发生。而且发病与药物的剂量无关,某些处于敏感状态的患者,即使所用剂量很小,也可发生药疹。至于为什么好发于生殖器部位呢?这可能与生殖器部位的下组织比较疏松,血液供应比较丰富有很大的关系。皮疹多见于口唇、龟头、肛门等皮肤与黏膜的交界处,手足背、躯干部也可发生。男性多见于龟头、冠状沟、包皮及阴囊等处,而女性则多见于大、小阴唇。皮疹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紫红色斑,如小指到拇指大,一般是单个,少数可多个,严重者红斑可发生水疱。愈后有色素沉着,且色素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而加深,可经久不退。患者症状一般较轻,炎症重者发生水疱糜烂时则灼痛明显。它易与软下疳混淆,但软下疳患者发病前有不洁性交史,生殖器等处出现一个或数个溃疡,基底软,有疼痛和触痛,单侧淋巴结肿大等,与固定性药物疹有明显不同。关于固定性药物疹的治疗,比较简单,但首先要停止一切可疑的药物,再给一些抗过敏的药物就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阴茎丘疹不是尖锐湿疣

  一天早上,刚查完房,内科护士小张来到办公室找我。她说:“洪医生,我想跟你讲个事。前两天,我突然发现爱人小刘的‘那个’前面,也就是冠状沟处,长有几颗近似大头针大小的丘疹,我想这不是尖锐湿吗,吓得我浑身发冷,直问他是否瞒着我去找别的女人了,他一口否认,你想想看,没有这回事,哪来这些东西?”“小张,结婚了?”我开玩笑说,“什么时候结的婚,我可一点也不知道?”小张说:“洪医生,你还开玩笑,人家哭都还来不及,蜜月未完,丈夫却得了性病。一会儿他就来,请你好好地给我检查,认真审问他,看他老不老实。”跟小张聊了不到二十分钟,小刘就来了,不用问诊,我直接把他带到检查室,小刘似乎也无所谓,当我检查时,确实看到阴茎冠状沟处,有数颗大头针大小的丘疹,表面光滑,根本不像尖锐湿疣,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给他做了醋酸白试验,结果也是阴性。我告诉他俩说:“这叫阴茎珍珠疹,是一种正常现象,不是性病。目前医学认为是一种生理发育的变异,对身体、性功能均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也不需要治疗。”

  医生点评:珍珠状丘疹在成年男性中比较常见。以往不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随着性病的增多,就诊者也随之增多。在性病专科门诊,我经常遇到一些男青年对自己阴茎冠状沟部位的小丘疹很重视,都以为是性病,要求检查治疗。特别是一些曾有过冶游史的人,更加担心自己患了性病。其实出现这种现象的人,多数为20~40岁的成年男性。一般来讲,本人没多大感觉,多在洗澡时无意中发现,根据国内调查表明,20%以上的成年男性都有这种丘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在冠状沟的背侧和两侧有细小的如大头针样的小丘疹,状如珍珠,呈白色、黄色或粉红色,沿冠状沟排列成一行或数行,有的环绕冠状沟一圈,质地较硬,不痒不痛不破溃是其特点,一般不需治疗。如有些人伴有包皮过长,不大注意卫生,经常积存包皮垢并感染的,可切除过长包皮。在临床上,阴茎珍珠疹需要与尖锐湿疣相鉴别,尖锐湿瘟病人多数有性乱史,疣状物至不断地增生,长成菜花样,表面粗糙不平,而且分布不均匀也不对称,无规则,当辨别有难度时,可做醋酸白试验等,一般可以作出诊断。

  假性女阴湿疣也不是尖锐湿疣

  一天下午刚上班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突然一对年轻人冒着大雨跑进了诊室。我想既然冒着大雨来,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谁知,两人均不说话,而当我向他们发问时,两人又争着说,经过一番舌战后,我基本了解了情况。

  原来是昨天刚结婚的小两口,两人经过一年多的恋爱于昨天正式举行婚礼,请完酒,朋友们闹完洞房,两人梳洗后即上床休息,新郎上床后,经过一番拥抱,急着要进一步地亲热,而新娘则不急不慢地要求两人互相欣赏各自的身体,当新郎看到新娘的阴部时,发现在小阴唇旁有数粒米粒大小的丘疹样的东西,马上“性”致全无,虽然他不知道是何物,但在这个部位长出的东西,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东西,而且极可能与性病有关。他直问这是什么?新娘也感到奇怪,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当即下床用镜子对着看,果然如此,她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再三地声明自已的清白,从没有与别人发生过性关系,如果不信,处女红便是最好的证明,但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两人经过一番争吵后没有结果,一夜无话,和衣而睡。

  第二天,两人经过一番谈判后,达成协议,马上去医院检查,如果是性病的话,当即离婚。于是两人冒着大雨赶来了。我当时请他们夫妻俩一起进了检查室,一看,在女方小阴唇旁确实是有数粒米粒大小的疣状突起,呈淡红色,表面光滑,我心里有数,这应该是假性女阴湿疣,它很容易与尖锐湿疣混淆,为了慎重起见,我又给她做醋酸白试验,结果也是阴性。走出检查室,我告诉他俩,这不是什么性病,而是一种易与尖锐湿疣混淆的假性女阴湿疣,问题不大,如果没有症状的话,可以不用治疗。

  医生点评:假性女阴湿疣,又称多毛状小阴唇、女阴乳头状多毛症或女阴多毛状乳头瘤。它与男性珍珠状阴茎丘疹一样,同属于异常化生。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一般认为与念珠菌感染、滴虫感染、慢性炎症和机械性刺激等有关,本病较之男性的珍珠状阴茎丘疹更多、更常见。它大多发生在性活跃的年龄,在临床上被误诊为尖锐湿疣者相当普遍,有时经过激光、化学腐蚀等治疗后,更加难辨真假,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它多发于女性的小阴唇内侧,其次为前庭、阴道口,大都呈对称分布,形态比较规则,时间较长,长期变化不大,甚至无变化。一般无特殊不适,但有些人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典型的皮疹为小米粒样大的小丘疹,表面光滑发亮,群集分布,如鱼卵状,有时见丝状、乳头状或息肉状,白色或淡红色,外观似葡萄状,无蒂,触之有颗粒感,搔抓不易出血。这些可与尖锐湿疣作鉴别。但最重要的鉴别是做醋酸白试验,尖锐湿疣为阳性,而假性女阴湿疣者,肯定是阴性。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10-02-20 06:19:00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激素脸过敏多久能好
激素脸过敏的恢复时间差异较大,过敏症状轻、皮肤屏障受损小、个体修复能力强的患者,通常数周可恢复;而对于症状重、皮肤屏障受损严重、个体修复差的患者可能需要数月。此外,治疗依从性、日常护理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恢复时长。通常情况下,如果激素脸过敏症状轻微,皮肤屏障受损程度较低,未出现并发症,且患者个体差异较小,如年轻、皮肤修复能力强,那么恢复时间可能相对较短,一般在数周内。然而,若患者皮肤屏障受损严重,如出现红斑、水肿等并发症,且个体差异较大,如皮肤敏感、修复能力差,则恢复时间可能较长,可能需要数月才能恢复。但影响激素脸过敏恢复时间的因素较多。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为重要,严格遵循医嘱,坚持正确治疗和护理的患者,恢复速度更快;反之,若自行随意用药或护理不当,恢复会受阻。此外,日常护理情况同样会影响恢复时间,使用温和、无刺激且具有修复功效的护肤品,做好保湿、防晒等基础护理,有助于皮肤修复;而过度清洁、使用不合适产品则会加重皮肤负担,延缓恢复。针对激素脸过敏的患者,建议立即停用含激素的化妆品或药物,避免皮肤进一步受损;其次,可以适当进行冷敷以缓解红肿和瘙痒症状;同时,建议选择温和、不含皂基的洁面产品,如氨基酸洗面奶,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如果不适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建议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免疫力低引起的皮肤过敏该如何治疗
免疫力低引起的皮肤过敏,可通过抗过敏药物治疗、调节免疫力、皮肤护理等方式应对。建议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可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自身过敏原,在生活中加以规避。1、抗过敏药物治疗: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这些药物能与组胺竞争H1受体,从而阻止组胺与受体结合,减轻过敏反应中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当免疫力低下时,机体易对过敏原产生过度免疫反应,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增加,抗组胺药物可有效阻断这一过程,缓解皮肤过敏症状。2、调节免疫力:可服用一些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或补充剂,如转移因子、脾氨肽等。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系统对病原体和过敏原的识别与防御能力,减少因免疫力低导致的过敏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通过提升免疫力,使机体免疫系统恢复到相对平衡状态,从而更好地应对外界过敏原刺激。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无刺激性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热水烫洗皮肤,以免加重皮肤损伤。过敏期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温和清洁有助于去除皮肤表面的过敏原及分泌物,同时不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可涂抹具有保湿、修复作用的医用护肤品,如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产品,帮助修复受损皮肤屏障,增强皮肤的抵御能力,减轻过敏症状。若皮肤过敏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出现大面积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