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警惕曾经消失的疾病:梅毒

  什么是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解放前梅毒发病率很高,解放后,我国政府封闭妓院,取缔娼妓,大力开展防治工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基本消灭了梅毒。80年代后,梅毒再次从国外传入我国,其发病率目前占性传播疾病的第四位。

  梅毒有哪些危害?

  I期及II期梅毒(早期梅毒)主要侵犯皮肤 及黏膜,特点是传染性大、破坏性小。

  III期(晚期梅毒)除侵犯皮肤、黏膜外,还可侵犯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特点是传染性小、破坏性大。胎传梅毒还可殃及胎儿,造成死胎、流产早产及胎传梅毒。

  有哪些传播途径?

  梅毒主要传播途径有:

  1 性接触传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约占95%以上。未经过治疗的梅毒患者,在感染后的1~2年内最具有传染性,因为患者的皮肤或黏膜损害处(或渗出液)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极易通过性接触使对方受到感染。

  2 血液感染:输入梅毒患者的血液或血制品。

  3 胎传:孕妇感染梅毒,由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及脐静脉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在宫内感染。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

  4 其他:少数可通过性接触以外途径导致传染,如接吻、哺乳或接触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如衣裤、毛巾、牙刷、便器、剃刀等。

  早期梅毒有哪些症状?

  硬下疳:是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后最初的损害,潜伏期平均2~4周,多为发生于外生殖器的无痛性、触之较硬的浅溃疡或糜烂面,可伴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Ⅰ期梅毒的另一个特点是“自愈性”,即不经治疗(或患者自行外涂抗生素软膏),2~4周后皮损会自行消退,局部不留痕迹或仅有色素沉着,患者往往误认为疾病已愈,而不再就医,但此时,梅毒螺旋体已经淋巴系统进入血循环,导致全身播散。

  梅毒怎样治疗?

  明确诊断,及早治疗,足够剂量,疗程规则,定期随访,性伴同时检查和治疗。

  目前,治疗梅毒最有效的药物仍然是青霉素,其他任何价格昂贵的抗生素都不能替代其治疗作用。具体方法是肌肉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单位/日,连用14日。或者肌肉注射青霉素油剂240万单位,1次/周,共2~3次。青霉素过敏患者可选用红霉素、四环素等其他抗生素,但疗效均不及青霉素。

  得了梅毒怎么办?

  不要病急乱投医,切莫轻信社会上所谓“老军医”,要到正规医院的性病专科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怎样预防?

  梅毒是可以预防的。

  1 消除传染源:早期发现并治愈病人是消除传染源的根本办法,追踪检查和治疗梅毒患者3个月内接触过传染性梅毒的配偶和性伴,以防梅毒蔓延。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

  2 切断传播途径:要有良好的性道德观,洁身自爱。推广使用避孕 套,不仅对梅毒,而且对所有的性传播性疾病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 保护健康 人群:加强卫生宣教,了解梅毒的危害。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9-11-27 05:06:00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凯群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股骨头坏死还有希望恢复吗
股骨头在坏死早期且病情较轻时,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存在恢复的可能性;然而,若坏死已发展至严重阶段,出现股骨头塌陷等不可逆改变,恢复正常结构与功能则较为困难。早期股骨头坏死,特别是在I期和II期,若能及时发现并治疗,恢复希望较大。此时,股骨头内的骨细胞虽开始出现坏死,但股骨头外形基本保持完整,尚未发生明显塌陷。通过药物治疗,如使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血栓形成,同时配合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脂肪栓塞对股骨头血运的影响。此外,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血氧含量,促进受损骨细胞修复。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严格避免负重,借助拐杖等辅助器具减轻股骨头压力,部分患者经过数月至数年的规范治疗与康复,坏死区域可逐渐被新生骨组织替代,恢复正常的髋关节功能,重新恢复正常生活与活动能力。当股骨头坏死发展到III期及以后,尤其是出现股骨头塌陷、关节间隙狭窄等严重病变时,恢复正常较为困难。股骨头塌陷后,髋关节的力学结构发生改变,关节软骨磨损加剧,导致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症状加重。即便采取保守治疗,也难以恢复股骨头的原有形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关节磨损与功能障碍问题。此时,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虽然手术能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人工关节存在使用寿命限制,无法等同于正常人体髋关节,且术后可能出现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如果怀疑股骨头坏死,应及时就医,完善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明确诊断与分期。早期患者要严格遵医嘱进行保守治疗,定期复查。中晚期患者,若符合手术指征,应与医生充分沟通,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曾钢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股骨头坏死做手术大概多少钱
股骨头坏死是由于股骨头血液供应中断导致的骨细胞死亡,常见症状包括髋部疼痛和活动受限。手术治疗是股骨头坏死的主要方法,费用因医院级别、地区、手术方式及患者个体情况等多种因素而异,一般价格范围在3万元至15万元之间。1、医院级别:三级医院:三级医院设备先进、医生经验丰富,手术费用较高,通常在8万元至15万元之间。二级及其他基层医院:二级医院及基层医院由于设备和资源有限,费用相对较低,一般在3万元至8万元之间。2、地区: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医疗资源集中,消费水平高,手术费用普遍较高,通常在10万元至15万元之间。二线及其他小型城市:由于这些城市消费水平相对一线城市较低,医疗资源相对分散,费用相对较低,在5万元至10万元之间。3、手术方式:保髋手术:保髋手术如髓芯减压术,技术相对简单、设备要求较低,因此费用较低,一般在3万元至8万元之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这种手术技术要求高、假体材料昂贵,此外,术中使用的导航系统、特殊器械等也会增加费用,因此手术费用较高,通常在8万元至15万元之间。4、患者个体情况: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身体状况等都会影响手术费用。病情复杂或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难度增加,费用也会相应提高。此外,术后康复治疗和药物使用也会增加总体费用。建议患者在选择医院和手术方式时,充分考虑自身经济状况和病情需求,同时结合医生的专业建议,选择性价比高的治疗方案。
曾钢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股骨头坏死治疗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调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建议患者尽早就医明确分期以制定针对性方案。1、生活调理:患者需严格避免负重行走,必要时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减轻髋关节压力。日常可适度进行不负重功能锻炼如游泳、骑自行车等,以维持关节活动度。另外,饮食上增加钙、维生素D及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鱼、大豆等,同时戒烟戒酒以减少血管损伤风险。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可缓解疼痛及炎症反应;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延缓骨坏死进程。对于早中期患者,可联合使用血管扩张剂如降钙素,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促进新骨形成,药物使用需遵医嘱。3、物理治疗:如体外冲击波疗法,可通过刺激血管再生,促进骨修复。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血氧浓度,改善缺氧状态。低频脉冲电磁场疗法能调节细胞代谢,辅助减轻疼痛及炎症反应。4、手术治疗: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手段,通过植入人工假体替代病变关节,可显著缓解疼痛并恢复关节功能。该手术适用于股骨头塌陷、关节间隙狭窄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建议患者首次就诊时完善X线、CT及MRI检查明确分期,早中期患者优先选择保髋治疗,晚期功能严重受限者及时手术干预。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及长时间站立。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者应同步控制原发病,以提高治疗效果。
曾钢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股骨头坏死痛需要做手术吗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由于股骨头血液供应中断导致的骨组织坏死疾病,常伴随疼痛和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痛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病程进展以及患者的症状和功能受限情况。早期病例可能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而中晚期病例通常需要手术干预以改善症状和功能。在早期股骨头坏死阶段,疼痛可能较轻,且影像学检查显示坏死范围较小。此时,非手术治疗是首选,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主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以缓解疼痛和炎症;物理治疗如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和高压氧治疗,可能有助于促进骨修复。此外,减少负重活动和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可以减轻股骨头的压力。对于中晚期股骨头坏死,疼痛通常较为严重,且影像学检查显示坏死范围较大或已出现股骨头塌陷。此时,非手术治疗效果有限,手术干预成为主要选择。手术方法包括髓芯减压术、截骨术、骨移植术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术。髓芯减压术通过减轻股骨头内压力,改善血液循环,适用于早期至中期病例;截骨术通过改变股骨头的受力分布,延缓塌陷进程;骨移植术可促进坏死区域的骨修复;对于晚期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常见选择,能够显著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在出现髋部疼痛或活动受限时尽早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采取手术干预,以避免股骨头塌陷和关节功能丧失。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