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我国成年女性20%-30%患有子宫肌瘤

  个例:小蒙是一种特殊的“子宫肌瘤病”患者,大大小小的肌瘤附着在整个子宫里,即使手术将肌瘤切干净,不久之后,又会再长,而且长得特别多。在第一次手术切除40个肌瘤后,肌瘤如同野草一般,又布满整个子宫,后又在北京协和医院手术,这次手术切除的肌瘤达419个之多,重达258g。

  我国成年女性20%-30%患有子宫肌瘤,黏膜下肌瘤多半影响生育!

  小蒙这种情况比较特殊,也极为少见,但是子宫肌瘤发病在我国却十分普遍。有统计显示,我国成年女性20%-30%患有子宫肌瘤,每年新发病人数在200万以上;20%-30%患有子宫腺肌病,其中约50%合并患有子宫肌瘤。上述两种疾病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病变,多发于30-50岁的经产妇。

  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月经改变:如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增多,尤其是短期内大量出血,可造成病人严重贫血。肌瘤增大时,还会压迫邻近器官而出现尿频、便秘、输尿管积水、肾盂积水等。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的妇科疾病,按照生长部位临床上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位于子宫肌层的为壁间肌瘤,最为常见,占总数的60~70,带给病人比较大的困惑就是月经量大,甚至造成贫血等问题。

  肌瘤向子宫浆膜生长,突出于子宫表面者,称为浆膜下肌瘤,占总数的20%~30%,其多伴有压迫症状,病人肚子不舒服,老想小便、大便。

  而肌瘤向黏膜层生长,突向宫腔,则称为黏膜下肌瘤,占总数的10~15%,多半影响生育,可能会造成部分妇女不容易怀孕或者流产等问题。

  “月经不该来的时候来,该走的时候不走”需小心!

  大概只有1/5子宫肌瘤患者有症状,多数人没有症状,但是身体的一些症状可以给女性朋友们提个醒:

  一、如果月经变长,经量变多,月经不规律,该来的时候也来,不该来的时候也来,来了又不走,就需要警惕;

  二、尿频,大便干,大便规律性的改变,腹部有压迫感;

  三、出现了先兆流产、流产等问题;

  四、小肚子隐隐约约的疼,情绪受到影响。

  当女性出现上述状况的时候,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千万不能粗心大意!

  真正需要治疗的子宫肌瘤只占所有子宫肌瘤的10%—12%

  子宫肌瘤的恶变机会是很低的,只有不到千分之二,所以绝大多数的子宫肌瘤是不需要治疗的。

  什么样的子宫肌瘤必须治疗?第一情况,子宫肌瘤生长过大、过快。第二种情况,子宫肌瘤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第三种情况,子宫肌瘤带来很多的其它疾病,比如说贫血、泌尿系统、肠道系统等问题。第四种情况跟生育有关系,当患者准备生育的时候,需要治疗的指征就比较宽了。

  虽然子宫肌瘤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但是如果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维持良好的性生活规律,适时婚嫁、生儿育女,注意房事卫生,做好外阴清洁,防止感染,也可以减少患病的机会。饮食上多吃清淡的食物以及五谷杂粮,坚持低脂肪饮食,多吃营养丰富的干果和鱼类。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并要多运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减少疾病侵入。同时要注意放松心情,调节情绪。

2014-02-18 14:44:21浏览8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宫颈妊娠和输卵管妊娠哪个更危险
宫颈妊娠和输卵管妊娠都极为危险,难以简单判定哪个危险程度更高,二者均属于异位妊娠,即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宫颈妊娠的病因可能与受精卵运行过快、子宫内膜受损等有关。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随着胚胎发育,可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流血量通常较多且不易止血,易引发失血性休克。输卵管妊娠则多因输卵管炎症、输卵管手术史、输卵管发育异常等因素导致。症状表现为停经后腹痛与阴道流血,腹痛多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当发生输卵管妊娠破裂时,会突然出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伴有恶心、呕吐,阴道流血量一般较少,但腹腔内出血严重时,也会引发休克。在治疗方式上,宫颈妊娠治疗较为棘手。患者通常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氨蝶呤,抑制滋养细胞增生,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还可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阻断子宫血供,减少出血,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如果出血难以控制,常需行子宫切除术来挽救生命。治疗输卵管妊娠时,对于病情稳定、输卵管未破裂、胚胎较小的患者,可遵医嘱选用甲氨蝶呤药物保守治疗。若输卵管已破裂、出血量大,则需进行手术,如输卵管切除术,直接切除病变输卵管;或输卵管开窗术,保留输卵管,尽量保留生育功能。如果有停经史且怀疑异位妊娠,应立即就医检查。有生育计划者应做好孕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影响受孕的因素。一旦确诊异位妊娠,严格遵医嘱治疗,术后注意休息和调养,定期复查,以便了解身体恢复情况。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输卵管妊娠怎么治疗效果好
输卵管妊娠可通过药物治疗、保守手术和根治手术等方法治疗,效果较好。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且需满足血 β-hCG 水平较低、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较小、无明显内出血等条件。常用药物为甲氨蝶呤,其能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米非司酮也可用于辅助治疗,其为抗孕激素药物,可与孕酮竞争受体,从而终止妊娠。需注意,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影响。2、保守手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尤其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者,保守手术可保留患侧输卵管。手术方式包括输卵管开窗术,即切开输卵管妊娠部位,取出胚胎组织,保留输卵管;输卵管挤压术,通过挤压将胚胎组织挤出输卵管。3、根治手术:根治手术适用于内出血并发休克的急症患者,以及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手术方式为输卵管切除术,可切除患侧输卵管,快速止血,挽救患者生命。对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因其破裂出血风险大,通常也采取根治手术,必要时还需切除部分子宫角组织。建议患者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诊断及病情程度。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嘱,按时复查各项指标,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其可能影响身体恢复。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身体恢复后,应咨询医生受孕时机及注意事项,必要时进行输卵管通畅检查,降低再次发生输卵管妊娠的风险。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输卵管妊娠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输卵管妊娠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停经、阴道流血及腹部包块。同时,要遵医嘱定期复查,了解身体恢复情况,为再次妊娠做好准备。1、腹痛:是输卵管妊娠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其机制是由于输卵管妊娠发生流产或破裂之前,胚胎在输卵管内逐渐增大,导致输卵管膨胀,引起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当发生流产或破裂时,患者会突然感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2、停经:多数患者有停经史。这是因为输卵管妊娠时,受精卵在输卵管着床发育,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抑制了卵巢的排卵功能,子宫内膜也出现类似妊娠的变化,从而导致月经停止来潮。但也有少数患者无明显停经史,将不规则的阴道流血误认为是月经,或因月经仅过期几日,未引起重视。3、阴道流血:常为不规则流血,量少呈点滴状,色暗红或深褐。其机制是由于输卵管妊娠时,滋养细胞产生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足以维持子宫内膜的生长,导致子宫内膜发生退行性变化及坏死,引起阴道流血。一般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量,少数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阴道流血可在病灶去除后停止。4、腹部包块: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血液在盆腔内与周围组织粘连包裹,可形成腹部包块。包块大小不一,质地较软,边界不清。若包块较大或位置较高,可在腹部触及。建议对于有生育需求且有输卵管妊娠高危因素者,如输卵管炎、输卵管手术史等,应在孕前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了解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备孕期间要注意观察自身身体状况,若出现停经、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输卵管妊娠破裂有何危险病人为何肛门坠胀感
输卵管妊娠破裂存在腹腔内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影响生育功能、盆腔感染等危险。该现象是指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着床发育,随着胚胎增大,输卵管无法承受而发生破裂。输卵管破裂后,血液流入盆腹腔积聚于子宫直肠窝,会刺激直肠导致病人出现肛门坠胀感。若出现停经后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症状,应高度警惕异位妊娠可能,立即就医。1、腹腔内大出血:输卵管妊娠破裂后,输卵管内的血管破裂,血液会迅速流入腹腔。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导致腹腔内积血严重,引起腹痛加剧。血液积聚在腹腔内,刺激腹膜,产生明显的压痛、反跳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止血,出血量会持续增加,严重威胁生命。2、失血性休克:由于腹腔内大量出血,人体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心脏无法为身体各器官提供足够的血液灌注,导致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失血性休克若得不到及时纠正,可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3、影响生育功能:输卵管妊娠破裂对输卵管会造成严重损伤。破裂处的输卵管组织可能出现瘢痕、粘连等情况,导致输卵管堵塞或通而不畅。这会影响以后受精卵的正常运输,增加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风险,也可能导致不孕。即使侥幸怀孕,因输卵管功能受损,胚胎着床和发育也可能受到影响。4、盆腔感染:破裂后,腹腔内的积血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环境。细菌容易在积血中繁殖,引发盆腔感染。盆腔感染可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出现发热、下腹部持续性疼痛、白带增多且伴有异味等症状。若感染扩散,还可能引起腹膜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备孕前要积极治疗盆腔炎、输卵管炎等疾病,防止输卵管粘连、狭窄,降低异位妊娠发生风险。对于有异位妊娠史的人群,再次备孕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