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骨关节炎概述及其治疗

  陈顺乐,男,71岁,现任亚洲太平洋地区风湿病学会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风湿病学研究所所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内科教授。临床免疫风湿病学科主任。

  关节炎表现变化多端
关节炎由炎症、感染、创伤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严重者还可出现关节畸形及关节活动范围缩小等。然而,关节炎并不单是局部关节的问题,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广泛甚至是全身性的疾病,病程复杂多变,病机深奥莫测。

  因此,关节炎病人除了出现一些关节的局部症状外,还常伴随千变万化的其他症状,如发热、咽痛、乏力、肌肉酸痛、口眼干燥、面部红斑、复发性口腔溃疡、腹泻、尿路刺激症状等,有的甚至伴有肾炎、贫血、神经精神异常等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发生,往往被病人忽视,但这些伴随症状都是医生诊断其他疾病的重要线索。如有许多关节炎病人常伴有各种皮肤病变,如面部蝶形红斑可提示红斑狼疮、皮肤银屑疹可提示银屑病性关节炎、眼眶周围水肿性紫红色斑可提示皮肌炎、皮肤增厚变硬可提示硬皮病、环形红斑可提示风湿热等。走出治疗的误区

骨关节炎概述及其治疗

  目前有不少病人错误地认为关节炎只是单纯的关节发炎,关节疼痛时,吃几片止痛药就行了,并未意识到关节以外的全身变化,对关节炎的治疗存在着不少误区。

  误区一只知关节疾病,不知全身危机。很多关节炎病人不了解关节背后隐藏的可能危机,因而延误就诊,以致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林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病人。他反复腰背部酸痛不适已有三年,自以为是腰肌劳损,服一些止痛药后疼痛有所好转,未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近一个月来感到弯腰、下蹲困难,才来医院风湿科就诊。检查发现,他的腰椎、胸廓活动已经受限,常规 X线片检查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晚期,双侧骶髂关节及髋关节已明显破坏,病人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给生活及工作带来不便,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还有不少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误以为这些症状是椎间盘突出或坐骨神经痛所致,没有及时就诊,从而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

  因此,对关节炎病人来说,要尽早明确诊断,并对症下药,合理治疗。当出现关节炎症状时需及时就诊,配合医生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X线检查等。这些检查对正确诊断疾病。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并指导治疗很有帮助。如果还伴有全身性症状,如发热、皮疹、胸闷、气急等,则更要引起警觉,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误区二胡乱用药,错失良机。有些病人将镇痛药作为治疗关节炎的法宝。殊不知,这些止痛药往往只能缓解疼痛症状,非但不能控制疾病的发展,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严重者早期即可出现骨关节的破坏。也有的病人同时服用几种止痛药,导致出现胃肠道、肝脏等副作用,甚至出现消化道溃疡和穿孔,危及生命。

  对关节炎病人而言,要取得良好的疗效,必须在医生指导下 进行正规治疗,每一种关节炎的治疗都应有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单是用止痛药减轻疼痛,还必须联合应用其他药物(如氨甲蝶吟、柳氮磺胺吡啶、青霉胺等),并辅以其他综合疗法,才能控制疾病的发展,保护关节和肌肉功能,提高或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误区三不遵医嘱,治疗不规范。有些病人不按医嘱坚持服药,也没有定期到门诊随访,一旦症状有所缓解,就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我们知道,很多关节炎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关节炎等需要长期治疗,定期随访。医生一方面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另一方面也可了解病人有无药物副作用,一旦出现了副作用,可以及时处理,以免发生不良后果。因此,关节炎病人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医生,定期随访。

  由于关节炎病人的发病原因及机理不同,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也因人而异。根据现代医学的观点,对关节炎病人应该进行综合性治疗,包括饮食、教育、物理治疗、药物、锻炼、手术等多方面。我们还应大力普及风湿病学等基本知识,使病人了解疾病的病程及预后,理解治疗的意义,调动治疗的积极性,保持乐观的精神。

  1,类风湿关节炎。首发“症状”多为对称性小关节疼痛、肿胀及晨僵。常伴有全身不适和乏力。一般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然后发展到慢性持续性对称性多个关节炎。常被累及的部位有双手腕、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其他关节如肘、肩、膝、踝、脚趾关节等也易被累及。

  2,强直性脊柱炎。多在40岁以前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病人一般早期出现下腰部及臀部疼痛,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关节疼痛常始于下肢大关节如髋、膝、踝等,多为非对称性。骶髂关节病变是其突出的表现之一。

  3,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的关节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发作隐匿,关节疼痛常累及膝、髋、脊柱及双手远端指间关节。具有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起关节僵硬,锻炼后能改善的特点。

  久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男性,以急性单关节炎症为主。发病前一般无症状,起病急骤,病人多有午夜足痛惊醒史,脚大拇趾(第一跖趾关节)是好发部位,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剧痛难忍。

  中老年女性易患膝骨关节炎

 

  门诊中,因膝关节疼痛来看医生的患者越来越多了,且以中老年女性为主。“我是不是得了风湿性关节炎?”“我的膝关节痛会不会变成类风湿关节炎?”“我活动膝关节时,为什么发出喀嚓、喀嚓的响声?”……虽然提出的问题不同,但看得出大家都为自己的膝关节疼痛而焦虑不安。

  这些患者的症状大多相似:膝关节酸痛,活动不灵活;清晨起床或久坐后觉关节僵硬疼痛,稍稍活动才能行走;站立或行走过久又觉关节疼痛需坐下休息;上台阶费力,下台阶腿软;下蹲困难,有时需要扶持才能站起;膝关节伸屈活动时会听到“喀嚓,喀嚓”的摩擦音;活动过度膝关节会肿胀疼痛加剧。如果做膝关节 X线摄片检查,报告往往显示“骨间隙变狭窄,有骨赘形成(或有骨质增生)”,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长骨刺”了。结合临床表现和X线摄片结果,医生会做出“膝骨关节炎”的论断。

  膝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致软骨丢失、破坏,伴有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反应的疾病,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女性45岁以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关节软骨代谢减弱,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长期慢性关节劳损、膝关节负荷加重是引起该病的又一病因,而需经常站立、行走的职业如纺织工、售货员等,多为女性,加上中年女性特别在绝经后大都发胖。因此,膝骨关节炎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多于男性且发病年龄比男性早。近年来,膝骨关节炎发病率在退休后热衷于体育锻炼的女性中有所增加,这可能与过度的膝关节活动有关。

  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是从补肝肾入手。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藏血,肝肾同源,筋骨相连。肾精盛,骨髓充,可供骨之营养使骨坚实;肝藏血,供给筋骨活动所需血液使之屈伸灵活。女子中年以后肝肾精血逐渐虚弱,绝经以后肝肾功能更衰,筋骨失养。 笔者在临床上以补月于养血柔筋为法。自拟补肝养血柔筋汤治疗女性膝骨关节炎:取当归、川芎、白芍、鸡血藤、杜仲、续断、牛膝等诸药合用,以养血柔筋,强筋壮骨,舒筋活络止痛。补肝养血柔筋为治疗该病之本,再根据症状加减,如疼痛甚、遇冷加重者,加附子、乌头、细辛等;遇热加重者加白花蛇舌草、忍冬藤、虎杖等;关节肿胀者加防己、蜂房、炒山甲等。水煎服,日一剂,三星期为一疗程,一两个疗程后大都取得满意效果。

  中年女性平时可服用一些补肾养肝的中成药如滋补肝肾丸、益肾坚骨丸等,对膝骨关节炎的防治有益。局部理疗或敷一些具有活血祛风止痛作用的膏药,对缓解疼痛有一定帮助。

  有些人患了膝骨关节炎后担心今后会残废,以为必须锻炼才能保持关节功能;有人认为得这病是因为年纪大了活动减少造成的,只要多活动就能减轻疼痛,越蒲越要活动。于是,他们忍着疼痛反复屈伸膝关节,揉按髌骨,活动膝关节,甚至长途步行1—2小时或去登山、跑步。还有人利用健身器材达到强化膝关节运动的目的。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因为过度的活动使关节软骨磨损加重,可诱发滑膜充血引起关节积液。上下台阶、跑步都使关节受力加大,这种锻炼只能使关节疼痛加重。即使是那些本无关节疼痛,仅有X线摄片发现“骨刺”的患者,这样锻炼一段时间后也会出现关节疼痛甚至关节积液。因此患了膝骨关节炎需要休息,当然不能走极端,因为完全休息不动,肌肉会因废用而萎缩。应适当运动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及肌力。

  正确的做法
多  晒太阳,注意防寒湿,保暖,使膝关节得到很好的休息。疼痛缓解后,每日平地慢走一两次,每次20—30分钟。尽量减少上下台阶、跑步等使膝关节负重的运动,避免、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不得已上下台阶时最好扶楼梯或手杖。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更不要盲目地做反复屈伸膝关节、揉按髌骨、抖晃膝关节等运动。锻炼股四头肌功能,让股四头肌强壮有力,可减轻膝关节疼痛。适合于中老年人的具体锻炼方法是:坐位或仰卧位,将膝关节伸直,绷紧大腿肌肉,足向头部背屈,同时绷紧小腿肌肉,每次坚持三四秒,每分钟做10次,连续做三四分钟。每天可做三四遍。
 

2007-08-16 09:36:00浏览8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发烧、恶心想吐、头晕、浑身疼痛吃什么药好
发烧即发热,出现发热、恶心想吐、头晕、浑身疼痛的症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头孢克肟、奥司他韦等药物,治疗效果通常是比较好的。1.对乙酰氨基酚首先,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扩张外周血管,来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该药对于轻到中度的全身肌肉酸痛和头痛症状,常有较好的缓解作用。用药期间,应注意避免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品,且孕妇及过敏体质者需要慎用此药。2.头孢克肟其次,肺炎链球菌、克雷伯杆菌等细菌感染,也可能会引起头晕发热、恶心想吐、浑身疼痛的症状。头孢克肟属于广谱抗生素,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发挥杀菌作用。但新生儿及结肠炎患者,通常需要慎用此药。3.奥司他韦最后,奥司他韦是一种专门针对流感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如果上述症状是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常可服用奥司他韦来减少体内病毒数量并阻止病毒在体内扩散,以此达到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等效果。该药建议在吃饭时或饭后服用,通常可以适当减轻服药引起的胃部不适。此外,患者恢复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并养成外出佩戴口罩、远离人员密集场所的习惯。同时,建议患者保证每日充足的水分摄入,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怎么办
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通常需要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1.一般治疗首先,建议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此来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对于缓解发热头痛、浑身无力等症状常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建议患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呕吐、头痛等不适症状,也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患者还应保持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发热、呕吐,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出现。2.物理治疗其次,针对头痛的症状,可以通过按摩太阳穴和肩颈部位的方式来适当改善。针对发热的症状,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拭身体、贴退热贴等进行退热治疗。而针对呕吐的症状,常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等物品热敷腹部,或按摩中脘穴、合谷穴等穴位来辅助改善症状。3.药物治疗最后,若上述症状相对较重,或经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的方式处理后,仍无明显改善,此时通常需要患者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呕吐症状常可使用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6等药物进行治疗,头痛、发热的症状则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洛索洛芬钠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除了对症治疗外,患者还应积极明确具体病因,并进行对因治疗。若为细菌感染,通常需要使用头孢氨苄、阿奇霉素等药物抗感染;若为病毒感染,则需要使用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综上所述,出现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的症状,通常需要患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