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追踪艾滋病8大“疑惑”

追踪艾滋病8大“疑惑”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准确命名应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英文写 法为:Acquired(获得性)Immune(免疫力)Def iciency(缺陷、缺乏)Syndrome(综合征、症)。 缩写为“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 IV)引起的疾病,从艾滋病的名称中可以获知:(1)获得性,表 示其病因是后天获得的,并非先天俱来的(母婴传播是后来才发现 的);(2)免疫缺陷,表示其致病机理是造成人体免疫功能的损 伤;(3)综合征,表示其临床表现不是一个症状,而是多个征候的 表现。

  二、什么是“窗口”期的艾滋病感染者

  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出现症状这段时间称为艾滋病的潜伏 期,一般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7-10年,处于潜伏期而毫无症状 的病人是具有传染性的。 近年来发现,当人体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必须经过一些日子才 能测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抗体。身体内已有艾滋病病毒,而且具有传 染性,但又毫无症状,血中又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这段时期被 称为“窗口”期,“窗口”期大约为2周至3个月。 如果输入(接受)“窗口”期感染者的血液或是和他人共用一具 注射器,则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与“窗口”期感染者发生性 接触,同样也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窗口”期是隐匿而且最 危险的艾滋病危险人群。

  三、HIV如何使人体免疫力丧失?

  HIV是一种极为细小的球形病毒,其结构简单,外壳是由蛋白 质组成、核心部分是一种称为核糖核酸(RNA)的遗传物质,医学 上称这类病毒为“逆转录病毒”。HIV进入人体后主要寄生于免疫 系统的T4淋巴细胞内,经过“逆转录”后,病毒中的RNA就转为 病毒DNA(去核糖核酸),并直接嵌入到淋巴细胞内固有的细胞 DNA上(DAN是遗传基因的主要物质),两者紧紧地联在一起, 人体没有能力分开它,如果真能把病毒DNA杀灭,势必也同时杀灭 了淋巴细胞DNA。当HIV侵入人体后由潜伏状态进入活跃状态 时,细胞内的病毒DNA会受到激发而复制出数以千计的HIV来, 而新制成的HIV会从细胞中释出。并侵袭其他健康的T4淋巴细 胞。就这样,HIV不断地增殖,而T4淋巴细胞则不断地受到破 坏,最后终致全身免疫力的渐渐丧失,导致了众多合并症而死亡。

  四、感染者与病者有何不同?

  感染者系指受到HIV的感染但没有发病;“病者”则指已有症 状出现的艾滋病人。前者在外表或体内情况均与常人无异,但约有一 半的感染者可在10年后发展成艾滋病者。如果受感染者是儿童,则 其潜伏期会更短,约40%在3年内便可转变为艾滋病者。对于成年 人,在被感染后也会有50%不发展成病者。发病时的临床特征是长 期的淋巴结肿胀、发热、体重骤减、极度疲倦、夜间出汗、腹泻、鹅 口疮(一种口腔溃疡性疾患)等。这些症状被称为“艾滋病相关综合 征”。当免疫系统变得很衰弱时,便可认为患上艾滋病了,这时的主 要特征是“伺机性感染”的出现,如合并肺囊虫性肺炎或卡波济肿瘤 等等。 但要记住,在出现“相关综合征”时,要注意鉴别诊断,因为一 些症状并非艾滋病独有。

  五、HIV是怎样传播的?

  主要途径有三: (一)性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本世纪末,经性接触感染 的人数将占全部感染人数的90%(包括同性性接触在内),而且妇 女占其中的大多数。这些妇女多数是有多个性伙伴者。据泰国调查, 在各自有多个性伙伴者中,男性感染率是7%~9%、女性则23 %。另据研究,1名健康男子同1名已感染艾滋病毒的女子发生1次 性交,这名男子被感染的危险性是1/300;而1名健康女子与1 名已感染艾滋病毒的男子发生1次性交,这名女子被感染的危险性变 为1/100,如果这名女子原已患有其他性病,则其感染艾滋病危 险性升为1/20~30。 有三类人被认为是HIV感染的危险人群:妓女;与妓女有过性 交者;多个性伙伴的男男女女。 (二)血液传播 共用未灭毒的注射器和针头; 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骨髓移植、器官移植、人 工授精; 使用未经灭毒的牙科器械、针灸针,或作其他手术时通过血液传 播; 可引起血液传播的其他途径; (三)母婴传播 父母双方或一方感染艾滋病病毒,都可使无辜的婴儿受害。受感染 的婴儿存活时间通常不能超过2-3年,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所生 婴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约占1/3。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在怀孕后,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 盘直接到达婴儿体内,使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 怀孕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当婴儿经过母亲产道时,可以受到母亲 携带的艾滋病病毒的感染。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当婴儿吸吮乳汁 时,可感染艾滋病。

  六、体内哪些地方可以有HIV存在?

  主要存在于人的体液中,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液、唾 液、泪液、尿液、汗液和痰液等。有传播意义的是血液、精液、阴道 分泌液、乳液。至于其他的体液,因含HIV的数量甚低,不足以构 成传染。

  七、社交接触会否传播艾滋?

  可以肯定地回答:社交接触不会感染到艾滋病毒。这些接触包 括:与感染者俟身并坐、一起办事、同桌进食、共用饮水器、共用书 籍、文具、仪器、共用洗手间、共用电话、同游泳或在更衣室淋浴、 咳嗽、打喷嚏,甚至握手或拥抱,这些都不可能被传染。另外,被蚊 虫等吸血昆虫叮伤,接触纸币、硬币及票证等也不会被传染。 要记住的是:艾滋病毒是通过体液传播的,日常的社交接触是没 什么危险的。

  八、什么是安全性生活

  一夫一妻是最安全的性生活。如果夫妻双方都有信守一夫一妻, 那么双方都处于安全之中;倘若有一方不信守,则双方都处于危险之 中。婚外性生活、“多元化性行为”,甚至性乱交或嫖娼卖淫,不仅 有悖于道德观念,为社会治安所不容许,也是性病与艾滋病的主要传 播方式。 正确和持续应用安全套,是预防性病、艾滋病最重要、最有效而 且最易实行的办法。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坚持大力提倡使用安全套。正 确使用安全套预防性病与艾滋病的效率接近100%。应该使每一个 男女青少年都懂得使用安全套的作用以及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在艾滋 病严重流行的国家的政府官员和居民都逐渐认识到宣传和推广安全套 是目前控制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9-11-19 05:34:00浏览7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脑瘫和脑梗的区别
脑梗医学称脑梗死,脑瘫和脑梗死的区别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不同等。 1、病因不同 脑瘫多是由患者先天性或多种不同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非进行性损伤及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的疾病。脑梗死是患者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导致。 2、症状不同 脑瘫患者可表现为反射异常、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而脑梗死患者主要以偏瘫、言语障碍、复视、眩晕、共济失调、智力障碍等为主要特征。 3、治疗方式不同 脑瘫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结合功能训练、矫正器应用和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日常应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及日常饮食等方面,还应该在家属的帮助下遵医嘱积极进行康复训练。脑梗死的治疗方法通常为综合性治疗,脑梗死发病时,如果没有溶栓禁忌证,一般建议患者尽快进行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平时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预防,通常可以遵医嘱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或他汀类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瑞托伐他汀等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脑瘫以及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产生消极情绪,家属需及时关注患者状态,进行心理疏导积极治疗。如果治疗期间出现不适症状,还需及时就医。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胆红素脑病和脑瘫的区别
胆红素脑病是指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和脑瘫的区别主要包括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注意事项不同等,需要时刻注意身体的变化情况。1、发病原因不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所导致的一种疾病。而脑瘫的发病原因主要与早产、缺氧、感染、中毒等有关。2、症状不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可能会出现嗜睡、反应低下、抽搐等症状,也有可能会出现尖叫、角弓反张等症状。而脑瘫患儿可能会出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出现智力低下、语言功能障碍等情况。3、治疗方式不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也可以配合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方式进行处理。如果出现了颅内压增高的情况,患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而脑瘫患儿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康复训练的方式来改善。4、预后不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如果能够在早期及时发现,并且进行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而脑瘫如果发现较晚,治疗不及时,则预后一般较差。5、注意事项不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需要注意监测胆红素的水平,如果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而脑瘫患儿需要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出现呛咳的情况,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除此之外,建议采取平衡膳食,食物选择应多样化,营养应合理,定时定量进餐。如果患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脑瘫如何进行诊断
小儿脑瘫是指脑瘫。通常情况下,脑瘫可以通过观察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肌电图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为患儿制定治疗方案。1、观察症状脑瘫患儿会出现姿势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如双手屈曲、双手伸直、双下肢过度屈曲、剪刀步、尖足等。还可能会出现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症状。如果患儿出现上述症状,则可以初步判断为小儿脑瘫。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脑瘫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医生会对患儿进行全面仔细地体格检查,如观察患儿的运动、语言、智力等,并评估肌张力、身体姿势、是否存在畸形等。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头部CT检查、头部MRI检查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儿是否存在颅内出血、脑梗死、脑萎缩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4、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等,可以判断患儿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5、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是利用肌电对疾病进行辅助检查的一种方法,可以判断患儿是否存在肌肉损伤、神经损伤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到正规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加强观察患儿的情况,开导患儿,避免患儿过于紧张、焦虑。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